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孩子一個快樂學習的權利

長頸鹿兒童美語老師 李映穎

  在現在的家庭中,父母普遍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而透過各種方式來教育孩子,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感受,忽略了孩子和大人之間的平等關係,而一味的追求大人心中孩子的成長方向。

  進入少子化的時代,每個家庭子女生的少,所以孩子間並無兄弟姊妹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學習的經驗,加上父母對唯一的孩子的寵愛,父母本身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陪伴孩子成長,所以孩子在價值觀、在人格發展上有了偏差,什麼樣的父母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這也成為了現在很大的家庭、學校,和社會問題。

  現在的孩子有很多是從幼稚園開始就學多項才藝,常看著一些孩子在學完一科之後,很熟練的趕場,我很好奇在孩子的心裡面,到底是習慣了從小就要這樣長大還是因為學習慾望很強?如果有人問,學習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對資質不優、腦袋不敏的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但能吸收的有限,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就會造成孩子在學習上的害怕、壓力而想要逃避。又如何才叫學的好,一般人會覺得成績拿的高,能夠秀的出來就是好,在功利社會之下,似乎這是一個趨勢,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於是給孩子最好的,也要求孩子做到最好,雖然嘴巴講著不會要求孩子要如何如何,但無形間,在管教孩子、與孩子溝通,或幫孩子決定做什麼,卻又都是父母的期望,而孩子的能力、智力、興趣、健康和快樂,都不在考慮範圍。

  兩則真實的報導:香港4歲女童,因父母對她上國際小學問題起爭執,被母親扔下樓,幸被安全圍欄救回小命;華盛頓的4歲女童,則因為不會背誦英文字母,慘遭當軍人的父親以中央情報局虐待嫌犯的慘酷方式水刑的懲罰。父母恨鐵不成鋼,或希望孩子填補自己無法達到的缺憾,這樣的心理可以理解,但往往因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功利思維和壓力,超越了父母對子女基本的、簡單的親情和愛。有專家研究報告中指出,愈是高學歷的父母,其子女憂鬱的比例也愈高,這說明了,為甚麼會有越來越多青少年患上憂鬱症、厭食症;越來越多兒童為芝麻綠豆事自殘或自殺;更多十餘歲少男少女離家出走,成群結伙打架毆鬥事件屢屢發生。

  我任教十多年,現職是教兒童美語,很慶幸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明白,要讓孩子真正的快樂學習,他才會學的好,而當老師的我也才真的能感到欣慰及開心。有一個小男生剛到班上時,其他孩子已經學了一陣子,他等於是鴨子聽雷,有聽沒懂,最常的狀況是嘴巴緊閉,不然就是告訴我他不會。很快的我發現他並非天性害羞,因為他跟同學說話或玩時聲音可以很大也很開心,或許是現在的父母親為疼子女很多事幫孩子做好,所以孩子習慣不會,或因為有父母會幫忙而顯的較為懶惰,但至少我看到他下課在玩套圈圈時會很自然的開心大笑,臉上表情充滿企圖心,一心只想套中目標物,而丟出圈圈的動作是肯定敏捷的,原來,學習-是有代價的快樂。所以要讓孩子的學習快樂指數提高,學習就會變的cool & fun & easy:

1、增加孩子學習動機: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玩,我在上課前,下課時讓孩子在安全範圍內盡情玩、盡情分享,常有父母會告訴我,他的孩子最期待就是來上英文課。在課堂中我把遊戲帶入教學,讓孩子在學習時有玩時的快樂心情。

2、讓孩子自由發展:常說環境對於學語言很重要,台灣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環境讓孩子使用英文?想想如我這6年級生的大大們,從國中、高中這樣學了至少六年英文,但有多少人英文學的好或能夠使用?我們為何要求這些小小們重新體驗那樣痛苦的學習過程?所以在課堂中我鼓勵孩子聽說讀寫充份表現,我給的評語都只是一個好字,而我只有一個期望,既然父母辛苦送他來學習,那就不要是零,凡事把握,做到最好,所以能表達一個字是一個字,能說一小段就給他一個最大鼓勵,在當中,孩子因為喜歡來、輕鬆學,也會自己決定學習的內容和機會。

3、提高學習成就:Practice makes perfect.不斷創造練習的機會,熟能生巧,更創造機會讓每個孩子能幫助別人學習,孩子因此而每天進步多一些,也會明白辛勤和努力都是他們值得驕傲的成就。

  學習到底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各位父母親大大們,還給孩子一個快樂學習的權利,協助孩子做自己心的主人,幫助孩子建立目標,去體驗快樂的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