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秘密基地

<黃岡小竹樓記>授課紀實

明道中學老師 陳明群

  「你們小時候一定都有過自己的秘密基地吧!那是一個你可以完全放鬆、完全屬於自己的地方。」正如中午的陽光炙熱的灑向明道的校園,我站在高一 1 班的講台上,熱烈的把對課文的感受向學生們傾吐而出:「王禹偁在黃州所建造的小竹樓,就是他的秘密基地。」

  這是我第二次踏上講台,第一次是教授王安石的<傷仲永>,那是一次讓我深感挫折的教學經驗,雖然事前的準備十分充分,不僅補充詳盡,還排練多次,卻因正式上台時過度緊張,只知一味講授,缺乏師生互動,一堂課下來,學生們頻頻點頭,非是讚同我的講解,而是昏昏欲睡、集體垂釣去了。這樣慘痛的後果,即是我生平的第一堂課。從前當學生時,最討厭這種只知趕課毫無趣味的老師,沒想到自己一走上講台,倒成為這樣的老師。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我從身後取出一截桂竹與一把柴刀,揮舞著說道:「各位鄉親父老姐妹兄弟們,本竹工今日來到貴寶地,為您示範竹瓦的製作過程。」我戰戰兢兢的以柴刀抵住竹子頂端,向下敲二、三下,固定好柴刀後,趕緊把左手移開,一股作氣劈下,同學很配合的從台下傳來一陣讚嘆,我則長噓了一口氣,好險昨天在國文科的老前輩,林福助老師的指導下惡補成功,「破」開的真是竹子,而不是我的手指。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朝台下望去,同學們一副炯炯有神的樣子,很好,總算沒人想睡了吧!坐在最後面的實習指導老師陳達鎮和遠從彰師大趕來看我的林逢源教授也露出充滿興趣的神情,看來我的表演頗為成功。

  渡過了最高難度的「破竹」一關,接下來的「刳去其節」和「竹瓦」二關則容易多了,當我終於把竹瓦結合完成,並厚臉皮的央求台下報以熱烈的掌聲,整堂課的氣氛到達了最高點,這讓我有一種飄飄然羽化而登仙的心情,我想自己的確很適合當竹工,喔不!是老師才對,否則怎麼會對站在講台上感到如此舒暢。這時我想起了陳達鎮老師平日的諄諄教誨:「要把課上的精采,訣竅乃在『七分靠實力,三分靠演技』」現在的學生,自小生長在五光十色的環境中,傳統的教學方式,甚難引起興趣,必得說學逗唱,寓教於樂,營造良好的上課氣氛,方能有好的教學成效。

  然而國文課畢竟不是表演課,活潑有趣的授課方式只能是一道引人入內的門扉,學生進入門扉後,該如何讓他們領略各處亭台樓閣的美景,進而留連忘返、吟詠再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採取的策略是「拉近課文和他們的距離」。

  「○○同學,如果有一天你失戀了,你有什麼樣的心情?」「你們可以想像一下,王禹偁第三次被貶謫來到黃州,猶如遭遇了三次失戀,他是怎麼面對這個挫折呢?」採用問答的方式,我將王禹偁面對的情境轉換成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讓他們設身處地的去感受作者寫作的心情,接著再進入<小竹樓記>中的種種敘述,跟著王禹偁一同聽雨聽雪、鼓琴吟詩,最後再導入我最近學到的心理諮商理論「 ABC 法則」,雖然人無法改變客觀的事實,但可以改變對挫折的主觀認知,進而改變行為與情緒。望著台下被稱為草莓族的七年級生們,我真心的希望他們除了課堂的知識外,尚能體會古人處世的智慧,不要再有建中學生自殺的事件發生了。

  「你們可以想像在一千年前,王禹偁在黃州小竹樓裡伏案寫下這篇文章,渡過了漫長的時光後,現在這文章來到了你們面前。」雖然作者在文章的最後說:「庶斯樓之不朽也」但竹樓早已毀壞,惟賸一片荒煙蔓草,真正不朽的是這篇<小竹樓記>,如果小竹樓是王禹偁面對政治失意的秘密基地,那麼文學就是他面對瞬息流光的億載金城。教學對於我,何嘗不是面對這沉沉濁世的秘密基地,在這個價值混亂、是非難明的社會中,如果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去努力的,我想就是傳遞經典文化吧!能將中國文化最優秀的部分教授給學生,讓他們能真切體會其中不朽的價值,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深秋的陽光在教室外閃耀金黃,學生們朗誦課文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雖然我沒有披鶴氅、戴華陽巾,但我卻拿著粉筆與麥克風,在台上盡情的揮灑生命的菁華,這四方教室,就是我的小竹樓,是我仔細的破竹刳節,用心搭建的堅實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