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一家人

國民小學教師 唐家宜

  根據統計,台灣新移民已然成為福佬、外省、客家族群之外的第四大族群,截至96年底止,累計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約達39.9萬人,其中外籍配偶(含歸化取得我國國籍者)占34.2%,大陸及港澳地區配偶占65.8%(內政部統計處,九十七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將近四十萬的新移民加上廿萬新台灣之子,目前新移民及其子女的總數已經超過六十萬人;而台灣原住民的總數則約四十八萬人。一項「台灣出生世代研究」研究成果指出,台灣新子的問題並不在於基因不好,而是後天的教養環境欠佳,外籍配偶所處家庭往往社經教育程度較低、丈夫未就業比例較高,社會福利制度必須積極介入協助。 新台灣之子的四大障礙分別是學習障礙-由於較少文化刺激,課後輔導,加上家長國語文的不足,新台灣之子的學習障礙形成學得的無助感而發生學習障礙。人際互動經驗不佳-因為不易融入同儕次文化中,或者因部分家長顧慮,告訴子女勿與其互動,自卑、封閉的心態於焉而成。親師合作不容易-因語言的隔閡,有些外籍媽媽會避免與老師溝通,無法直接和老師表達。親職教育不足-外籍媽媽在傳宗接代的觀念下,突顯生育功能,親職教育的強化,有待加強。

  外籍配偶心聲需要有人傾聽,需要被人重視;外籍配偶離鄉背井來異鄉,她們的生活、她們的文化,更需要被注意及看見!外籍配偶在台灣面對的狀況不僅只有婚姻家庭,連同本身的語言、風俗習慣不同,都將造成外籍配偶的適應問題,更延伸至她們下一代的教養。新住民家庭已是台灣社會中的一份子,他們是一些弱勢團體,所面臨的困擾值得國人關心及注意。

  陳娟是新台灣之子,媽媽是越南人,爸爸在工廠上班生活原本還過得去,不幸的是父親在去年因肝癌過世,頓時家庭生活失去依靠,目前家庭生活僅靠著越南籍媽媽獨立撫養三個小孩;媽媽擔任菜園摘菜的工作,相當辛苦收入卻有限。陳娟相當乖巧、善解人意,除了認真負責努力向學,回家還會幫忙做家事、照顧弟妹,成績也在不斷的進步中,此外他還參加學校的太鼓隊,表現也相當優異,為學校爭取榮譽。

  由陳娟的例子證實,台灣新子的問題並不在於基因不好,而是後天的教養環境欠佳,我們應該有億萬生靈皆手足的觀念。只要是立足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人,都應有相同的學習與就業機會;在時間的大洪流之下,我們終將是一樣的台灣人。當我們無法認同白人社會的優越感之時,我們何忍去製造另一個階級分別的社會呢?尊重人權,自由平等是攜手共創社會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