激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郭小玹

•  前言

  激勵可以讓人們在滿足個人需求條件下,達成組織共同目標而願意持續付出高水準的努力意願 主管想要激勵員工,必須瞭解部屬的需求。「員工希望從工作中得到什麼?」這是心理學家Herzberg在研究激勵理論的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他發現決定人們「不滿足與沒有不滿足」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外在,例如工作環境、薪資、人際關係等等;而決定人們「滿足與沒有滿足」的因素,則來自於內在,例如工作本身帶來的成就感,然而瞭解激勵的內外在因子後,員工的績效表現就真能如預期嗎?

  「中國式管理」專 家曾仕強 博士進一步指出,西方人的需求較固定,比較容易滿足,而中國人的需求變動很快,且不容易滿足,而且獲得獎勵後,又好與人比較,因此唯有「自我激勵」,才最具效力,且簡便的方式。然而身為主管,不能保證每位員工都能有自我管理與自我激勵的修養,因此在本文中,將討論幾個激勵方法與原則。

•  激勵的意涵

  所謂激勵,是指通過調整外因來調動內因,以提高人的積極性,從而引導被激勵者的行為向激勵者預期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一般的激勵是指為了任何目標而努力,在本文所談的激勵,則專指以「組織目標」來探討與工作相關的行為。

•  激勵的迷思與回應

很多人對管理上的激勵觀念有誤解之處,最常見的是以下幾點:

•  激勵是因「人」而異

•  高績效員工是靠「激勵」出來的

•  時下年輕人沒有工作意願

•  人人有獎就是公平

•  每個人都祈求一份挑戰的工作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以下將對應以上的說法,提出以下幾點不同的看法:

•  激勵是因「人」與「情境」而異

  依個人興趣與人格來獎勵是不夠的,因為中國人的需求是變動的,所以必須同時參考當時的情境而定,如此才能更適當的運用資源,使員工得到激勵。

•  高績效的員工需要的不僅是激勵,還要工作能力和管理者支持

  激勵只是達成績效的要素之一,不是萬靈單,績效的達成與否,主要還是在員工的工作能力、專業技能,同時必須適時地提供外在的支援,否則績效會減低。

•  不同世代的工作價值觀可能有所不同

  很多主管認為,時下的年輕人較叛逆,將他們貼上「吃不了苦的草莓族」的標籤,事實上,可能只是他們的價值觀與五六年級者不同,但不見得他們沒有工作意願。時下的七年級生,因為成長背景不同,通常他們比較重視個人主義,並且注重工作彈性,「錢」對他們來說可以有激勵效果,但是他們可能也願意放棄加薪去換取擴大生活方式以及新奇、具有前瞻性的工作。生長在快速變動、知識半衰期短的時代,他們相對是有許多不確定感的,他們希望培養自己多樣的技能,以維持在工作市場的存活力,甚至是自我創業,因此不見得只會忠誠於一位老闆,但不代表他們抗壓性低、喜歡換工作。

•  「差異」的激勵,要有保密的機制

  薪水、辦公室裝潢都是重要的激勵因素,但當大多的員工對於不同的激勵過於敏感,時常把自己的所得與同仁相比,可能造成員工的不公平感,即使他們的收入在市場上已算可觀,但仍會覺得略遜他人一籌,進而產生反激勵的效果。因此建議在牽涉到實質獎勵時,例如金錢、股票、年終獎金等,應建立保密機制。

•  並非每個人都重視挑戰性的工作

  Maslow談人類需求最高層次為「自我實現」、Herzberg的二因子理論提出,具成長性的工作能讓員工獲得「滿足感」,以致許多專家認為員工都希望得到有意義且能承擔責任,並兼顧挑戰性的工作,但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許多人偏好的是一些能滿足最低心靈需求的工作,工作對他們來說,只是達到某一個狀況的時段,而非目的,他們可能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追求真正滿足認同感、成就感的事物。

•  結語

  記得今年暑假企業實習的第一天,總經理把我叫到辦公室,開口就問我說:「妳想當專家還是專業經理人?」我連「專家」和「專業經理人」的內涵都不大清楚,叫我如何抉擇,於是我緩緩地說道:「過去沒有什麼工作經歷,因此首先還需要在專業的領域上精進,等到累積一定經驗之後,才有能力去思考是否成為專業經理人領導大家」,「所以妳想走專業經理人囉?」「可能一開始是專家,後來再走經理人」,「可是這是兩條不同的路……」我心想:「未來怎麼樣,我實在也說不準,為什麼一定要我回答呢?」後來才知道,原來總經理必須瞭解員工的生涯發展規劃,才能分配適當的工作,予以適當的激勵方式,總經理是用心良苦。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一則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回,蘇軾把三個人領到山澗的旁邊,然後跟他們說,你們三個誰能跳過山澗,我就承認誰膽大。 “ 蘇軾 ” 的一句話啟動了三個人當中膽量最大的一個人,他跳了過來, “ 蘇軾 ” 伸出一個拇指,讚美他說你是膽量最大的人,另兩個人不跳。

  這時蘇軾拿出一塊金子,對那兩個人說,你們兩個誰能跳過這個山澗,那我給誰這塊金子。第二位大膽的人跳了過去,他得到了這塊金子。最小膽的人不為金子而動。

  這時候出現一隻獅子,獅子來吃他,他趕緊跳,一努力也跳了出來,而且比誰跳的都要遠。】

  這個故事說明了,激勵方法有千百種,說再多的「自我實現」、「成長」的激勵方式,當最基本需求遭到威脅時,什麼激勵方式,似乎都不管用了。

  說起「激勵」,一開始我以為激勵就是激發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意願,然而,在閱讀 曾仕強 博士的著作後,逐漸體認到激勵的目的在於,發現忠誠可靠的人,以便多加關心和照顧,建立可以依賴的班底,因為一旦對組織忠誠,就會肯全力以赴,甚至是「自我激勵」,這時就算主管不費心激勵,員工還是能自我管理,發輝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