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課程重新思考,尊重孩子學習權與受教權,勿以考試分數做標準

美語補習班補習班老師 張善美

  我從事補教業已將近20年,發現愈來愈多家長為了考試分數斤斤計較,而許多孩子也愈來愈不快樂。而追溯根源,其實教育部課程設計仍是注重分數,並未真正教導學生瞭解學習的目的和意義為何?只是讓孩子一味地追求如何得到高分,試想這樣的學習既無意義也無樂趣,難怪臺灣現在有那麼多學生自殺,因為孩子並不清楚除了分數之外,外面還有更寬廣的道路。

  自己本身並非教育相關科系畢業,但常常聆聽有關教育的廣播或演講,或是閱讀有關教育的資訊,因為我知道身為老師,有責任教導學生知道學習是無所不在,只要他們找出自己的優勢和適當的方法努力去做,一定會成功。

  可是教育部的課程內容太多,老師、學生都在趕進度學習,大家實在有些消化不良,殊不知任何學習皆有其根本。像「體育」是在訓練孩子的體肌耐力,讓他們更有精神去專注學習,現在臺灣許多孩子運動空間不足或是保護過度,而其感覺統合失調,都是造成學習力降低的因素,再者若常生病,又往醫院跑,造成醫療資源負擔更重。如「音樂」是在陶冶性情,可以放鬆心情,舒解壓力,或是讓音樂入心,瞭解更深層的文化,如最近大陸學者于丹教授就提到鄧麗君的歌聲是一種文化啟蒙,也是一本百科全書,為何我們不懂得好好珍惜,用這些音樂或歌聲設計課程,進而延伸其它多元智能的學習呢?而「美術教育」是一門生命教育,也是全人教育,因為完成一項作品需要牽動全腦,所謂手腦並用,就是這個道理。大家若能在生活周邊欣賞美的事物,培養視覺藝術,相信大家就不會隨處亂丟垃圾了。

  各個國家、民族或個人教育方式不同,造就出不同人才。如芬蘭著重「大量閱讀」,訓練孩子的表達及思考能力。大陸現今在推行「中國文化教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也鼓勵孩子勇於表達的能力。紐西蘭著重孩子從「團體玩樂」中培養社交能力及訓練自我負責能力。德國教育著重「品德教育」,培養孩子自信及內省能力。有一位德國牧師老師卡爾‧威特注重「早期教育」,打從母親懷孕就開始教育之路,從健康飲食培養母體中孩子的身體,出生後又透過遊戲的方式激發卡爾‧威特的記憶力、想像力及創造力,他認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和才能都得到良好發展的人,因此他的教育方法幫助了許多父母造就出優秀的兒女。猶太人著重父母必須將「智慧與知識」傳授給兒女,才是雙親真正的任務,因為他們認為知識要經過思考運用變成智慧,才能創造成功及利潤。

  觀看我們臺灣的教育制度,師資並無真正專業分工,從教師的優勢能力為出發點去訓練孩子的各項能力,有時會為了考試進度犧牲孩子的午休或其它不用考試的課程。英國有個研究報告說:「學生從九點延一小時至十點上課,學習精神及效能都提升了很多。」而我們大部份的中學生則是早上七點半到校,甚至留下來自修到晚上九點或十點。「黃帝內經」這本書也提到睡眠的重要,尤其小睡片刻,讓大腦休息後再啟動也是提高專心度之根本。臺灣也針對學測榜首做過調查,發現他們有晚上不熬夜,也有午睡和運動的習慣。難道教育官員不知這些午睡也相當重要,應列入課表後確實施行嗎?

  我有過一個經驗,我的孩子一、二年級有午睡,但三年級時並無午睡,我發現孩子到了傍晚精神不濟,尤其四年級回家寫功課需要思考的數學無法集中精神,所以經過一年時間向學校爭取午休時間,反被學校打回票,因為學校回應說人手不夠,無法管理,後來我向縣政府陳情,學校才勉強實施,之後有些強勢的家長支持該校不午休,反而說我們是麻煩人物,因此我們的孩子轉校,原校長退休,該學校又恢復不午休,試問這樣的要求是有害還是有助於孩子呢?

  現在臺灣的教育從「中學」開始,幾乎每天考試,其實還是有些學生未達老師的成績標準就被處罰。我現在有位學生其實閱讀量很大,瞭解許多知識,因此老師相信他可以考得很好,但不知他因握筆姿勢不正確,而不喜歡寫字,又因感覺統合不佳容易分心,造成動作緩慢,往往作業或考試卷寫不完,又被老師打或罰寫,導致中午被叫到教務處補寫作業,如此惡性循環,孩子已經開始排斥很多學習,甚至連他最喜歡的科目都放棄了。

  其實很多教育現場的老師都希望傳遞希望的種子給孩子,因為有希望是幸福的根源,道路是寬廣的,只要有心走下去,一定會海闊天空。但因為課程的規劃不當,造成學生與老師均無法各展所長,彼此之間也不快樂,愈來愈多人得精神疾病。期盼執政的各位教育官員能去「重新、從心」審慎的設計何種課程是真正幫助學生,尊重他們的學習權,提高他們的興趣,發揮他們的優勢,進而培養更有思考力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