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幸福 永續經營的板橋城

台北縣板橋市公所市長 江惠貞

  板橋地方上最近發生了件特別的事,在黃石市場賣了幾十年的生炒魷魚,因為生態失衡導致貨源阿根廷魷魚數量銳減,於是老闆決定轉賣其他小吃,希望給大自然休養生息的機會。雖然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再吃到生炒魷魚酸甜香辣的好滋味,但老闆為地球生態盡一己之力的積極態度,讓我感到相當敬佩外,還多了一分感動與省思。

  感動的是,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有如母親般滋養著萬物的大地受傷了,正竭盡所能的為大地療傷,例如:做好資源回收、吃在地的季節食物、自備環保餐具等,目的都是讓土地恢復生機,持續充滿生命力。值得省思的是,一名賣魷魚羹的老闆,都能為了生態問題,放棄賺錢的好生意,那麼身在公部門的我們,是否能更積極的將健康與環境責任的概念,體現在城市公共建設與藝文活動上,讓每個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都成為擁有正向身心靈的世界公民。

  板橋是一座擁有55萬多人,卻只有不到24平方公里土地的擁擠城市,將健康、永續經營的觀念融入硬體與軟體建設,是城市規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在此我想從安全、幸福、生態等三項指標,和各位談談這座城市的經營與規劃。

板橋市長江惠貞最近照片

創造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

  要將板橋打造為宜居之城,首要之務是為市民塑造安全環境。市公所除了持續為轄區內126里添購、更換滅火器與監視器,更針對排水溝、下水道進行清潔與疏通,希望降低大雨、颱風侵襲時街道淹水的機率。在汛期將至時,本市四汴頭、新海、華江、江子翠、光復五大抽水站及養護班近百名員工會組成防汛搶險隊,演練項目除移動、沉水式抽水機組與抽水站制水板實際操作,同時模擬暴雨來襲造成板橋嚴重積水,救災人員機具整備進行溝渠疏濬及抽水機組啟動等,務求在災害發生前做好萬全準備。

  為有效打擊犯罪、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市公所與台北縣警察局合作共同建置數位式影像遠控監視系統(e-watching),將建置1026支監視器,以發揮電子警察功能,藉以掌握歹徒行蹤,做為破案依據。另外,板橋市共設有69支社區巡守隊,每日夜間進行巡守工作,協助民眾守望相助、維護社區治安。其中湳興里巡守隊97年更由全縣496個社區巡守隊中脫穎而出,獲選擔任「建立全國社區治安維護體系—守望相助再出發」唯一示範觀摩隊伍,傑出的表現相當難能可貴。

  為加強公共安全與居家安全,市公所自97年為近千名員工開辦CPR(心肺復甦術)課程訓練,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CPR場所認證的公家機關;98年再接再厲將急救訓練課程推廣至全市34個社區後,有鑑於家庭中老人或小孩發生吃東西噎到或心跳停止意外的機率很高,今年3月份特別針對全體市民開辦16梯次CPR課程證照班,希望家中成員因為學習CPR可以讓自己在遇到緊急狀況時做最快速、正確的處理,拯救家人性命。

建立幸福溫暖的居民城市

  孩子是城市未來的希望,努力推動兒童教育,藉由各式活動落實教育從生活開始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市公所每半年舉行一次「好書交享閱」活動,希望藉由書籍交換,讓孩子從中學習資源共享及愛物惜物的觀念。同時,我們也持續推動兒童英語繪本以及英語繪本種子師資的培訓,更與致理技術學院共同建制「社區圖書館」教育資源分享平台,未來將陸續引進創意教學的概念與活化英語教學的型態,協助完成推動兒童英語閱讀的目標。

  有了生動、自然的教育內容後,硬體設施也不能缺少。97年4月民生圖書館一樓專屬兒童故事屋落成、市立圖書館重新裝修完成及四維育樂中心的功能加強,99年1月專業兒童圖書館萬板分館成立,皆得到民眾極大肯定。

  全國鄉鎮市少有的市民意外保險,是我們守護市民的重要措施,目的是為了減緩在意外發生時對家庭的衝擊,讓市民生活更有保障。民國93年開辦,今年邁入第7年的市民意外保險,經過不斷檢討改進,市民因遭受意外而導致死亡或傷殘的保護照顧日漸完善。根據統計,去年共有204件申請案件,扣除111件待辦與2件退件,有91個案件通過理賠,理賠金額高達4千5百多萬。

