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環境的省思

 

退役軍人 鐘義德

  多年前由新聞媒體及報章上看到的專家學者探討地球氣候變化的報導,提到聖嬰現象,接著又是反聖嬰現象,也引起我對地球氣候變化的注意。人類近百年來在地球上的開發,尤其是近五十年更是毫無節制的破壞,雖然科技的突飛猛進,生活上,物質上帶來更方便更舒適的享受與滿足,相對的也造成環境的破壞,這是值得我們人類應加以重視及反省探討與改進。

  人類在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與便利,增加農漁作物的產量,對於科技技術的研究開發,確實有相當好的成果,但在這些改變的過程中,不自覺第一次又一次的對於人類生活環境,大氣自然循環,造成相當嚴重的破壞,使得溫度一年比一年升高,北極冰河的溶化,海平面上升,淹沒良田,颱風形成的增加且破壞力倍增,土石流,山崩...等災害。九十八年莫拉克颱風相信大家記憶猶新,由於氣候異常植物生長秩序絮亂,該開花時節不開花,蜜蜂採蜜不足,花粉授精不全,果實結果不良,品質不佳,人類的食物蔬菜,瓜果,稻米,五穀雜糧產量大為減少,糧食產量在世界有些地區已有不足的現象,甚而恐將引起人類種族間搶奪糧食之戰爭,目前引起大家重視的正負二度C影片,很清楚的說明人類過度開發所造成的破壞難以估計,甚至可能是人類自己毀滅的原因之一,我們不能低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大自然也不斷給我們提出警訊,人類該覺醒,重新檢討以往過度開發的不當作為,善加運用地球資源,比如森林,海洋及濕地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森林可涵養水分,調解溫度,提供動物鳥類,等生存環境,是人類食物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海洋供給人類的漁產營養,並有調和溫度功能,濕地則存在我們生活週遭的陸地上,濕地是人類的文明搖籃,也是食物主要來源,濕地調節洪流,補注地下水,淨化水質,提供人類飲水,耕作...等功能,全球濕地約六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占陸地不到百分之五,據統計至今已消失近半,每年還以兩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中。近日台北南港二零二兵工廠開發案,這裡的沼澤地是大安森林公園的七倍大,我們應該要妥善運用這塊都市之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大自然會對人類無情的破壞已到臨界點,同時也不斷釋出警訊,提醒人類應適可而止,開發有度,善用地形地物,順乎自然,這才是人類與地球和平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