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民幣升值分析與台商因應

台中商業技術學院 畢業校友 廖宜誠

  中國大陸與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爭論由來已久,由其歐巴馬執政後,呼籲中國向更基於市場化的外匯政策轉型,而溫家寶總理14日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嚴厲抨擊別國指責或強制人民幣升值,並稱人民幣幣值並未被低估,兩國高層近期在貿易和外匯政策方面的言論都比過去更為強硬。

「浮動外匯制度」 V.S 「弱勢美元政策」

   2008年7月世界性金融危機發生,中國根據自身利益讓人民幣走升21%,連續出現3年升勢的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喊停,讓人民幣匯率一直維持在6.8兌1美元上下到現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頭,不僅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也讓同質性強的的其他亞洲出口導向國家的競爭力被削弱,而這些亞洲出口國的貨幣皆於今年都將面臨升值,各界要求人民幣升值聲浪四起。因為中國大陸當時採取所謂「浮動外匯制度」,主要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就是盯住美元,假設美元上漲人民幣就跟著上漲、美元跌人民幣也跟著跌。

   美國政府由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所謂「弱勢美元政策」,就是當美元外匯對它幣走低就產生外匯傾效應,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因為中國對美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美國希望藉由外匯傾銷無形中讓人民幣悄悄升值以改變貿易順差.美國於小布希時代採取「弱勢美元政策」,對日本、歐盟有效果,因為美元兌換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出現順差,但這一政策對中國大陸並沒有起作用,因為美元無論怎麼跌人民幣盯住美元聞風不動,這對美國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美國最大的順差是來自於中國。

《舒默議案》再被提及

   美國紐約州參議員查爾斯•舒默於2010年3月12日,參加了美國經濟研究所舉行了一場題為“匯率操縱,美國應如何回應?”的人民幣匯率研討會,會上美國許多工會領袖和主流經濟學家對人民幣匯率進行抨擊,他在會後透露將於近日啟動“舒默議案”,於是於2010年3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再公佈《升級版舒默議案》,再度就人民幣升值議題向中國大陸施壓並將啟動立法程式,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再於16日就匯率問題對中國採取懲罰措施提出一份兩黨議案,該議案要求財政部列出與美元匯率失調的國家,並對這些國家採取一系列行動。除《升級版舒默議案》,另美國國會的130位議員於2010年於3月15日聯名向財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提交了一封信。信中說:『不能低估中國操縱匯率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保持其被低估的匯率相當於為中國企業提供補貼,並讓與之競爭的外國企業處於不公平的劣勢』,信中還敦促美國商務部同意對所謂的〔匯率操縱國〕徵收反補貼關稅。他們要求財政部在4月15日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制度報告中,正式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

美國期中大選即臨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11月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國大陸這次面對的情況比上次更緊急,美國政客勢必把這個問題轉嫁到國際上來,且美國本地勞工面臨10%左右的失業率,意謂美國整個製造業被中國取代了,巨大的失業壓力累積到目前勢將造成執政黨的政治壓力。美國近期施壓中國當局升值人民幣,認為大陸壓低匯率,使產品以低廉價格傾銷,嚴重打擊美國本土就業率。對此,林毅夫在2010/05/15出席芝加哥大學「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未來研討會」時持相反意見,他表示,大陸出口的商品,皆為美國停產的勞工密集型產品。若人民幣升值帶動出口產品價漲,將打擊美國民眾的消費意願,並延遲職缺的釋出。另一方面畢竟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相當高的的市場,中國貿易出口額每年有將近40%賣到美國,是一個不可忽視與取代的貿易夥伴。中國大陸如何端出對策可能只有6個月時間,因此必須小心應對。

歐洲主權債務問題,人民幣升值問題延緩

   美國財政部上個月推遲向國會提交原定於2010年4月15日發布的有關〔匯率操縱國〕問題的半年度報告之後,人民幣升值就成了懸而未決的問題。而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就愈演愈烈,人民幣升值問題已退居次要地位。中美兩國5月下旬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預計將涉及人民幣匯率問題,勸說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將於6月底在加拿大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有關人民幣匯率的討論可能將繼續進行下去。

