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珊瑚礁需要靠大家來維護

香港商信可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經理 魏天山 

  我是一位喜好大自然、愛運動的人,尤其是酷愛海洋,所以曾經跑船在海上工作了五年,航行到過美國、中南美洲、澳洲…等國家,雖然每次出海一趟必須在海上待上好幾個月,但每次出航心裡都有不同感受,在航程中有時是風平浪靜很平穩的、有時會遇到狂風巨浪波濤洶湧,即使是一颼上萬噸的油輪,航行在廣大無邊的海上,倘若遇到颱風或海嘯的襲擊,也曾被萬丈高樓般的海浪沖撞到幾乎要滅頂,此時的我只能待在船艙內祈禱著船不要被淹滅,任由船被高浪一次又一次的沖撞翻騰了,因為此刻我們根本無法抗拒大自然所帶來無情巨大的力量。

  回到陸地工作後,仍然衷情於海上活動,有時間會安排到各地旅遊,也特別挑選可以游泳與浮潛的國家,甚至我還學會潛水也拿到進階的Padi潛水執照。選擇潛水莫過於喜歡看到在海中有成千上萬種美麗的魚群與各種形狀的珊瑚礁,每每看到它們,總是感謝造物者的偉大,創造與孕育出如此多種色彩鮮豔又美麗的魚群以及各種不同型態的珊瑚礁。潛入海中不論是風平浪靜亦或是泳浪大的海況,我都樂在其中,在不斷的享受潛水的樂趣後,又讓我感受到,有這麼多美麗的珊瑚,若經常受到潛水客的造訪與撫摸,是否會對它造成傷害呢?

 因此去閱讀珊瑚礁的百科全書中瞭解:珊瑚礁是由石珊瑚目的珊瑚蟲的骨骼組成的。珊瑚礁按照其地理分佈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深水珊瑚礁和熱帶珊瑚礁。深水珊瑚礁是許多石珊瑚也可以在水溫20°C以下成長和成礁。熱帶珊瑚礁水溫常年要高於20°C的地區,這些石珊瑚與蟲黃藻共生,因此它們需要充分的陽光,它們因此生活在水深50米以上的水中。

深水珊瑚礁受到現代化的捕魚技術的威脅,深水拖網可以在幾分鐘內破壞整個在數千年裡緩慢成長起來的珊瑚礁;熱帶的珊瑚礁,它們是使用周圍水裡的營養。因此深水珊瑚礁與熱帶的珊瑚礁相比這些珊瑚礁的生長非常緩慢。

  珊瑚礁是海中的熱帶雨林,提供很多海洋生物的棲息空間,同時也有減碳的功能;對於珊瑚礁來說人類是唯一的巨大威脅,尤其陸地上的污染和過渡捕撈對這些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威脅;船隻拖網造成的物理破壞也是一個問題;活魚貿易導致了使用少量氰化物和其他化學藥劑來捕捉小魚的手段;氣候變暖也會造成過高的水溫導致珊瑚白化。

  台灣的莫拉克風災帶來超過2000毫米的雨量,大量的泥沙隨雨水入河川,泥沙流入海中覆蓋多種底棲生物,也造成底棲生物死亡。據觀察家發現,恆春半島部分區域珊瑚礁因此也受災嚴重。

  按照大自然保護協會所說:目前全球珊瑚礁破壞速度不斷加快,在50年內全球70%的珊瑚礁會消失,對於生活在熱帶的人來說這個損失可能意味着一個大災難。因此,許多國家政府也積極的在保護它們的珊瑚礁,如澳大利亞設立了大堡礁海洋公園來保護大堡礁,其措施包括立法和行政計劃,包括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

  近年來,台灣在海洋資源保育和海洋環境教育上,雖然有些進步,但是若與同樣是四面環海的島國-日本或澳洲比較,我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據調查目前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正面臨下列的危機包括:
1.沉積物污染-土地的開發,造成雨水把大量泥沙帶進海裡,覆蓋珊瑚,導致窒息死亡。
2.有機廢水的污染-來自家庭、旅館、餐廳的廢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造成水質的優氧化,使藻類大量生長覆蓋珊瑚。
3.非法漁業的破壞-炸魚、毒魚、電魚和珊瑚礁區生物死亡。
4.海水溫度的升高-全球氣候變遷及核能三廠出水口的溫排水,造成珊瑚白化。
5.海洋遊憩活動的破壞-水上摩托車的油污、潛水及游泳者踐踏珊瑚、採集珊瑚和貝類,以及船隻在珊瑚礁上拋錨,都會對珊瑚礁生態系造成傷害。

  一個越來越廣泛被採納的措施是設立海事保護區。在東南亞和全球其他地區均有引入海事保護區來改善漁業管理和保護生態環境,在這裡不允許捕魚。設立海事保護區即有生態目的,也有社會目的。它旨在使得珊瑚礁得到恢復、維持其美觀、增加和保護其生物多樣性。

  台灣的台電公司已在核三廠入水口建立海底珊瑚礁的即時監測系統,並展示於南部展示館與相關網站,達到珊瑚礁生態教育、保育與研究的多重功能,彰顯台電公司關懷海洋生態環境的用心與努力。

  珊瑚礁的保育應該是每個人的責任,本人也常在坊間或水族館內看到活珊瑚或珊瑚礁被採後放置在水族箱中,本人希望藉此篇文章深切呼籲大家,既然愛它就應該讓它回到海洋中不要再採它了,讓魚類或一些無脊椎動物可以生活在珊瑚礁的岩石內,有棲身之所,維護其自然生態,期待每個人都能發揮善心善念,保護珊瑚,使台灣本島珍貴的珊瑚礁資源永續經營,讓後代子孫都有體驗享受珊瑚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