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那裏去

世光教養院院長 黃慧娟

  在教養院服務多年,越來越看到其實身心障礙者不是家庭中唯一的弱勢,一位身心障礙者,將造成整個家庭成員中更多的弱勢,特別在經濟弱勢的家庭中:無法工作、無法獲得完善的醫療、沒有正確的教育知識…,使得殘障者更殘障,正常者長期疲於奔命而衍伸出來的親子、夫妻、手足之間越來越大的衝突,最後演變成社會問題。

   在北歐福利國家中有一個觀念:養孩子不只是父母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政府的責任,例如一個孩子突然跌倒骨折需要住院開刀,不管這孩子是住在家裡或是在教養院,政府馬上介入,提供足夠的金錢與人力來支持這個突然的特殊需要。中華民國距離福利國家其實還太遠,以致於造成許多錯誤的福利政策,一個最鮮明的例子是按照規定家庭中只要一個人有工作能力,就申請不到教養補助,因此有的家長為了貪得多一點的補助而辦假離婚,弱勢婦女帶著殘障子女申請補助,到最後假戲真做,造成更大的傷害。又例:在教養院中的孩子一旦生病需要住院治療,就會請家長帶到醫院,因為我們沒有多餘的人力可以到醫院照顧,這時就會把家長搞得焦頭爛耳,因為又是一個家長要向公司請假了,時間一長,將要面臨失業問題,接著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家庭問題。這個事情在教養院中屢見不詳,因為我們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住院,我們真的痛在心裡,哀莫能助,這些不一而足的問題如果碰到家庭功能不全就更嚴重複雜了。

   中國人最了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再好的政策碰到中國人就不好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子是拿勞保門診單換牙膏、味精的故事,甚至最近發生醫生為了申請健保費而把病人當癌症開刀的例子等等。日前聽到可能將來的外勞沒有最低工資的限制,聽得真叫我心驚肉跳,目前有限制都可以巧立名目把人家的辛苦錢扣下來了,不知將來會怎樣。所以我不想從政策面去談當前該做而沒做的福利工作,我也不想提什麼公義、人權的問題。

   天主教的服務觀是: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那裡去服務。民國50年代在台灣逐漸開始了許多社會服務工作:醫院、診所、學校、幼稚園,孤兒院等,從文史資料可以清楚看出,以上工作都在最偏遠的地方開始。如果你去問若瑟醫院為何會設立在虎尾,你得到的答案是:因為虎尾是火車、汽車到不了的地方,而那裏的百姓需要醫院。又為什麼光仁小學會設在萬華?因為民國48年時神父看到台北市相對窳陋的萬華地區許多學齡兒童在街上遊蕩。民國66年我在萬華地區的育仁啟智中心工作,當時的政府完全還沒有身障福利政策,神父說:我們天主教就是要做政府不能做,或不願意做的工作。這個觀念從此引領著我的服務工作。

   戰後的台灣還是非常貧窮的時候,天主教的慈善事業都靠國外的捐款,直到現在我們國人的經濟穩定許多,也已經有捐款做善事的觀念,目前我在新竹竹東世光教養院任職,天天都看到許多善心人士進入世光捐款、捐物,而且大多數不是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台灣還是不乏願意盡一己之力做善事的人,拋開官商勾結、偷工減料、炒作地皮、逃漏稅之類的敗類之外,眾志還是可以成城,福利國的景象還是可以由平民百姓發心,不必等著政府制定政策。

   目前我正在做一件事,就是我讓兩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有機蔬菜,我們以世光的名譽幫他們賣菜,為什麼我要幫他賣菜呢?起因於我不解的問他們:為什麼讓地荒在那裏,卻要承受失業之苦,他們說:我會種菜,但是我不會賣菜呀,就這樣我讓兩個人有了工作做,讓兩個人可以養活兩家人!為我這不是舉手之勞嗎?不必提出任何資金我可以讓兩個人賺錢,重點是我必須不要想從他們身上賺錢。如果郭台銘能夠提出他的零頭就好,作一個不想賺錢的事業,真的那麼難嗎?

   現在我要以腦力激盪的方式提出幾個淺見,看看是否能夠引發一些願意發心做善事的人。具體可行的辦法並非太難,只是覺得不必在此篇幅累述,況且只要有人、有心,就有辦法,辦法不會只有一個。

1. 集資創業:不為賺錢,只為讓一些人有工作可以做,有能力照顧家人。

2. 同村協力:( 參考商業周刊第 918 期作者:陳雅玲)希拉蕊的《It Takes A Village》中文版《同村協力》,在一九九六年出版。她的理念:「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守護者;每個家庭,都需要部落的支持。」鼓勵生育不是一個月給多少錢的問題,特別是功能不足的家庭:單親、隔代教養、經濟弱勢、教育程度不夠,等等。

3. 青年學舍:特別為一些家庭功能失調的中、小學生營造一個優良的家庭環境,避免成長的階段在原生家庭受到不良影響,將來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4. 低價位的安親班:無能力讓孩子上安親班的家長,往往都是苦力賺錢的勞工,朝九晚五永遠不屬於他們,而四點下課的學童往往很容易的在街上遊蕩到八、九點才等到父母回家時才回家。

5. 急難救助基金:促成社會一起養孩子的具體作為,讓教養院有人力照顧特殊需要的孩子,不要再把問題丟回給家長,讓家庭不會因為突然的亟需而造成更大的困難。

6. 集體農莊--奇布茲Kibbutz:(參考2002/04/27 中時晚報李怡志)最早於一九○九年由東歐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所建立,被稱為以色列的「人民公社」,建立一個平等、互助、公平、共產、沒有剝削、福利制度完善的生活方式,早年奇布茲以農業為主,後來漸漸轉型至工業與觀光服務業。有許多窮人、工作不穩定的人、家庭失能的人、人格有些偏差的人、生活智慧不夠的人,甚至老人…,都可以透過集體生活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