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愛環境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歷史與地理學系 江昱慧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樣的環境保護呼籲愈來愈長在耳畔中響起。災難已從大成本的動作片搬上現實生活中,造成這樣是地球每一個人的責任,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設法幫助,舉手之勞讓地球能夠繼續呼吸。   從高中開始,每當學校需要繳交新聞報導心得,環境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很方便的寫作題材,然而報告寫了這麼多,實際上自己生活又有多大的改進呢?不要過度依賴冷氣、吃飯使用環保筷、做好資源回收垃圾分類、不使用過度包裝的產品、甚至少吃四隻腳的動物,我們能對地球友善的方式有千百種,然而真的實際實行的又剩下幾種?雖然麻煩的抱怨在心理悄悄滋生,但是,還是得把這些放在心上。習慣成自然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成語,當你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明天再做一件好事,後天、大後天,自然這樣會形成一種習慣。環境保護就是需要這樣的方式一點一滴的累積,最後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願意開始是重要的,雖然我也很難在流汗的時候不去開冷氣、永遠記得多待一雙餐具、每一次都記得把寶特瓶的瓶身和瓶蓋分開,但是我想,自己有比從前多進步了一點點,然而共勉之,希望我能把友愛環境成為一種習慣,最後成為不用多想都能達成的自然。   除了生活週遭的小事,造成環境破壞的,通常都是更強烈的行為,不當開發山坡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土石流常發生的台灣,最近風災雨災滅村的故事更是讓我們記憶猶新。這是人世間的悲哀,但是也是我們需要反醒的問題。因為大家的睜隻眼閉隻眼,所以才能忍受我們對自己家園這樣的破壞。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天邊遠的議題,但是在現在的世界裡,人民的影響力是很強大的,監督社會上不公平的事,給予理性的指責,相信這樣的悲劇會慢慢減少的。   其實這些年,世界上對於環境的友善真的進步很多。綠色節能建築,讓我們能使用更少的能源過著舒適的生活;沒有人經過時就會自己減速的手扶梯;學校的餐廳也強烈要求不再提供免洗筷,節能減碳的概念是真的有在我們心中萌生。所以,別放棄希望,我們是在正確的道路上沒錯,繼續努力吧。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心態正確,抱著對地球友善的心情,我們能夠活得更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