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光采

光田醫院退休護理人員 蕭童寶蓮

  女兒從事社會工作,常常都會告訴我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甚至講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往往淚流滿面,那些日子也讓我想到,年輕時在醫院服務的種種。

  我出生在動盪不安的日據時代,每天都過著躲空襲警報心驚膽跳的日子,小時後家裏對面剛好是日本人的宿舍,日本人的小孩常常望著我家滿園的果樹,垂涎三尺,所以他們常常私下拿著碩大的富士蘋果,來與我們交換番石榴或蓮霧,當我們大快朵頤時,想到下一餐要吞食著一大鍋的地瓜,只有幾粒米在其中游泳著的正餐,眼淚就噗噗而下,當然疼愛我的老爸總是二話不說,就把碗裡的地瓜撈走,然後把他碗中游泳的米飯倒到我的碗中,就這樣在挨餓當中度過童年。

  到醫院工作,讓我的生活更為充實,從基本的護理工作開始做起,舉凡打針、巡病房、處理傷口、配藥等等,因為有這樣的經驗,讓我學會了英文字母;我心想若讓我再待久一點的話,也許會土法鍊丹,訓練出一位傑出的醫生也不無可能。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病患如果醫療費用有問題,都會跑到先生嬷的住處求情,先生嬷心地善良慈悲為懷,就把當醫生的兒子叫到跟前,要院長不要拿貧苦人的錢,當時在鎮上傳為美談,大家都希望先生嬷能長命百歲。

  結婚之後,夫家的阿嬤也是一位仁慈的長輩,家裏庭院外常常有一大堆乞丐,老阿嬤總會吩咐身為孫媳婦的我,要多煮些飯給這些可憐的人吃,也常常把私房錢分給他們;可愛的大女兒常常天真無邪地問,這些人要怎麼稱呼他們,在她小小的心靈深處,一定認定這些人大概是「親戚」了!老阿嬤的懿行也一直影響我,每每到菜市場買菜,路邊老婆婆自己種的菜,我總是抓上幾把之後,遞上錢後不找零,希望微薄的付出能讓老婆婆辛苦血汗沒白流。

  平日,我會主動把整條巷子都掃得乾乾淨淨,門口的燈讓它夜間通明,讓路過的人有得照明,盡心盡力去做我該做的事;老院長退休之後,潛心於宗教的信仰,並時時去關懷弱勢團體,對這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外科權威老醫生,在一生當中不知救了多少人?晚年過著極為儉約的生活,還是繼續爲社會付出與關懷,讓我感動萬分,我的人生也走到黃分時期了,我也希望這些影響我一生做人處事的好榜樣,能讓子孫後代繼續學習、綿延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