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肺

泓音電子有限公司財務 馮雪鴻

前言

   近年來氣候變遷、全球日益暖化、北極冰棚迅速崩塌、全球冰河快速後退、北極熊面臨滅絕,這種種有關環境生態的議題,每天都可以在報章媒體中看到,但似乎離身處太平洋一隅-台灣的我好遙遠。2009年八八水災就發生在我觸手可及之地,受災戶有我認識的友人,這環境的議題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緊接著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的華北,一連串的五十年、百年來僅見的大風雪,這些曾經遊歷過的景點,其中也許有曾與我擦身而過的人,有居住其上的朋友,這都在提醒我,人類的母親-地球在哭泣,因為人類的不珍惜,它生病了。自問像我這種市井小民,沒有權、沒有勢,我能為地球做什麼?不只是為自己,也該為後代子孫著想,也許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是有句諺語:積沙可以成塔,我不應忽視這股小小的力量,所以個人不揣淺薄,才有這篇文章的誕生。 都市之肺 

   最近兩則有關軍方因遷移,而要釋出位在台北市土地的消息,這訊息極為引人注目。一則是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空軍司令部,另一則也是隸屬於國防部的202兵工廠,位於南港靠近四獸山和捷運昆陽站,本人僅就此兩則事件,表達個人意見。

  首先空軍司令部的位置是在所謂市區的菁華地段,價值不斐。台北市政府有意在軍方遷離後,將該土地建闢為公園綠地,供市民休憩用。可是這塊地號稱是台北市僅有的最大塊的方正平地,已引起財團的覬覦,所以能否建成公園,還大大令人疑慮。

  而202兵工廠的廣裘土地,大多是山坡地,是台北市僅存的最後一塊完整綠地,因為長期為軍方所管轄,外人很難進入,所以得以保有相當的生態美景。軍方本有意將整片綠地轉為公共財,但是2006年,當時的陳總統,承諾以「順應拼經濟」為由,宣布將其中25公頃的土地,在202兵工廠完成地上物搬遷後,讓中研院籌建國家生技園區。雖然在更早的八年前,當時的馬市長曾承諾會將「兵工廠釋出的土地供市民使用」,在這兩相互為矛盾的決策,最後會如何尚未可知。

   但這兩則事件都顯示出相同的問題;可用土地日益稀少,和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互為矛盾,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都在考驗主事者。

  世界各國許多大都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口愈來愈集中,所以大都會的居住環境日趨惡化,但是某些都市因先人的高瞻遠矚,還是保有相當大面積的綠地,嘉惠後代子孫。例如:美國紐約中央公園、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法國巴黎的布隆森林和文森森林,這些公園都被視為該市的肺葉,由此可見這些公園對居民而言是如何重要。

  對居住在擁擠城市的居民而言,大的綠地可供休閒、遊憩、沉思,對心境情緒的調適,空氣溫度的調節都有其功效。走在台北市的敦化南北路、仁愛路看到綠意盎然的行道樹,不只令人心曠神怡,尤其當炎炎夏日時,行走其間,急燥的心情不知不覺就平息不少,可見環境對生活品質、心情的影響。現今日漸增多的精神疾病,諸如憂鬱症、燥鬱症,和緊張的生活息息相關,如能多接觸自然,讓心情保持平靜悠閒,對減輕這些精神疾病患者都大有助益。

  筆者在寫此文同時,青海玉樹正逢7.1級的大地震,目前已知死亡人數超過2000人,印度遭遇超級龍捲風,死亡超過120人,數十萬人無家可歸,而冰島沉寂數百年的火山,發生爆發,歐洲航空為之大亂,更恐引發洪水,損失還無法估算。這在在都在告訴人類,地球不止在哭泣,也在生氣。如何降低對自然的人為破壞,已克不容緩。

  農委會從民國九十七年開始推動綠色造林計畫,預計八年內要在平地造林六萬頃。依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計算方式,台灣森林每年每公頃約可吸收十四.九噸二氧化碳,迄今造林面積約一萬五千公頃,估計整個計畫完成後,每年約可減碳九十萬公噸。林務局指出,造林除了可以減碳之外,還有舒抑「熱島效應」的功能,估計在都市或工業區甚至可降溫三℃至五℃。

  2010年1月31日自由時報有一則新聞相當感人,報導中部有一群企業主深切感受到大地的劇烈變遷,以「綠色公民」自許,購買山林野地,希望多種樹恢復自然,減緩對台灣過度開發的破壞,回復福爾摩沙美麗島的美譽。

  大雅貨運、雲道國際公司董事長賴倍元在二十年前,就開始收購高山果園「種樹還自然」,二十年來,約有三十位企業主受到賴倍元影響也開始種樹,和準企業董事長賴水和也跟著種了十公頃的樹,幾年下來,他一共耗資五千萬元買地種下八千株肖楠及二千株土肉桂、牛樟,樹幹已有拳頭粗,約五、六公尺高,林地不使用農藥,螢火蟲回來了,夏季滿山飛舞,整個山頭好像鑲鑽石般光亮。賴水和把這片山林命名為「和準林場」,甚至把造林前後差別拍成「給愛護地球的朋友們一封信」光碟片,四處宣揚種樹好處,更交代孩子:「這片山林屬於地球所有,未來不能賣林,只能種樹不能砍樹。」每月投注山林花費超過二十萬,不種水果也不收費。台明將總經理林肇睢同樣也採取不砍、不伐、不藥的態度來經營自己買下的林地與溼地,希望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能夠讓土地成為自然生物的天堂。林肇睢說:「我們做的事一點都不偉大,只是把人類從自然奪走的東西,還給自然而已。」

  如今台北市好不容易有兩塊大面積的土地,尤其202兵工廠那片土地,因為長期沒有人為干擾,現在有大片濕地、埤塘、草原和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其中,是名符其實的台北市的肺,若輕易草率的不當開發,絕非市民之福。環境破壞很容易,但是在發現錯誤要再恢復時,需花數十倍的時間,財力,我們為後代子孫著想,就不應該輕言將這最後的綠地做開發。上列所舉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巴黎布隆與文森森林,從十九世紀中葉就存在至今,也將繼續留存下去,造福後代,數百年後的子子孫孫,會感謝祖先為他們保留可供呼吸的空間。

   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而對的措施是會讓人銘記於心,嘉惠子孫,贏得後人尊敬。對大多數走在仁愛路、敦化南北路的民眾而言,對有如公園般的安全島一定印象深刻,尤其炎夏的午后,不論是乘車還是走路,行經其間,不自覺清涼幾分,另人忍不住深呼吸幾下,是心靈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台北市的市民無法要求每條街道都像敦化南北路,但是在目前僅有的兩塊如上述所言的土地,為何不能在尚來得及之時,留下作為市民的肺,不止贏得當代民眾的感激,若干年後的子孫在嬉戲吸吐其間,一樣能感受這德政。如果說河流是城市的動脈,公園綠地則是城市的呼吸器官,與其事後花費人力財力來補救,何不當下做正確的抉擇。而今我們呼籲有權決定的人或政府單位,應該為後代子孫的肺著想,尊重後代的生存權,不要連後人的呼吸權都剝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