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能等,教育不能等

國立台中家事商業學校97學年度畢業生 劉怡君

  這幾年來,老是在聽說教育部的課程綱要出了問題、教育部的政策有紕漏、教育部的措施不當...。幾乎天天和書本面面相覷的我們忍不住想問:台灣的教育究竟怎麼了?每當教改出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生族群,從教材到學制,從課程標準到考試,無一不改。出發點若是為了學生們好,那麼我們也願意嘗試新的方法,但出問題的比率這麼高,要學生、老師、家長心服口服,實在強人所難。

  自實施九年一貫以來,一直在為了國家未來的棟樑努力,希望藉由各種方法提升國民教育品質,近年來卻讓人有「神農嚐百草」的感受,這樣試試看,那個也試試看,錯了也只能將錯就錯,下次再改過。但事情不是只有分黑與白,就像填鴨式教學有問題,但也不是說建構式數學就一定完美,國民義務教育並不代表我們必須無條件接收所有的負成本,憲法規定人民有受教權,政府就有責任將國民教育做到最好。

  不是不能改,而是我們希望這些方案能夠經過審慎的思考與研究,設想學生、老師、家長的立場,考慮其實用性與民眾的反應,而不是讓人覺得是因為想要做出政績,匆促定了案,執行後引起強烈反彈,才出面上上新聞滅滅火。教改不容易,每當政策一旦有誤,能夠當下改正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都要等到隔年的新生入學時才能實施彌補措施,而那些已經受到影響的學生們卻只能被迫當白老鼠、犧牲品甚至是砲灰。

  教改不是玩線上遊戲,「見一個殺一個,總有殺光的一天」,救的了近憂,卻滅不了遠慮,當教育部說改就改,家長無所適從,連國小一年級的孩子都不會教了,更別說幫他檢查功課,所以才引發全台灣的家長都在瘋狂搶明星學校的異況;老師不知所措,抓破頭仍然不曉得該從何教起,只能邊教邊嘆氣、搖頭,出考題時都不知道是在考學生還是考自己;學生更是無言以對,我們年紀還小,不懂法律,不懂政治,對於那些繁複的行政程序我們更是完全沒概念,也無法理解教改的意義為何,所以抱怨、不滿、抗議,甚至失去求知的欲望。當學生沒有意願,甚至抗拒學習時,對未來的社會環境難道不會有影響嗎?
教育部能夠等下次的教改,但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人生更不能將錯就錯。身為學生的我們只是一芥草民,沒有辦法影響政府的政策,但是別忘了,我們能夠影響的,是整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