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新文化‧產業新發現

橋仔頭文史協會 執行長 何政億

從仕隆國小舊教師宿舍 -- 「進校巷 14 號」起造 ( 點 )

  關於這幢老建築所累積下來豐厚的歷史人文,就足以花三天三夜來說書也不嫌久。捷克的建築工程師曾談起一個重要的觀念:「在建築的專業訓練中,不是從一片空白去起造一棟新建築,而是如何在一片歷史紋理中持續改造建築。」沒錯,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價值,我們該如何在其中去尊重建築這個生命體所累積的記憶,是值得我們去審慎思考的。就社區文化表徵上來看,他應該是社區居民走動的範圍,應該是校園孩童逗留的樂園,應該是大專青年學習的基地,應該是社會志工服務的領域,應該是專業人士研究的場所。不從哪個角度看來,他不應該只存在一種可能性。

  在我們看來,或許該從 「自力修復」 這樣的角度切入,以未來的 使用者為導向 ,逐步建構他的空間機能與場域功能,而非砸大錢大肆翻修,要不然在台灣又會多了一座蚊子館。也許你會問,主要的使用者是誰?我們可以清楚的回答你,是社區居民,是校園孩童,是喜愛認同我們的建置概念而踏進來的每一個人。還有,他也應該是最佳的 社區備料庫 示範點,以環保回收再利用的概念,將每一根木頭、每一塊石子,每一塊磚瓦,做最淋漓盡致且妥當的再利用。這些經過整理的素材,給予適當的建置與分類,都可以變身成為重建這個生活環境與建築修復的原料。

從綠色路網開始生活 ( 線 )

  橋頭鄉有 17 個村,換句話說,我們總共有 17 個可能具有不同生活型式與產業的特色聚落。如何透過實際的連結,讓彼此聚落的訊息獲得交流,讓外來旅人認識在地故事、產業,讓社區居民與在地生活有了新的關係。心想,那便是單車了。

  從今年起,橋頭鄉的綠色路網已開始動工,從硬體的單車路線規劃到軟體的在地生活連結。「綠色路網」所期待的,不僅是交通結構的轉變,是促進人們愈來愈常走出戶外、接近大自然,願意放慢生活的步調,與土地互動產生更緊密的連結之後,進一步省思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的關聯,這時候馬路、田野、河川,乃至於路邊的花草樹木,便不再只是汽機車呼嘯而過的畫面;而是自己的雙腳所立之地,自己的身軀存在之處。

  「追求美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過速的生活節奏往往讓這項本能沈睡,無由發揮。因此,我們開始累積在地文化經驗與故事,抓出每一個生活有趣的小環節,放進單車地圖裡,或許是一陣涼風留住了旅人的心,或許是一道斑駁的牆訴盡了人們的夢想,又或許是一片田野小徑啟發土地的回憶。

  當「心」與「環境」有了連結,我們會注意到過去忽略的事物,去思考原本無暇思考的問題。當關懷進一步落實成為著手改善,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參與了公共事務的運作,而在這參與的過程中,判斷能力得到滋養,參與能力更隨之提高,公民素質萌芽,公民社會油然而生。

從文化產業探索尋根 ( 面 )

  很多人說,產業不是只和經濟有關係嗎?怎麼會有和文化層面有牽扯?但我們這樣說,這個聚落會有什麼樣的產業,是和它的生活型態與地景環境有相當大的關連。透過我們的尋找,也透過我們的開創,讓產業被賦予文化性與在地性,並且和實際生活緊密連結。

  我們嘗試這樣一種可能,藉由單車作為在地文化的載體,以單車作為相互連結的介面。就在仕隆國小舊教師宿舍作為創業基地,初期先以單車資訊轉運休憩站為概念,把在地導覽資訊、在地產業特色、在地社區故事以及地景建築一一展示,讓騎單車的人不只是騎單車,更能認識橋頭鄉。在這樣的操作之下,文化產業概念店便可 複印 在橋頭鄉各處,成立 「鐵馬友善店」 ,可以供人休憩、打氣、飲水、消費之外,更能簡介每間店、每個社區的產品與特色。

  舉例來說:仕隆國小舊教師宿舍,是綠色路網規畫中會經過的點,也是離開橋仔頭糖廠,進入社區的第一個點。我們應該可以將在地產業、社區故事、景點建築、校園課程、休息打氣等各項服務融入,提供外地單車客停留的好駐點,也提供社區文化互動的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