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命教育在國文教學中的運用

以蘇軾《留侯論》一文為例

萬能科技大學講師 謝淑熙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深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徐志摩‧〈再別康橋〉)

 壹、前言

  在知識經濟發達的時代,每個人除了具備專業智能、專業證照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命智慧的素養。而其中的生命智慧更是推動生命教育的原動力。生命智慧包含三個領域,人文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反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三者必須相輔相成。因為人的人格愈統整、靈性愈清明,則對生命的智慧就愈能有終極的了悟;而人生的終極智慧愈深刻,則愈能強化倫理思考與實踐的能力;倫理思考與實踐的提昇,又能增進人格的統整與靈性的發展。(注1)所以歌德說過:「生活就像推一堆石頭上山,石頭滾下來後,又推上去。」在人生之旅中,世事豈能盡如己意,但求無愧我心。生命的意義要在生活中去實踐力行,每個人觀照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讓生命茁壯 成長。在生命的長河裡,每個人猶如掌舵者,划行著生命的小舟,不論遇到驚濤駭浪或礁石的阻隔,都要以乘風破浪的精神去突破各項險阻,以航向人生成功的彼岸。

貳、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盱衡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政策,雖然如雨後春筍般正大力的在展開,但是傳統的升學壓力,並不因為廣設大學或四技二專而獲得紓解,益之以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青少年在交友方面更為浮濫。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各級學校學生自殺的人數,學生自殺比率逐年在增長,尤其是中小學生自傷的人數有遞增的現象,是不容我們掉以輕心的教育問題。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興國大計,因此教育的目的必須以人為實施的對象,在生命教育的實踐中,也必須以人為實施的對象。因此推動生命教育的三個具體目標就是:一、輔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首先可以利用通識課程,例如、國文、歷史等課程,借古今中外名人生命歷程的傳記,引領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以開創人生的光明面。二、指導學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在當下,積極進取奮發向上,讓每一個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三、培養欣賞別人,看重自己的襟懷,使個人活得更有尊嚴。人類的進步,應歸功於群體的社會生活。人締造了社會,也改造了自己,個人變成社會中的一份子,社會成了有機的整體。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的可貴,在於肯定自我,創造自己光明的未來。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說明能受天磨方鐵漢,忍耐是進德修業成功的原動力,所以清朝學者胡林翼先生說:「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乃能為人之所不能為。」的確人生於世,能忍一時之氣,才能保百年之身,因為世事豈能盡如己意,但求無愧我心。因此各級學校都要加強生命教育,使青少年在人生成長的途徑中,能經得起順境、逆境的各項考驗,嘗試到人生酸甜苦辣的滋味後,使少不經事的心志逐漸茁壯,如此才能夠航向人生成功的彼岸。

參、生命教育融入國文教學之中-以〈留侯論〉一文為例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亡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下,懷古欽英風,但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歎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李白.〈圯橋懷古〉)

  在戰國群雄逐鹿的時代,張良是一位溫文儒雅的讀書人,但胸懷豪情壯志,一心想為國報仇,因此花費巨額請大力士以大鐵椎來狙擊秦始皇,此種有勇無謀的膽識,令圯上老人深感惋惜。因而以倨傲的態度來折辱年輕氣盛的張良,使得他頓悟到「忍小忿而就大謀」的重要,並且輔佐漢高祖定天下。茲就蘇軾〈留侯論〉一文的旨意,來闡述「忍」字對生命教育的影響力,如下:

一、大勇者能夠堅百忍以圖成成:
  在〈留侯論〉一文之首段,作者就點明「古者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說明古代的英雄人物,一定有超越一般人的氣度節操,能夠動心忍性,即使遇到任何挫折橫逆,甚且面臨生死交關的際遇,也能夠處變不驚,以冷靜的頭腦正視問題的發生,使問題能夠迎刃而解;平白無故的受到他人的欺凌,也不會動怒,而以「人要氣我我不氣,我若氣死中他計,不氣不氣不能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淡然處之的態度來化險為夷。

