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量商品化之後的消費行為

晨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國外部業務副理 吳青宜

  筆者本身是一個國際貿易業者,從事國際貿易業已有十六、七年。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國際貿易的繁榮也自然是一項支撐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根基。從早期日據時代的林木、樟腦丸、蔗糖輸出等等,到六零年代的紡織輕工業加工、七零年代的新竹科學園區成立,更為今日台灣的高科技業的蓬勃發展奠定根基。 但綜觀台灣本土的天然資源除了少數的礦產外,大量的原料、物資都需要仰賴進口,當「世界是平的」後, 跨國企業選擇將大量勞力密集的產業外移至低工資的國家,選擇在地加工裝配,以避免國與國之間或區域性的貿易關稅壁壘,或就當地天然資源之便設廠加工,這些種種經營模式, 無非是希望提升其競爭性,希冀創造出更好或更低成本的商品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慾。也因為跨國的投資製造,更需要大量的船運、空運的裝載輸送,這些等等原本都是有利於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但當我們大量利用了貿易行為來提供世界各國原料、商品的取得便利時,在這個暖化和地球資源極度耗用的當下,天災日益嚴重,我們應深刻去省思貿易活動帶來的便利性,但其背後隱藏的「碳足跡」的環境議題。

  在大量商品化模式的發展下,價格戰就常常變得是最後取勝的關鍵,為了競爭,很難在商品原料上做高標準堅持,當然很多時候,成品的品質往往就得打上一些折扣。過去在電子業零組件市場時,就眼見有更改產品標籤以符合規格書的欺騙行為,令人痛心,也難怪這些年來總不時聽到社會新聞的某某廠牌電器商品爆炸、自燃等等。 而很多電器商品的壽命, 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就故障,送修的費用與新品比較,很多時候也就會驅使人們購買新品,而造成產品的生命週期變短,產生大量廢棄物。 也為了滿足人們求其使用上的方便,一次性用過即拋的商品也大量應運而生;舉凡最常見的塑膠袋,現在雖然已經大力推廣使用大型購物袋, 但還是不能避免小型裝食物的塑膠袋,例如:我們去烘培坊購買麵包時,店員總會很貼心將我們選購的每一個麵包分別裝袋,當我們很滿足的享用完這個美味麵包時,下一個動作,當然就是順手丟棄這個小塑膠袋。當前,滿街可見還有小吃攤的紙碗、人們習慣隨時購買不論是兩三步便可見到的茶或咖啡飲料加盟業者,或是便利超商的寶特瓶裝水,隨手喝完丟棄的紙杯或塑膠杯罐。在台灣,依環保署估計,連鎖飲料店、速食店、超商等外帶飲料杯,包括塑膠杯、紙杯、保麗龍杯等一年約有七億個。再者,外宿旅館的機會也是經常性的,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已是非常普及的公務或休閒活動。歐洲的旅館普遍性並不提供牙刷牙膏等等,國內的旅館業者往往承襲日本飯店管理貼心的做法,牙刷、牙膏、浴帽、簡易型刮鬍刀一應俱全。雖然有一些旅館已經開始倡導環境保護,鼓勵房客盡量不去使用這些一次性的「便利商品」。但這些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的「便利」, 都再再需要靠我們有意識的思索永續環境,拒絕大量物資能源耗用,並且去克服我們的「貪」其便利性;「貪」我有付費,我要擁有使用的觀念。雖然消費者決定市場的供需,這是最基本的貿易機制。但我們要改變的是我們的採購習慣,我們不應該再把眼光投注在「便宜」的商品,而應是可以耐用、經久使用、且原料製程是符合不含八大重金屬的「綠色商品」。

  拜網際網路的普遍便利性,和台灣加入WTO後,現在許多國外的農產品、酒類、原物料商品也都有能挾帶頂級優勢的名號進入台灣市場,消費者也有著更多的選擇性。現在不管是宅經濟或便利超商、電視台網購都能很輕鬆便利的購買到無論是神戶牛排、北海道帝王蟹、義大利高級橄欖油、 西班牙頂級醋、安地斯岩鹽、 法國白蘆筍、西北櫻桃等等,若以消費與否來決定市場供需機制是應被尊重的,每個強調自由經濟體制的其他國家也都以此模式發展貿易。但這一類商品的碳足跡遠超過「在地」食材,當我們習慣性依此模式消費時,也應想想背後的環境衝擊,提醒每個消費者的「自覺與節制」。因貿易的行為帶來了人們消費商品的便利性,也因大量商品製造帶來了過度耗用的不自覺消費行為。社會文明發展下,大量的日常用品、流行服飾、百變的鞋款、炫眼的3C商品帶來更多更新奇感官刺激挑動人們的購物慾,當消費者習慣於快速的汰舊換新的消費模式時,我們應該去深思自己與環境的關係,「人」既屬於大自然的一環,甚麼樣的物資消費是必要的?

  然而,當普遍人心的積極自覺性尚無法趕上快速環境惡化的腳步時,是不是就應該思索以政府的公權力政策來做改變?台灣每個人每年碳的排放量是12公噸,超過標準排放平均值的2.76倍。多年前環保署郝部長的鐵腕斷然要求商家塑膠袋的做法,雖一時造成相關塑膠袋業者的反彈,及一些民眾感受不便,但多年後來看待此政策的正確性,確實可以證明立意良善,且實質面能達到宣達減用的目的。對於物資的節用,不單是要能去觀察整個社會消費市場的動態,更要有積極作為來達到全民全面性的減碳做法。現在世界各國政府研議的徵收碳稅立意是好的,這可以強迫企業對生產耗能、對環境衝擊負責。也讓地球村的公民更有意識的去重視這個過度消費、能源耗用的議題。但在台灣,應該要有公正的控管機制監控這些稅收的應用回饋於全民,而不是流為政府的濫用全民稅收、公共工程品質低落的無謂浪費,否則就只是變相的加稅,不符合全民生活品質提升的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