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理解」從身邊做起

淡江大學日文系/副教授 闕百華

  國際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消弭國家、民族間的偏見所提出的理念發展而來。日本的國際理解教育,承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理念。然而自197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人進出海外頻繁,國際理解教育的重點,轉向成為站在國家立場,強調國民意識,培育適合生存於國際社會的日本人。80年代末期,日本教育引進全球化的議題, 加上90年代至今,新移民增多所造成的「國內國際化」進展等影響,日本國際理解教育的相關理論與政策呈現多樣化的發展,學校教育的實踐內容也越加豐富。

  近年,日本各級學校用英文體驗國際交流、學習國外文化的活動相當盛行。但整體而言,缺乏培育做為國際社會一員的意識。有鑑於此,陸續有學者、學校思考促進人類和平共存的國際理解教育真諦,致力「多元文化共生的社會」、「異文化理解」、「全球視野」三者並重的教育實踐,提升學生做為地球公民應具有的資質與自我意識。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台灣也感受到「現代公民素養培育」的重要性。並將其列為今年八月即將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第一個中心議題,強調教育應回歸到以人為主體的思維方式,以培養跨越國家界限與年齡藩籬的網路公民、世界公民、生態公民與終身公民。有了中心理念之後,若能拋開政治干預、族群歧視、固有陳見等因素,確實於各級學校推行,其成效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國際理解」不是抽象或崇高理論。也並非一定要口操外文、跨出國門,或者是接觸、體驗外國文化才能得以實踐。與其汲汲參與各項徒具形式的活動,不如透過身處於同一片土地的不同性別、不同族群、不同國籍、不同階層的人與人之間跨文化的交流、理解和尊重,不斷檢視自我內心深層所抱持的文化認同(identity),並且加以修正。也就是意識的改革勝於一切外在形式。只要從關懷週遭事物,以同理心看待身邊的多元文化做起,所有的人都是最佳的國際人、世界公民。最後,筆者引用日本大正時代的童謠詩人金子美鈴(1903-1930)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我和小鳥還有鈴鐺」與大家共勉之。

我和小鳥還有鈴鐺

即使我張開雙臂      
也不能在空中飛翔
但    會飛的小鳥          
卻不能像我一樣
快速在地上奔跑

即使我擺動身體      
也不能發出動人聲響
但    清脆的鈴鐺          
卻不能像我一樣 
知道許多美妙歌曲

鈴鐺  小鳥   還有我
大家不一樣
大家都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