二、圯上老人以「小不忍則亂大謀」來考驗張良
  蘇軾在文中以豪傑與匹夫的差異,端在一「忍」字,說明張良在未遇圯上老人之前,年輕氣盛一心只想報國仇家恨,也未曾衡量事情之輕重緩急,不惜花費巨資請大力士以三千金重的鐵鎚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此舉無異於「以卵擊石」,不但無濟於事且突顯出張良的急躁與見識短淺,與一般豪傑之士,財大氣粗的行徑無異。直至遇到圯上老人,以倨傲的態度命令張良為老人穿鞋子,使他在卑躬屈膝中以「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篇》來考驗他的心志,深盼留侯「忍小忿而就大謀」。幸好張良能夠頓悟老人的用心良苦,最後終於「堅百忍以圖成」,不負老人的殷切企盼,這也是張良超越常人的地  方。

三、舉史實為例證,說明「忍」為成事之本
  句踐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放下尊貴的帝王身分,為吳王夫差飼養馬匹,無非是「忍小忿而就大謀」的生命哲學,促使他隱忍偷生,期盼能洗雪國仇家恨,最後如願以償。而武功高強的西楚霸王項羽,雖然身經百戰,但因為個性急躁,好大喜功不懂得堅忍的重要性,一攻進咸陽城就殺人放火,以致天怒人怨,最後只能對著愛妾虞姬高唱:「時不利兮錐不逝,錐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垓下歌,最後以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飲恨自盡。反觀漢高祖劉邦,雖然也是個性剛烈,但是他能夠採納忠言,養精蓄銳,安撫百姓,最後成為統率萬民的皇帝,這就是「忍小忿而就大謀」的功效。

四、援引史實例證,說明「忍」字為張良成功之關鍵
留侯一生最大的功業在輔助劉邦興復漢朝,他一生的轉捩點在於圯上老人,由於老人的苦心孤詣多次試鍊,使他見識廣遠,提昇更宏觀的視野,否則他的行徑與戰國刺客何異。老人成就張良不在於破天機,或贈送張良《孫子兵法》一書,增長其智慧能洞燭機先而已。劉邦與項羽爭天下,進入咸陽城後仍不脫好勇鬥狠的習性,幸好張良的諄諄告誡,使得血氣剛烈的劉邦能強忍忿忿不平之氣,最後能紓解民間疾苦,成就定漢代江山的大業。

肆、國文教材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學策略  

  在全球邁入資訊化時代,目前我國已走向網路化、電子化、數位化的高科技社會,尤其是網路的推出更實現了遠距教學的夢想,在人人會電腦,個個會上網的目標下,電腦走入了家庭、學校及社會,未來更將成為人類相互溝通與資訊流通的主要工具。例如:「盜用信用卡帳號、密碼」、「軍火教父」、「色情網路」等病態網路尤期是色情網路的氾濫,使得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趨之若騖,不僅戕害青少年的心靈,也使得社會犯罪率節節昇高,形成社會最大的隱憂。

  在社會結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盱衡我國的教育制度,脫離不了升學主義的窠臼。經濟目標高懸,人文精神的沒落,導致民風頹靡,倫理道德的低落,法治精神的蕩然無存,社會脫序的現象,也衝擊到平靜安穩的校園,使得莘莘學子晨昏誦讀、弦歌處處的學校環境,暴戾之氣甚囂塵上,學生的暴力行為日益增加,甚且染上吸毒的惡習而日漸頹廢,傳統的校園倫理受到嚴重的衝擊與考驗,也為整個國家帶來動盪與不安。

