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每個學生的教育權

新竹市民富國小 /教師 楊梨珍
  在小學服務近13年,帶過二百多個孩子,接觸二百多個家庭,以身為教師為榮,每天與天真活潑的孩子一起學習,看見孩子一天一天成長茁壯,是我最欣慰的事,我以教學為志業,樂在其中,我認為一個有人權觀的教師特質是有愛心、關懷心、耐心、同理心、包容心…,具備良好的輔導知能與溝通技巧,重視每個學生的教育權。

  回想初執教鞭時,堅信「嚴師出高徒」、「不罵不成器」…,於是,第一年教書對孩子要求嚴格,無法忍受孩子「遲交作業」、「上課吵鬧」、「學習漫不經心」…,加上個性急躁,凡事追求完美,對於孩子頻頻出錯,實在無法接受,於是,教學現場每日上演痛苦的師生對立情節,一個月後,在身心俱疲之下,心生「辭職」的念頭,教書對我來說是個夢魘。

  後來,我靜下心思考:在太極門練功,不就是在修改心性嗎?想想我的師父洪道子博士對弟子總是那麼有耐心,面帶笑容,從不會疾言厲色;弟子犯錯時,師父會用愛心包容,一次又一次耐心的等我們改正…。當下,我明白身為教師最重要的愛心與耐心,但我的壞脾氣讓它消失殆盡,結果只看見孩子的問題,卻沒有了解、推敲孩子問題背後的原因。

  當時我立即轉念-要先改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我將心貼近孩子的心,真心關懷孩子學習的問題,了解孩子不交作業是家庭功能不彰,學習缺乏興趣是教學不夠精采…,經過省思與檢討,重新出發,丟棄「嚴師出高徒」的金科玉律,真心關愛孩子,遇到家長無法協助指導的孩子,利用早自修與課間時間特別指導,用心準備教材改變教法,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的專注力果然提升了!自從改變想法,忿怒之氣消失了!師生不再對立,孩子不再不交作業,下課會和我說心事、談天說地,現在已經執教十多年,教書不再是夢魘,是我的志業與快樂泉源。

  執教十多年,接觸過一些特殊孩子,有些是過動(注意力缺乏)的孩子、有些是情緒障礙的孩子、有些是自閉的孩子、有些是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孩子,尤其是近年來,台灣離婚率攀升,每四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造成單親家庭,孩子的家庭功能不彰缺乏關愛,常常會有學業與行為的問題,造成班級經營的難題,因為一些因素造成學習無法專注或與同儕常起爭執,因為,這些孩子的背景更值得關懷,因此,如何讓他們擁有和一般孩子相同的學習環境與權利一直是我所重視的。

  記得曾經帶過一個特殊孩子-小育,第一次見到他,不開口說話,兩眼無神,不和同學來往,課上到一半,有時會躲在桌子底下,說自己是「石頭」或「香菇」,他具有「高智商低成就」的特質,情緒起伏很大。我查過相關的案例,發現他的數學資優、語文發展卻遲緩,因兩者相差懸殊失去平衡,造成特殊行為。於是我不斷的告訴他「老師很愛你」、「老師要幫助你」、「不要怕」…,剛開始他還是不說話,經過幾次的鼓勵,小育終於開口了!接著我運用小育的數學長處,請他擔任「數學小老師」,指導不會的同學,和同學互動越來越好。小育和我成為好朋友,他是我的最佳小幫手,小育的媽媽驚訝小育的人際互動與語言進步神速,而我身為教師,最快樂的也是看見孩子的成長,哪怕一點一滴,都值得欣喜。

 曾經有二個孩子是隔代教養,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剛開始,這二個孩子的表現都有些畏縮,臉上有時會出現哀怨的神情,除了缺乏笑容,上課時注意力也不集中,偶爾還會故意捉弄同學;因此我特別關注這兩個孩子的心理發展,不時的抱抱他們、告訴他們:「老師很愛你們」、「你們可以表現得很好喔!」只要他們任何一方面表現進步,就在班上公開表揚,漸漸的,這二個孩子的表情不再「酷」了,上課問他們問題都能很快回答,會開懷歡笑,也能和同學分享生活點滴、和睦相處。 其實,維護每個孩子的受教權,瞭解特殊行為產生的原因,凡事先靜下心來思考,用心經營,必能讓每個孩子都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