  針對市內的特殊族群,市公所也有許多貼心的政策,例如自98年開始市公所啟動全國第一個縣轄市產前自費篩檢補助計畫與孕婦生育補助、新生兒福袋發放。希望藉由產前自費篩檢推動,達到早期發現早期療癒的目標,降低日後醫療照護、特殊教育所需付出的龐大社會成本。另外,為了體貼本市原住民申辦各項補助業務的便利性,市公所將相關行政業務與人員集中在原住民人數最多的溪崑地區,原住民只需前往溪崑聯合服務中心辦理相關業務,非常方便。

打造永續經營的生態都會

  要將板橋打造為充滿活力、朝氣的樂活都市,釋放城市空間,讓民眾擁有一定比例的休憩場所與綠地是首要之務。因此,市公所積極整修本市老舊公園,要讓市民們擁有最優質的休閒空間。以位於篤行路2段,佔地近萬坪的溪北公園為例,我們將原本的水泥鋪面改為青草綠地,解決了下雨路面濕滑、晴天沙塵滿天的大問題,還給周邊住戶、學校一個清新的環境。再加上生態溪流、水池的設計,讓溪北公園搖身一變成為板橋第一座能夠親水、戲水的休憩空間。

  要讓市民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除了提供優質休憩空間外,我們也努力在公園、人行道、畸零空地綠美化,希望藉由種下每一顆花草樹木,為這座城市創造出一片片製造新鮮空氣的肺葉,也讓長久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民眾,或初來乍到的客旅們,能夠放心、用力的深呼吸。

  在其他公共建設方面,市公所也朝向「城市家具」的目標進行設計。於5月11日正式啟用的「板橋遊龍」府中人行陸橋,便是「城市家具」的代表作品。還記得在規劃「板橋遊龍」之初,很多人對陸橋的概念,仍停留在幾座樓梯再加上水泥橋面的傳統設計上。但陸橋就只能是一座橫越馬路的水泥怪獸嗎?我常在想或許利用不同材質、工法,就能讓它順利的融入週邊環境。感謝建築師的巧思,利用鋼管拼接的工法,讓「板橋遊龍」展現流線、輕巧的動態美感;清玻璃的運用,也讓陸橋呈現通透、極簡的時尚風格,更將周邊行道樹的綠意納入其中,行人彷彿走在一條兼具自然氛圍與城市進步的趣味遊廊。

  若有機會騎車遨遊環河腳踏車道,您會發現11處共132公頃的人工濕地,已悄悄的肩負起淨化城市廢水的重責大任。而香蒲、茳茳鹹草、水芋等濕地植物,也漸漸改變枯燥單調的大漢溪沿岸,吸引了天牛、蜻蜓、黃斑粉蝶等小昆蟲穿梭其間。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紅冠水雞、棉鴨等嬌客成群覓食、悠遊水面。在這裡您會驚覺,大自然的自癒能力竟如此強大。因此,市公所每季都會安排濕地一日遊活動,希望民眾親自來體驗這裡的生命力,體會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有了友善的公共建設,市公所也藉由大型環保嘉年華會、假日跳蚤市集等活動,將資源回收、愛物惜物的觀念潛移默化、深植人心,讓民眾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隨手做環保的好習慣。經過多年努力,板橋市自95年實施垃圾強制分類以來,資源回收物每日高達22公噸,每日垃圾清運量也由原本的450公噸,降低為320公噸,減量高達130公噸。這樣的結果令人欣慰,但搶救地球的腳步卻刻不容緩,因此我們和民眾仍需加緊努力,持續為城市的永續經營盡一份心力。

  台北縣將在年底升格為新北市,板橋也面臨行政體制上的重大改變。在新舊轉換的過渡期間,板橋朝向永續城市邁進的腳步不會停歇,因為我們知道要在如此高密度的環境中創造出與自然共存、讓市民永續生活的模式殊為不易。因此,希望在未來能夠發揮板橋各區域特色,讓板橋既有繁榮發達的商業區,也有親近水濱、綠樹的生態休閒區,以及人文薈萃的藝術古蹟園區,讓均衡發展的意義在板橋具體呈現,成為真正的永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