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利用與水土保持

茶葉改良場主任 楊盛勲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重,溫度上升、海平面升、乾旱、豪雨及颱風洪水頻繁﹔台灣位處太平洋邊緣的海島,因為地理與地質的因素,歷經921大地震後,原本敏感的地質更加脆弱,每遇颱風豪雨,即容易發發生大規模的洪水和土石流,造成災害﹔因此,政府單位積極加強規劃國土復育及辦理水土保持的工作。

  水土保持就是利用工程建構或農藝栽植的方法,以達到保育水土資源、促進土地、利用、減免土壤沖蝕、崩塌地渦、防止土石流災害及涵養水源的目標;政府早已立法將山坡地利用,以坡度限度分成六個等級如下:

級別

坡度分級範圍

一級坡

坡度百分之五以下。

二級坡

坡度超過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

三級坡

坡度超過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

四級坡

坡度超過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五級坡

坡度超過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五。

六級坡

坡度超過百分之五十五。

註:

1.坡度:係指一坵塊土地之平均傾斜比,以百分比(%)表示之。
2.坡度百分比(%)與度數換算:
1度=1.7% 1%=0.59度

  一般山坡地可利用的限度,若該坵塊坡地分類為第一、二、三、四級者,可歸列為「宜農牧地」,即是指坡度在40%(約24度)以下之山坡地,開發種植茶樹被歸列為「宜林地」者,即不適合開發種植茶樹。

  近幾年來政府非常重視國土的保育,對違法濫墾山坡地,查緝得非常嚴格,民國94年1月行政院已通過「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及「國土復條列」等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通過;今後如有業者想開墾山坡地種茶,應先向當地鄉鎮公所及縣市政府主管單位申請,經核准後始可開墾種茶。

  中華民族最早發現茶樹和茶的利用價值,最先發明茶的栽培技術和種茶的裂法,創造茶字,創立茶道,造就茶文化,形成茶的品飲藝術;茶之所以異於其他的農產品,就在它具有藝術性與文化性,因此,茶除了具備美味、文化之外,還具有保健等功效,茶在國際上早已公認為一種自然、健康的飲料。當我們在喝茶、品茶、享受高山茶的時候,不要忘記經年辛勞的茶農;在此,也呼籲辛苦耕作茶園的茶農們,千萬要配合國土保育政策,茶園做好水土保持並實施保育耕作,達到高山出好茶,做好水土保持的雙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