學生面對功課與升學的壓力、交友的問題、家庭的暴力……等問題,使得快樂指數直線下降,挫折感也隨之增高。在抗壓性差與情緒失控下,使得萬念俱灰,因此青少年自殺的現象,已成為臺灣十大死亡之原因之一。加上E世代的年輕人,常常以「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人生哲學來待人處事,無視於父母的苦口婆心,視師長的諄諄告誡猶如過耳飄風。在生活上稍有不順遂就心生瞋怨而怒目相向,甚且尋仇挑釁、結夥滋事,因此青少年鬥毆流血事件層出不窮,直到觸犯法網才後悔不已,已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了。為人師表者,對沉痾已久的教育問題,豈能視而不見、習而不察呢?因此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這是每位教師所應擔負的重責大任。茲述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下:

一、援引史實為證,接受挫折之挑戰
  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期、狂飆期,往往從父母、師長及同學的肯定中,找出 自己的定位,而自己與同學的關係,更是他們所重視的,所以他們渴望被了解 、受重視,卻不願受到過多的保護與束縛,因此在情緒上常有失控的現象。益 之以是非辨別能力薄弱,血氣方剛、好勇鬥狠,行為莽撞,比較容易發生暴力 行為。這個階段的學生,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判逆性強,對現實社會的種種 現象,常常無法接受,因而產生厭世的心理。

  在〈留侯論〉一文中,蘇軾再三強調「忍」字為人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原動力,並且剖析「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不怒」的大勇與「拔劍而起, 挺身而鬥」的小勇之區別,在於能「忍小忿而就大謀」。由此二者之分判,為 人師表者就應該以史為鑑,教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人生的意義、宇宙的 真理、生活的目的……等問題。使少不經事的青少年經由老師的解析與引導,對大哉問的「生命意義與價值」不斷的去思維探索,並且不受不良書籍雜誌、不當的大眾傳播媒體片面資訊的誤導,而走入自取滅亡或自暴自棄的人生旅途上。

  學生經由閱讀經典名言,領悟到生命的成長、智慧的成熟乃至悟境的提昇、 生命意義的持續開展,需經過千錘百練,所謂:「能受天磨方鐵漢,不遭人嫉是 庸才。」在遇到挫折與苦難時,可以學習以平和之氣、忍耐的態度反省自我, 接受挫折之挑戰,所謂:「忍一步則海闊天空,讓三分則風清雲淡」,並且記取 教訓,以忍耐來磨練自己的心性;以經典名言增長自己的智慧,進而開拓自己 宏觀的視野。

二、正視生命價值,珍惜美麗之人生
  《孝經》開宗明義章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孔子也說:「父母唯其疾之憂。」正說明為人子女要善體親心,愛惜青春好年華, 不要染上不好的生活習性,例如、吸食毒品或搖頭丸一類的藥物,而危害了自己身體的健康。在世風衰敗的今日,有顏色的狼,行為乖僻的青少年到處可見,所以你們對於陌生人,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理,夜晚少出門,行不由徑,以免父母操心、憂心。在結交異性朋友上,更要小心謹慎,潔身自愛,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平日注意自己的儀態要端莊大方,穿著要樸素高雅,不可以標新立異,譁眾取寵,以免自取其辱,所以希望你們要好好愛惜自己,鍛練強健的身體,不要讓父母操心。

  有一句話說:「昨日已成歷史,明日仍是未知,而當下是上天給的禮物。」活在當下,更可以超越時間的局限,而在時代的洪流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因此希望努力充實自我,使自己成為知書達禮具有全方位能力的時代青年,進而開創光明的未來。

三、閱讀優良讀物,開創璀璨之未來
  在物慾橫流,人心陷溺而倫理道德日趨衰頹的現代過程中,我們應該通過中國文學的理念,教育的觀點,帶領青年學生進入傳統文化的領域,給他們倫理道德的涵養,引導他們認識儒家思想的精髓,重新塑造人生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培育健全的人格。英國牛津大學副校長黎芬司東( LIVINGSTONE)在他所著〈一個動盪世界的教育〉一文中說:「教育應以養成德操為第一要務;而德操的養成在使學子多看人生中偉大的事情,多識人性中上上品的東西。人生和人性的上上品,見於歷史和文學中的很多,只要人們知道去找。」(註二)這的確是中肯之言,因此在中國語文的教學上,教師可藉由古聖先賢的智慧結晶及字字珠璣,引領學生開啟中國文學的堂奧,例如、研讀〈留侯論〉一文,了解到忍辱負重、忍小忿而就大謀之真諦為何?如此才能融會貫通所學的知識,提昇到﹁佈乎四體、形乎動靜﹂的理想目標。 

