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衛生紙的省思

新竹縣松林國小教師 黃道遠

  班上有一位叫做 小慶 的小男孩。他是一位做事認真負責、發表有主見、個性樂觀開朗的小男生,跟他聊天總會覺得三年級的孩子真是天真爛漫又有趣,但是,他卻有一項即待改進的個性,就是「缺乏同理心」,包括在同學的傷口灑鹽、對長輩的態度直接不修飾、對環境資源的不珍惜等,舉例來說,坐在隔壁的同學英文成績考差時,他會說:「這麼簡單還考得這麼差。」有位科任老師訴說童年的困苦家境時,他會說:「老師,難道你小時候是乞丐嗎?」老師上課提到水災後災民的居住環境很糟糕時,他會說:「他們活該啦!不做好防護措施。」

  基於此,已與孩子溝通數次,雖有改善但仍有進步空間,該生父母也深感困擾。為了讓小慶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如他一般幸福,我給全班看了一些難民的照片與故事,包括 衣索匹亞 人民為了溫飽,撿拾他人吃麵包遺落的碎屑,又因為缺乏水資源,只好飲用草原動物的尿液,順便洗 臉;原本就很窮的 海地 居民沒有東西吃,就用泥土曬成餅狀以便充飢。孩子們看到這一幕幕都驚呼不可思議,紛紛義正辭嚴地說:「我不會再浪費食物了!」欣慰又諷刺的是,隔兩天,學校營養午餐出現了許多孩子不喜歡吃的一種食物 ── 苦瓜 ── 有一些努力地克服厭惡把它吞了下去,有一些則得要老師三催四請才勉強混著其他食物一起下肚,甚至有一些是哭哭啼啼地不願屈就,以後者來看,前兩天的承諾已經煙消雲散了,裡面就包括了小慶 。

  這種情況讓我想到台大校長李嗣涔在 98 學年度的新生訓練典禮上感嘆說:「年輕人雖然想拯救世界,卻沒有人願意幫媽媽洗碗。」所以「口頭承諾」很簡單,「實踐」並不容易,卻是很重要的事,洪蘭教授( 2009 : 24-25 )說:「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珍惜,珍惜光陰、珍惜資源、珍惜生命。中國人講究勤儉,勤儉就是珍惜、物盡其用。 …… 要實踐生命教育必須從實做中去求體驗,沒有體驗不會感動,沒有感動就不會有學習。」在宣導愛物惜物的那一週,我持續告訴孩子要珍惜資源並提醒他們要能實踐才是真正落實愛護地球的心意,卻苦無方法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且「說到做到」。

  某日午餐之後,我看到小慶擦拭餐具時抽了「數張」衛生紙,桌面上疊出了一座白色小山,我心想:除了湯碗,餐盤中只有一道青菜遺留了湯汁的部分需要用到衛生紙吧?其他塊狀的食物都只殘留了小區域的油漬,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衛生紙?於是隨口便說:「還在吃飯的同學,等一下我們來挑戰一個任務,就是用『一張衛生紙』把所有餐具擦乾淨,看看你做不做得到!要拿來給老師檢查。」許多孩子聽完後都躍躍欲試,當天只有少數人在這場挑戰中成功,不過卻已經大大減少了衛生紙的使用量,其中幾位挑戰失敗的孩子胸有成竹地說:「老師,明天我還要試試看!」就這樣,用一張衛生紙擦餐具成了班上孩子每天的例行公事,裡面也包括了 小慶 。

  一張衛生紙帶來一個好的開始,這是一個讓孩子們體驗、珍惜資源的機會,那就做吧!《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禮物》等著名暢銷書作者史賓賽 ž 強森( Spencer Johnson )曾說:「選擇什麼,你就會是什麼。」既然決定要倡導珍惜資源的行動,就應該認真執行,才有可能如史賓塞所言,落實真正的節能。於是我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在午餐後用一張衛生紙擦餐具,而且給予正向的獎勵,雖然沒有強制要求,不過班上多數孩子都願意嘗試,但得視當日的菜色是不是為他們帶來只用一張衛生紙的困擾。

  幾週以來,從結果來看,許多小朋友都用一張衛生紙克服了濃稠的湯汁!因為我們都太習慣於衛生紙的存在,總覺得它薄薄的,多抽幾張沒關係,其實那是浪費的行為。

  衛生紙的來源若是採用原生紙漿,就是砍伐樹木去製作的,眾所周知,許多熱帶森林因為人類砍伐而有面積急速縮減的危機。我們簡單的估算一下,一包 120 抽的抽取式衛生紙,一抽有 2 張,一包就有 240 張,一袋 12 包,總共有 2880 張。那麼,在大賣場中堆積如山的衛生紙,有若干樹木的身影?真是難以推算,所以「少用一張衛生紙」或許可以是大家未來節約資源的實踐方向。

  在學校生活中,持續利用這個主題來提示孩子們環境資源的可貴,並希望他們在聯絡簿上寫下「用一張衛生紙擦餐具的心得」,有些孩子的心得值得與大家分享,就如小軒所言:「為什麼我們要用一張衛生紙擦餐具呢?因為老師希望我們環保。當老師看到有人用很多衛生紙擦餐具時,老師說:『以後用一張衛生紙擦餐具的可以得到一個章』。後來,因為全班都很環保,所以我們班被別的老師讚美。」

  著實希望本文呈現由老師帶領孩子的實踐環保過程,能成為一種境教與身教的管道,同時帶給孩子省思。其實,生命教育就是認識自己、認識別人、認識環境,透過教育的方法與提醒,將孩子提升至更好的境界,懂得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