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勞資雙贏的工作環境

茂德科技經理 簡良臣

  幾天前一位很要好的朋友約我吃飯,因為他目前正面臨公司經營上的難題,想聽聽我的看法。我的朋友在一家績效很好的科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以「人力精實」的有效管理讓公司安然渡過金融海嘯的衝擊,今年的業績更是金光閃閃,然而就在此時,當時所留下的菁英卻紛紛離職另謀高就,讓公司的研發進度延遲不少,這種情況讓他傷透腦筋。

  好友所面臨的,當然不是單獨一家公司的問題。過去在面對金融海嘯時,大家都慌了,而每家公司的因應之道也不一樣,有些公司採用裁員的方式因應,而有些公司則採用無薪假的方式,大家共體時艱,一起攜手共渡難關。以企業經營的角度而言,只要一切合法,那不管那種方式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不過在事過境遷之後,公司和員工療傷止痛上的難易也就會有所不同。相對於無薪假而言,裁員不只衝擊人的信心與忠誠度,也影響家庭生計,因此後遺症也較嚴重。

  受薪階級在經過這次金融海嘯的「震撼教育」之後,不管有沒有被裁員,心理層面受傷的程度都很大,因為只要失去工作,房屋貸款、食衣住行開銷、孩子奶粉錢與學費補習費 ... . , 很快就會面臨捉襟見肘的窘態。在這波裁員的影響之下,員工心想即使願意為公司工作一輩子,公司也未必會要我,為了保住飯碗,必須提升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積極的人會努力充實自己,消極的人則在工作上留一手,以免自己很容易被取代;而職場生涯有限、隨時會被取代的恐懼揮之不去,因此如果遇到其它公司待遇較好,當然會考慮離職另謀高就!因此,在這波金融海嘯與景氣好轉的連鎖效應下,如何留住菁英,也就成為令管理者頭痛的問題。

  公司的英文是 COMPANY ,這個單字同時有「伙伴」和「友情」的意義。當一個公司的伙伴和友情的價值降低,那剩下的,恐怕就只有冷酷現實的金錢對價關係了。而如果能在營利的目標下,多點人文關懷,則能在生機再現時,立即掌握機會,共創美好的未來。以台灣旅歐指揮名家呂紹嘉先生為例,他傑出的音樂素養,曾榮獲評選為歐洲年度最佳指揮,在二零零四年六月替「萊茵愛樂」製作音樂會時,遭逢德國政府裁減音樂機構的預算及人事裁減,以全編制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來證明一個完美的音樂作品,樂團完整的編制有其必要;而在二零零六年時,因不忍見一起奮鬥的音樂伙伴們遭到資遣,毅然決定不再與樂團續約,而寧為自由的客席指揮,看在樂團眾人眼裏,真是「足感心ㄟ」。

  公司雖然以營利為目的,但除了機器設備和廠房等硬體之外,能夠讓公司動起來的最重要元素是「人」,若是公司經營者能本著「以人為本」的觀念,尊重每一位為公司付出的員工,即使是一個小螺絲釘也可能在金融海嘯之後,在迎接景氣回暖的契機來臨時,發揮重要的功能讓業績亮晶晶,以「熱情」與「忠誠」,支持公司邁向經營者始料未及的輝煌成長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