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小事做起

英國設計公司設計師 張雅惠

  每當台灣的朋友看到我分享英國生活時,無不發出羨慕的聲音‧

  英國的生活確實很享受,但是,並不是因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我與先生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命變得不同‧

  先生從小在英國長大,個性及思想上多少受英國文化影響‧ 婚後買房子,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家裡的裝潢全部自己來(除了鋪地毯真需要專人才行)‧這種比在台灣大部份以"監工"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家來得更高境界,我也徹底體驗了外國人萬事D.I.Y 的生活型態‧ 英國大部份的住屋都會有院子,後院[順理成章的成為他養花怡性的場所;新生活的一切,就這麼自然的進行展開‧

  家裡內部的裝修在先生同時還要上班的情況下只能在晚餐後及週末進行,我白天獨自能做的很有限;可想而知,等家中裝潢大致完成時,後院的野草早就長得跟個小孩一般高,後院頓時成為迷你森林‧ 我雖然不是十足的城市小孩,但是,也沒做過這種"整頓森林"的工作‧ 買了除草機剪草,某些生命力超強的野草還要用鏟子人力拔除才行,一不小心斷了根,就只能等它改日"春風吹又生"‧ 我們開始種第一棵薰衣草,接著種了一些我喜歡的花花草草,先生簡直就是我的花農‧ 意外的是,繡球花、薰衣草引來大黃蜂及蝴蝶採蜜,向日葵更勾了松鼠來採食,先生在曬衣繩上掛的鳥食雜糧也引來各類的小鳥飛來享用,我家後院成了電影中的"秘密花園"‧ 有了廚房窗台種巴西利、薄荷等天然香草方便我煮義大利餐使用的經驗後,我更要求先生在後院種蕃茄,因為這是我們家最常使用的一項食材,自己種既不含農藥又省錢;當年夏天我們就有了自己第一顆天然有機蕃茄,天氣好的時候,請朋友來家裡素烤,還可以順手摘幾顆下來放上烤爐加料,口感鮮甜,就像台灣多年前有個廣告說:"天然ㄟ,最好"‧

  由於我吃素,所以,家裡經常會有處理後的菜葉、果皮,有天看到區公所的月刊中刊登免費贈送家用堆肥桶的廣告‧ 這真是讚,家中不要的菜葉、水果就是最好的堆肥材料,其它的還不一定適用呢;後院剪完的草也可以堆放、碎紙機碎過的紙屑也適合,六個月後變成肥料又可以拿來種花草,我馬上寄出訂單要求一個家用堆肥桶,更好的是,家裡垃圾還變少了‧ 除了將食材、紙屑自家回收之外,在我離開台灣前,台北市就已經展開環保回收的行動,這方面反而英國政府行動較慢,他們把重點放在大型項目上,如工廠廢棄物及汽車排放廢氣污染等等上面‧ 各有各的優缺點,不過,我把台灣的習慣帶來英國‧ 在倫敦市政府還沒開始進行環保回收的計畫時,我自己就先做回收,只是麻煩一點要先生開車到附近的回收場丟;去回收場的時候才發現,倫敦其實不乏有環境意識的人默默自行做環保,兩年後倫敦市政府終於開始進行家家戶戶的回收行動,連超市也參一腳進行塑膠袋回收及使用自備塑膠袋可集點換折扣等行動‧

  在天然土地一步步被水泥取代,人造的多過天然造的,人類貪婪的不斷向大地索取他們所需要的一切, 這世界開始失去平衡,大地利用天災警告人類,直到反撲行動越來越密集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想想,我們需要還給大地什麼?而非不斷的挑戰與大地對抗?倫敦市每到下大雨的時候就到處積水,我抱怨英國人怎麼這麼笨,下水道設施做得這麼差; 其實,並非如此‧英國以前每家每戶都有前後院,家家戶戶都有個秘密花園,只是,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人類越來越懶散的驅使下,這些秘密花園被水泥取代變成停車庫,或加蓋成更大的房子,甚至只是變成一塊鋪得漂亮的空地罷了‧這些秘密花園其實就是倫敦市最天然的下水道,泥土會吸收雨水,營養補給植物,植物又努力的開出最漂亮的花,結最好的果給人類觀賞或食用,多棒的一個循環;如今,這些天然管道被水泥取代,雨水何處去?倫敦市淹水的景況當然一再重覆上演‧

  如果能學會降低慾望,那麼就能容易得到滿足,容易滿足自然也會成為很開心的人‧物質上能給予的滿足是有限的,心靈上的滿足則是豐富持久的,簡單的生活,將自己回歸大自然,沒有院子可以種花,公寓的陽台就是創造屬於自己秘密花園的好地方;能夠學會珍惜,就不會浪費;即使我們生活中偶爾避免不掉使用人造物品,如保特瓶、塑膠袋之類的東西,能順手做好回收也是一種幫助‧多接觸大自然能體會大地對我們的包容與付出是多麼深,態度是動力;改變,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這些看起來賺不了大錢的事情,卻能因為你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