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們愛

元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鄒國鳳

  筆者任教於新竹某科技大學,這學期有一門課叫「復健器材與輔具」。為了讓學生親身瞭解身心障礙者對復健器材及輔具的需求及使用情形,特別安排了一項學習活動—「一日志工」。實施的方法是四個人為一組,分為七組,每週安排一到兩組到新竹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做志工,隔週就工作內容提出口頭報告。

  新竹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的業務目前是由伊甸基金會承接。該中心又分為數個部門,包括輔具資源中心、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重殘養護中心、兒童日托中心等,而學生們的志工活動主要是協助重殘養護中心對身心障礙者的照顧。目前養護中心收容身心障礙者約二十至三十名,其中有腦性麻痺病患、癲癇病患、自閉症患者及失智老人。因為考量學生非護理照護專業人員,所以照顧中心僅安排學生參與這些重殘者的半日生活,從晨間運動、復健運動、刷牙、如廁、休閒活動、準備膳食到餵食。學生們必須在早上八點報到,由養護中心的社工帶領認識住民、分配照顧者及解說工作內容。在工作過程中,學生們陪著住民跳健康操、下棋和散步,也陪伴鼓勵被照顧者踩腳踏車做復健、幫忙將食物剪碎方便住民食用,甚至還要幫忙換尿布。

  問他們最難忘的部分,有同學說,刷牙最困難,因為被照顧者不願張嘴。有同學說,餵飯很困難,有的住民會一邊吃一邊吐出來。有同學說,有一個老伯伯很沈默都不講話,但是相處久了,就會瞭解他表達快樂的方式。有同學說,住民中有一個棋王,去做志工的同學每一個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有同學說,有一個住民會不經意的拍打照顧者,而志工們告訴他,那是善意的表現。有同學說,帶著住民們散步時還滿吃力的,因為他們自己無法支撐身體,而是完全依賴照顧者行走。還有一些住民需要服藥,社工會將藥摻在飯裡,但是,他們很聰明吃得出來,而不肯再進食,這時候就要很有耐心的哄他們吃。也有同學認出某位住民是他小時候認識的鄰居。

  學生們還告訴我,一開始接觸會有點害怕,因為他們異於常人,行為無法預測,但相處久了,又覺得他們很可憐,對我們平常人可以輕易完成的事對他們來說卻是相當困難的,必須靠旁人協助。他們也會對住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進行觀察、思考而提出各種建議,例如牙刷的設計要如何改進方便照顧者使用,公共空間無障礙設施不足造成身障者外出時危機四伏,中心裡某些位置容易滑倒應該加裝止滑建材,輔具的清潔衛生問題等。同學們一致的共識是,經過了一日志工的體驗,他們很感謝上天給他們健全的身體和人生,並更珍惜所有,而對長期從事身心障礙者照顧的社工們更有著一份敬佩之意,也期許自己見賢思齊,為社會貢獻己力。

  在活動執行前,我有些擔心,這些草莓世代,上課時會睡覺、蹺課,下課時猛打電玩的孩子,能不能勝任這樣需要極大耐心和愛心的工作。然而,很明顯地,從他們口頭報告時閃閃發亮的眼神、認真的態度和毫無保留、意猶未盡的分享,我知道我的顧慮是多餘的。

  有人說,愛的要素是瞭解、尊重和照顧。我想,這群大孩子在這次重殘養護中心一日志工的活動中學會了「愛」,而教導他們的老師,正是中心裡的社工和這裡頭的住民—他們既是身心障礙者也是教化眾人的人間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