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廚房

營造孩童學習,組織青年參與,凝聚公民意識

台灣田野工場 謝宛真

空間、器皿、食物,也是生活

  聽過時下最夯的名詞「自力打造」嗎?告訴你,這已經不稀奇了!2008年3月起,橋頭引爆了一場革命性的行動,稱為--「自力修古蹟」,這個行動一推出,隨即造成各界的注目與讚嘆。台灣各地其實一直都隱藏著許多古厝,許多甚至是經歷了百年歲月具備著相當文化價值的「古蹟級」建築,然而在有心人士的刻意隱瞞,或是政府因為阮囊羞澀(修一個古蹟至少要200萬)而不小心遺忘的狀況下,這些古蹟的下場要不是任其雜草叢生成為犯罪死角,就是以登革熱為名拆除眼不見為淨,被抗議不能拆的那些呢?那就等到中秋節放鞭炮「不小心」燒毀,我們台灣文化的重要遺產於是一一的被這麼「順便」清除了。

還能怎麼做呢?

  近年來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以經過啟蒙而走向再生活化的階段,不過再生活化卻因與生活疏離而陷於瓶頸,致使輿論談及文化資產仍舊是一片搶救聲浪,顯見文化資產保護尚是少數有識之士的呼籲及焦慮。凡事將這個年代的遺憾歸諸於教育,是一般社會缺乏行動力的典型理由,於是我們覺得有必要透過另一種教育方式讓已經與現代生活疏離的文化環境資產「再『生活』化」,同時將文化環境資產的價值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各個年齡層的人重新體認文化環境資產的價值,發現文化環境資產在生活中的魅力與正面功能,進而達到永續利用的文化環境資產的目的。

   2008年四月,橋仔頭文史協會搶救了兩棟位於仕隆國小日式教師宿舍,運用在地居民集資的方式,同時尋求橋頭得天獨厚的資源—七所大學環繞的眾多專業協助,由仕隆國小的小朋友寫下對這些古蹟的期待「福利社」、「鬼屋」……鬼靈精怪的意見紛紛出爐後,再由專家學者、老師、學生、在地居民、田野青年等的共同努力下,將這三棟古蹟重生了!不同角色的參與和多元操作的執行,讓舊空間紋理頓時有了新活泉湧進。先有社區志工的清潔維護,加上在地學童的奇想、大專青年的施作,配合專業學者的見解和技術,讓舊宿舍空間不但修復,還讓古蹟有了新生活可能,成為橋頭的休閒新地標。

   為了讓文化教育概念向下扎根,也為了讓這種公共參與的視野更寬廣、更多元。因此,「古蹟廚房」的概念開始蘊育而生,基於對原始空間的良善、尊重,在保留建築物原始風貌與特色為前提之下,橋仔頭文史協會希望透過土地古蹟的教育,培養青少年朋友對文化性格的養成。

   青少年是學習發展社群關係與自我意識的階段,暑假期間若無正向價值的活動導引,容易隨社會流行訊息及媒體傳播影響,同時也是文化工作經常忽視的關懷對象。然而孩童們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尊重文化、與土地共存,而不再是在混亂的價值觀下成長後,躲在安全的鋼筋水泥森林裡,只曉得購買土地贖罪卷來「補救」被傷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