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文明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歷史與地理學系 廖鶴群

  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典型冰上狩獵民族,也就是走過白令海峽,來到北美洲的因紐特人。因紐特人主要分為兩隻,伊努伊特人與尤皮克人。他們如今被歸類在美洲的原住民。如今我們很難想像,在生活中沒有樹木會是什麼樣子,火焰、棍棒、弓箭、輪子、建築與船隻都需要木材。但是居住在森林緯度上限的極地居民,擁有的正是沒有樹木的文化。他們乘坐鯨骨雪橇,用鯨齒做魚叉,用隕鐵製作工具。而人類之所以能在冰原上安身立命,關鍵是在油燈的發明。人們將石頭鑿刻成為燈具,以海豹或海象的油脂當做燃料。一旦有了油燈,伊努伊特人就不必再為照明與取暖而緊守著森林的邊緣,可以自由的在冰原上狩獵。北極區美洲的海生獵物比斯堪地那維亞來得多,獵人有了油燈之後也可以跟著遷移距離比歐洲馴鹿要長的美洲馴鹿進行遠距離的追蹤。他們狩獵時也會使用他們那頗負盛名的愛斯基摩皮筏。這種皮筏用海象皮與海象膀胱製作,在滿是浮冰的海面上行駛非常靈活,上岸後只要把皮筏翻過來就可以當作營帳。   傳統的冰原獵人也具備他們自己獨特的建築形式。夏季的時候,他們掘入地下,以毛皮當作屋頂;冬季是獵海豹的季節,在冰原裡他們壓緊雪塊,建築我們小時候印象中極地居民住的那種圓頂冰雪屋。這些建築顯然不是那種可以留傳後世的堅固建築。然而他們偶爾也用石頭堆出通往湖水的死巷,逼馴鹿走入其中;或是建造可能是用來舉行儀式的石頭堆。   大約在十二世紀,北歐移民在格陵蘭建立了一個天主教教區。他們以故鄉的方式建設他們的新家園,不顧環境的束縛,勇於改變。相較於伊努伊特人的皮筏,北歐人的船隻是用鐵釘與木板建造的;他們用砂岩與皂石蓋教堂和修道院,有鐘樓、玻璃窗,甚至還有大型的農莊。我猜想那大概是在格陵蘭南端比較多草的峽灣區域。對新來者而言,這裡的資源可以說是相當豐富。除了草木與漿果外,還有馴鹿、鯨魚、狐狸、絨鴨、北極熊和海象可供獵捕。數量多到留下自己所需與納稅之後還足以外銷的程度。經過配種之後,他們也進行牧羊。然而在十五世紀時,這群移民者卻消失殆盡了。究竟是為什麼,沒有人知道,也許是因為與原住民之間的戰鬥,或是資源的耗盡,或是中古時代晚期的「小冰河期」所導致的食物匱乏。不管他們是被消滅或是遷移離開,都代表他們無法再繼續在這裡生存。在極地氣候裡,氣候上幾度的差異就可能對生態系統有劇烈的影響。但我們知道,伊努伊特人面對同樣的環境挑戰,卻成功撐過來了。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很好的狩獵方法,也有適應環境的建築形式,甚至還擁有儀式與節日。事實證明,他們擁有一切他們所需要的能力與技能,讓他們足以在冰原上長久生存下去的生活模式。   他們的作為夠不夠稱得上文明呢?這要看我們怎麼樣去思考。不過正是現在,伊努伊特人的生活正面臨另一次劇烈的挑戰。步槍已經取代了傳統的捕獵方式,海豹皮小艇上裝上了發動機。狗拉雪橇的景色被雪地摩托車所替代,童話故事裡的雪屋則變成營房。在工業科技、消費主義、現代商業、流行文化的入侵下,極圈裡的諾里斯克城如今擁有二十萬居民,定居的房屋建在永凍土撐起的支材上,一年有兩百八十八天使用暖氣,路燈比南邊一點的俄羅斯城市明亮四倍。這樣的城市看起來是夠文明的了。可是我們看到,文明真的好嗎?當然,在我看來,我們沒有權力要求別人回去過傳統的生活,追求舒適是人性也是個人的權利。但在將環保意識視為進步思想的今天,或者我們可以問,按照我們的意願扭曲自然,或是順應自然向自然低頭,哪一樣才是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