人民幣升值對大陸的影響與因應

   那究竟人民幣升值對大陸本身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簡單的說要分出口與進口來分析,就是對出口行業有不利的影響,因為人民幣升值了又出口以外幣計價,別人對你的須求減少了,對紡織、家電等業就會受到影響。因為進口商品以人民幣計價,成本變得便宜了,所以對進口行業確很有好處,如電子產品、電氣設備製造商以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製造商受益,因為這些廠商有一大部分零件來自進口,因此其在國內市場獲得的利益,將超過在出口市場遭遇的損失,另外升值可以帶來加速增長的產業,包括節能、節水、節材和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海水淡化等項目都將受惠。

   人民幣升值就產業結構來說的影響,分短期與長期來分析。短期來說-負面效果大,以前大陸具有優勢低人工成本將不再,由於大陸以外銷為主,勢必要花更多時間解決過剩的轉移外銷產品往內需市場消費,如食品、服裝、文化用品、日用百貨等出口商品有40%~60%轉移到內銷市場,必然造成某些商品一定時期內的供過於求;人民幣升值以後外資到中國投資以美元計算,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會變少,因此外資投資者就會考慮撤資,關廠勢必造成工人失業,巨大的失業人口與失業隱性壓力問題待進一步解決;若這些原作出口的廠商再加入內銷市場,也將讓競爭更白熱化,在優勝裂敗的生存原則下,搞低價競爭的企業與企業會被淘汰;大陸每年吸引有500億美元外資投資,人民幣若過度升值使外資預期無獲利空間時,可能將誘發人民幣換成美金匯回本國,有可能造成中國的金融危機。由於人民幣升值,外商投資中國成本增加,為了降低成本,外商含台商們也會資金投向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寮國、斯裏蘭卡等地。

   長期來說-正面效果大,人民幣升值可以影響大陸的產業政策,如輔導內、外資加緊企業轉型促進產業升級與結構轉型腳步,往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發展,使更多企業轉向更高附加價值、低耗能、高科技的更有競爭力商品研發,以擺脫大陸低附加價值「中國製造」初級製成品世界工廠的負面形象。人民幣升值由於可能導致外銷減緩,使企業更關注內銷市場,從而減少了對外貿的依賴,商品供需調節機制間接調整了目標市場結構,有注於本身經濟朝更穩定方向發展。

人民幣升值對台灣企業的影響與因應

   兩岸做生意的台商關心的是,人民幣升值對於台灣中小企業的經濟影響,正、負面都有,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超過新台幣,第一、對台灣的出口商而言是有利:台灣商品與大陸商品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將因此而加強,因為中國的出口增加有很多是因為在國際市場上排擠台灣產品的結果;又由於台灣是大陸第三大物資進口來源國,對大陸出口可望因此成長,台灣因出口大量的中間產品至中國,中國出口減少也將影響台灣中間產品對中國的輸出,對於仰賴中國甚深的加工品出口則相對不利;第二、對台灣進口商來說:人民幣升值對購自大陸地區進口原物料較為有利,有助於降低廠商之生產成本;第三、台商在大陸投資方面:人民幣升值會使投資中國的成本增加,將導致部分台商不直接到中國投資,而改採出口至中國的方式進佔大陸市場。對於出口導向的台商或外資也會因為成本增加而減少對中國的投資。由於兩岸對於移轉定價、台灣營業稅下降為17%、兩岸兩會ECFA於今年六月租稅協定簽定、大陸對導管公司祭出國稅局[601]號、國稅局[59號]號文等諸多限制、由於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與今年春運後缺工問題,台商本身對中國的投資將有可能減少,對於單靠成本優勢維生的台商,或可能進一步考慮移至其他勞力成本更低的地方進行投資,如越南、印尼等,或轉而對台灣的投資將會增加並申請在台IPO上市。

  大陸台商而言, 分為四模式來說:第一、內購內銷:因為採購與銷售均在大陸發生,人民幣升值影響不大。第二、外購內銷:由於人民幣升值將使其進口原材料價格相對下跌,有助採購成本降低,屬有利因素,因為營業收入是人民幣,進口支付國外的是相對走貶的外幣。第三、內購外銷:在中境內採購,銷售外國,因出口以美金報價,對台商明顯不利。第四、外購外銷:受影響則要視進口原材料成本降低幅度與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損失大小而定,兩者互抵,總結收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