  例如:蘇軾所寫的前赤壁賦,是作者於宋神宗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與客泛舟遊赤壁,見江山風月之美,感悟宇宙人生之無常;文中借曹操來說明宇宙人生﹁盛衰消長﹂的道理,即是受了莊子﹁物固自化﹂思想的影響。高中學生研讀赤壁賦一文,可以培養﹁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襟懷,可以使我們成為真正聰明而又快樂的現代人。

四、盡情揮灑自我,追求卓越之人生
  每一位青少年也應該培養「欣賞別人,看重自己」的襟懷,「欣賞別人,看重自己」這與至聖先師孔子所主張的「忠恕」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盡己之謂忠,推己及人之謂恕」,所謂盡己,就是指凡事要反省自己對這件事是否盡了全力沒有?所謂「恕」就是不把自己的嚴格要求,求備於人。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之意。所以希望青年學子以善感的心靈去欣賞大千世界的人、事、物,並且常懷著知足、感謝的心去愛他人,因為孟子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一顆感謝的心,能夠使人不會憎怨、怨尤或嫉妒他人,也是邁向優雃生活的踏板。而一個人要修養良好的品德,要使自己做人處事樣樣得宜,就必須不斷學習自我涵育,也就是肯定自我,忠於自我的理想,並且吸取他人的經驗來自我磨練。體認自己進學校求學的目的,也正是要學習做一個光明磊落,品德完美,獨立不移,通達事理的人,學習犧牲奉獻,並且尊重師長,敬愛他們也鼓勵他們,更要秉持師長的教誨,繼續努力,將所學回饋給社會國家。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因此教師教導學生的重要目標,就是使「人盡其材」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不以成績分數的高低衡量學生的成就,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並且強調人的可貴,在於肯定自己,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做你的詩,你也不能做別人的夢,所以生命的第一步要先認清自己,了解自己本身的優缺點之後,再肯定自己,保持自己的特色,並且提昇自信心,以開創人生的光明面。因此鼓勵學生創造發展自我,不妄自菲薄,是為人師表者,應該具備的教育信念。

伍、結論

  德國大詩人歌德在浮士德中唱道:「我有入世的膽量,下界的一切痛苦我要承當!」這是何等灑脫的真情,又是何等高明的理性。在急湍的生命長河裡,有激流有險灘,在激流中有寧靜,在險灘中有驚奇,剎那中有恆,串成多采多姿的生命組曲。教師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盞明燈,也是青少年在學業與發展健全人格之重要指導者。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在輔導學生方面是任重而道遠的;教育是活的,也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在輔導學生問題時,不可忽略師生互動的空間,應考慮個體所處的環境與心態的差異(註三),因材施教,可掌握學生的動向,予以諮商並協助其改過自新,以減少青少年的犯罪率。教師深入探討學生問題的癥結所在時,應把對學生的成見、偏見和刻板印象捐棄,並且要紓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輔導功能,注重機會教育,循循差誘,不可一味責罰,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了解「形象是客觀的,印象是主觀的」真諦,並且培養欣賞別人、看重自己的襟懷,然後肯定自我,提昇自信心,朝著自己高遠目標前進,並且吸取他人的長處來磨鍊自我。

附注:

一、參見孫效智〈追求生命智慧與心靈成長-師生教學相長之共同目標〉《文教基金會會訊》頁8。
二、見江雲鵬〈郁郁乎!人文教育〉,師友月刊,82年2月。
三、見韓靜遠〈民族精神教育之理論與實際〉,臺灣商務印書館,第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