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高三生 徐光九

  過度的砍伐樹木、開墾土地、畜牧已使得我們所生存的地球負荷不了了。在經歷工業革命後,人類到處尋找新的土地加以開發、剝削,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地搜括這個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最後導致了一連串的環境危機。

  在遠古時代,人類只渴望能吃得飽、穿得暖,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隨著時間的巨輪不停地向前,人們開創了文明,漸漸地跟環境有了較多的聯結。「釣而不綱,戈不射宿」一句的出現,反映了已有部份人心漸趨貪婪,開始對環境的資源任意攫取,因此孔子說這句話,希望人心能回歸淳樸,並與我們的環境和諧相處。然而時間一久,有錢人又習於奢靡的風氣,開始揮霍無度,也造成環境資源的浪費與流失。

  到了二十世紀初,科學與工業----這包裹著糖衣的毒藥逐漸闖入我們的生活中。享受科技與機器所帶來的便利時,人類並不知道他們所做的是一步步地把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推入萬丈深淵中。發明了冷氣,雖然解除一時的炎熱,卻因耗用大量電力而排出二氧化碳,使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熱,發明冰箱,雖然使得保存食物更為輕鬆,無形中卻助長了大量生產食物的行為,導致畜牧業、農業、漁業等食品採集者更是無止盡地耗用這環境微薄的資源。甚至發明大型戰爭武器,在傷害許多人命的同時也傷害了我們生存的環境與居住其上等諸多生物。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們在耗用環境的資源換取便利的同時,變得更不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更隨著人心的敗壞,生產者如竭澤而漁,消費者炊金饌玉,兩相侵逼之下,我們的環境已傷痕累累,眾多生靈死傷慘重,哀鴻遍野,於是臭氧層破洞、全球暖化、疾病與天災接踵而至,人類漸漸面臨到與環境失和的後果。

  人類唯有提高其道德水準,與環境和諧相處,才能擁有一個永續的未來。回歸當初最純樸的本心,拋去種種負載在我們身上許多的慾望,我們才能回歸到古時陶淵明理想中的桃花源,過著如同無懷氏、葛天氏統治下的生活,和我們生存的環境共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