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尊重與環境

指南宮主任委員 高忠信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是一個為世界公民倡導人權的傑出國際組織,自 1975 年創立以來,迭有正面積極性表現作為,舉世推崇重視。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忝為其中一分子,也是台灣公民人權受到平等對待和看重的表徵,值得我們欣慰!

  今年,適逢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成立九周年,特舉辦「 2010 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為了落實世界公民人權,這次會議重點將討論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MDGs)息息相關的全球健康議題,並呼應世界人權宣言暨「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際兩公約在各國的施行,發表與「尊重、法律、稅務、環境」四大主題。

  本人認為,就當前國際社會狀況而言,四大主題不但相當切合時勢,且有深層意義,足見主辦單位目標明確,選題用心。我願在此表示崇敬,也祝福大會圓滿成功。在四大主題中,我願就「尊重」和「環境」兩題略表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專家學者參考。

  本人在台北指南宮服務長達一甲子時光,指南宮以道教為主,但重要特色卻是道、儒、釋三教共尊。在此,我不是在宣揚指南宮,事實上,台灣地區有太多的宮觀廟宇三教共尊,這種現象也蘊含了中國人偉大的公民人權思想。我們以淺顯道理看,如果一個人對不同宗教信仰的別人都不尊重,他會尊重別的其他人權嗎?宗教信仰是人們重要的生命價值觀,也是思想、行為的導向,如果只重視自己的生命價值觀,而不重視別人的生命價值觀,那麼人與人間,社會與社會間,國與國間,一切紛爭就會發生。西方國家過去因為宗教思想不同,而發生了百年宗教戰爭,無數生靈受到奴役屠殺,更遑論有任何人權可言了!即在今天,仍有許多國家,基於宗教信仰不同,而以宗教意識的區分、渲染人民與人民間仇恨敵對,互相詆毀或殺伐,這是一個多麼可悲和值得感嘆的狀態。

  在台灣的宮觀和宗教團體中,不僅有三教共尊,甚至有五教共尊,及諸教共融,這是中國人可貴的包容胸襟,是一種對「人權尊重」的具體力行。

  有些西方宗教信仰者,在看到台灣宮廟信眾持香拜拜,向信仰的神明敬獻牲禮、鮮花水果,以及扶鸞護持巡境,指摘是迷信,其實是他們不了解,這只是宗教上的禮節儀式,和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的在崇拜中的儀式,意義上是一樣的。至於他們所看的炸寒單、上刀梯、放天燈 …… 等,那只是一種吸引群眾的民俗活動。猶如基督教的鬼節、巴西的化妝舞會遊行、西班牙的奔牛活動也都是民俗活動,與宗教信仰核心意義不能盲目地混淆。

  我提出這些,不僅在澄清某些人對台灣地區民間宗教信仰與活動的誤解,更在主張,我們探討人權,首先在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基本立場是,任何宗教者不能以自己的認知,詮釋其他宗教的義理,有意無意地曲解。其中包括他自己是「唯一」的宗教,或「唯一」的正派宗脈;這「唯一」的意識,就在強調或暗示「獨尊」,有排他性質,這種思想意識是一切公平人權的破壞因子,值得世界公民總會注意防止。

  指南宮三教共尊:佛,我們供奉釋迦牟尼、觀世音、地藏王、文殊、藥師、彌勒、阿彌陀等佛和菩薩;儒,供奉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宗聖曾子;道,供奉三清道祖、三官大帝、三恩主公 …… 等。曾有人詢問,為什麼供奉那麼多神佛仙聖?我在此再說明一下,如果能深刻體會天地大道,萬法歸宗的人,自然會消除疑議;指南宮尊崇的主神,是台灣地區民眾信仰中所說的三恩主之一純陽祖師呂洞賓,也稱孚佑帝君,又是八仙之一,因為呂祖最能秉承三清道祖、道德天尊老子的精神「無為而不爭」。指南宮供奉諸神佛仙聖,是一種宗教融合的廣大襟懷,以呂祖為主神,則在特別崇重呂祖無為不爭,簡稱「無爭」的精神。無論「包容」或「無爭」都是世界公民人權思想中「尊重」的根本因子、基礎要素。

