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應考量對環境的影響及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劉峻澄

  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古人「觀天象,卜未來」,新聞報導在其中扮演重要功能;新聞節目透過有線、無線、衛星電視傳播,傳送到各地,無遠弗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限制,世人隨時有新聞可聽、可看,正因如此,其對人心、環境可能的影響就值得我們重視。

  液晶螢幕充滿各處,在家裡、車上、車站、公共場所均看的到;上下班搭車聽新聞、中午餐廳播新聞,一個新聞可能看了3遍以上,有些新聞第2天早上還再播一次。它播報的內容影響人心,影響我們居住的環境,例如吃飯時,看到血腥的人倫姦殺案令人作噁、影響食慾;我們住的環境有地球給多我們的有形環境,也有無形的環境,而一再播放社會衝突事件,把週遭的氣場變壞了,也就是污染了我們居住的環境。

  再者新聞報導的情景,透過聲音、畫面無形植入我們的心中,變成一種模式,從認知行為言,人會適應這些模式,學習這些模式,深烙心中,有一天,人的情緒不幸失去控制時,會循此模式表現出來,其影響不能說不大;社會流傳的話「電視怎麼演,生活中就怎麼發生」,更貼切的點出其影響力。

  所以新聞以人民有知的權利為己任的同時,也要尊重人民知的品質的權利,及不二度傷害環境。或許有人說,節目不好,可以不看,這是消極的說法與做法;正因為新聞報導會影響人心、影響人居住的環境,影響力超大,所以在報導的同時,可以有更積極的想法與做法,以下提出幾點抛磚引玉。

1.新聞報導要正確:

   新聞報導有正面的力量與功用,如對災難報導,提供最新資訊,監督政府重視救助,促成社會發揮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與行動;防詐騙等案例。而錯誤的報導,也產生很大負面的力量,可能造成很大的偒害,所以有媒體誤導、報導殺人之說;人民無從得知發生什麼事,依新聞為資訊來源,所以報導的正確很重要。

2.新聞報導不應加深人民的對立與仇視:

   電視台可能為某一立場之經營者經營,新聞是事實,而在報導時,最後的註解卻給人心不同的感受,例如二個團體因主張不同在街上衝突對峙,在報導的最後加上的一句話,若是「社會大眾期待衝突快點落幕」或「不同主張,應有其它解決方法」或「甲方靠某勢力欺壓乙方,正義何在?雙方勢必會僵持一段時間」等,就給人民不同的感受、不同引導,希望最後那句話的註解不應造成更深的對立與仇恨,可以是正向的機會教育。

3.新聞報導的內容、時間要平衡:

   現在新聞報導時間長,整點新聞,不斷播放,其影響更大,若殺人案件報導,畫面不斷重複,每一小時一次,再者因著時間長了,以往只有1分鐘就結束的新聞,現在可以有3分鐘,所以不斷剖析、重複畫面、深入探討,宛如壞的教育。期望在安排上,縮短負面的報導,加入正面新聞的平衡,同時在政治新聞、社會新聞、財經新聞、藝文活動等各議題間有平衡,在族群上有平衡,在利益與公益間有平衡。

4. 要重視新聞報導的蝴蝶效應:

   新聞是發生或將發生的事件,新聞報導在讓人知的同時,也在傳遞一些能量,他可以安定人心,也可以擾亂人心,其所發生的蝴蝶效應,可能改變世界,可能主導未來事件與新聞的發生,新聞報導在報導事件的同時,應放長眼光,思及其影響未來。

5. 體認到新聞報導對人類、環境的影響力,從業人員應從愛為出發,減少污染人心、污染環境:

   因為新聞無所不在,所以有時是無從避免的要聽要看,為尊重人耳淨化、人心淨化的人權,為對環境有一尊重,體認人為環境主宰,為了地球、後代子孫,在報導事實的同時,要考量有淨化人心、敎育人心、有環保觀。

6.在法律面,應考量新聞報導對人心與環境的影響,做一些規範,讓人享有高品質的新聞:
例如動新聞的不被許可即是一很好的案例,未來可就駭人聽聞的新聞、血腥事件等限制不宜做長時間剖析,各類議題報導的時間分配有一定比例等,該人在知的同時,也享受高品質的新聞。

7.新聞報導不能只揚惡而隠善:

   如台灣98年發生八八水災,國軍投入救災工作,從新聞報導中知道災民是駡聲連連,不滿意;直到看到另一媒體的報導,看到災民對國軍的付出,表示感謝與致意;事實上,在採訪報導過程中,一定有不同的聲音,新聞報導不能為某一目的只揚惡,應該讓光明面得以展現。

8.新聞報導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淪為特定人的工具:

   如85年發生的太極門事件,就是新聞媒體不察,被濫權檢察官利用,而大肆做錯誤的報導,致使一個名門正派受到社會大眾誤解,造成當事人的極大傷害與社會不安。

9.新聞報導的畫面可以有選擇:

   台灣立法院議事的衝突,打架畫面突顯、加強了新聞效果,外國人對台灣的印象將是如何?打架是事實,並非要隠惡,只是一時的事件,卻留給人永遠的印象,在畫面的選取上,是可以有選擇的。

  古語「為往聖繼絶學,為萬世開太平」、「立德、立功、立言」,新聞報導在告知世人發生事件的同時,也正扮演這樣的角色,我們有很深的期許,期望新聞報導是保護環境、維護人類永續發展的義勇軍、急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