  最近指南宮將後山的一座八角亭重行整修,是為貓空纜車指南宮站周邊環境的美化,這座八角亭我們名作「迎仙亭」,意在迎接纜車乘客自天冉冉而來,有若駕雲而來的仙客。我在迎仙亭旁樹立了一方巨石,石上鏤刻呂仙祖主張的「無爭」兩個大字,期望能彰顯、弘揚呂祖的這種世界公民人權思想,在一旁石方上,我將「無爭」兩字作了扼要的詮釋:

  「世界洶洶,爭權爭勢無所不用其極;社會紛擾,爭名爭利惶惶不可終日。殊不知,天道忌盈,權高勢大者,不旋踵盡嘗炎涼;名盛利厚者,轉眼間空無所有。為人處世,爭之不如無爭,故道祖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仙道任其性而逍遙,隨諸緣而放曠,與天無爭,與世無爭,與人無爭,故安閒壽永,至樂無窮。

  無爭之義大矣哉,安寧世界之道,和諧社會之法,持盈保泰之方,莫若無爭。」

  以白話語譯為:「世間局勢動盪洶湧,爭權利、爭勢力的用盡各種方法手段,形成社會紛擾;爭名聲、爭利益的,從早到晚匆促惶恐;但他們不知,天地大道是戒忌利益盈滿者,凡權力高、勢力大的,轉身間就會嘗盡人們熱情或冷淡對待,名聲盛大、利益豐厚的,也會在轉眼間失去一切。因此,在世間,為人處事爭奪不如順應自然的無爭。所以,道祖老子說:只有不爭,而努力於自己的本份,天下就沒人能與他相爭了。呂祖等神仙的處世,對人對事順應情況形勢,依自然客觀立場相應,隨著緣分以廣大的心懷度量,跟天地不爭,對世事不爭,與人和睦相處,因而可得到閑逸長壽,快樂至極。

  無爭的意義是偉大的,是世界和平安寧的途徑,社會融合和諧的方法。因而,若既能豐盛持有,又能平安泰祥,只有以「無爭」方式高明對待。」

  這段詮釋中所包含的意義,各位一定比我更有深刻體會,我就不多贅言了。

  所有對別人的思想、行為、人格,基本人權的尊重,無不是根植在自我方面「無爭」的範疇中,我樹立了這方「無爭」石的意涵,想不到竟是這次世界人權高峰會的主題之一,真是值得欣慰、高興和榮幸。

  關於大會四大主題之一的「環境」議題,含蓋的範圍也是很廣,應該包括人權保障的環境營建、維護,以及人權中生存生活環境的營建和維護。我只在後一點表達一些意見,因為,當今全世界環境污染嚴重,人類生存人權的環境受到極大的破壞;地震、火山爆發、海嘯、颶風、暴雨、土石流、沙塵暴 …… 每天在世界各角落發生,多少人財產、生活品質、生命受到剝削或殘害,對這種現象的形成,一般人稱為大地的反撲。在道教的立場,認為是人類的無知傲慢,沒能體會到天人一體境況的規範和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是,「世界公民人權」不止是人與人間的公平對等,還包括我們生存「環境」的天地間萬靈萬物的公平對待。換句話說,人類應該認知,世界公民人權的維護,首要在世界公民的生存環境的維護,而環境中萬物萬靈都不可以破壞摧殘,不加愛護,他們都與我們生存和健康息息相關,互為利益。這是道教中珍愛萬物、順應自然、效法自然的重要概念。

  卅幾年前,我在擔任台北市道教會長和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時,就推動宮廟公園化、倡導宮廟廣植花草樹木、維護自然生態、節約能源,我並在主持的指南宮努力推行,希望引起注意。去年九月,中國大陸道教協會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決定全國各宮觀在全面綠化、節能省碳,倡導環境保護上,訂立了分年次的推動執行計畫。我認為這是件值得慶幸、明智的決定,我希望大家能體會並確認,這是一件關係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決策,我相信,台灣地區以民眾的教育普遍水準,公民教育程度,不僅宮觀,且在每一社區、每所學校、每一城鎮,在整體環境保護方面會做得更好,我在此祝福大家。

  感謝「 2010 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給我表達建言的機會,祝大會成功,各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