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是普世價值,但需有促進方案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黃榮村

  我從小到大因生活環境單純,而且一直住在鄉村地區求學,因此對各類人權觀念之啟蒙與觀察周遭人權受到壓迫之敏感性,今日看來不祇頗有不足,還可說是沒有盡到一位學習者應有之責任。

   到了大學後,各類資訊紛至沓來眼界大開,認知到歷史與社會之中,真的是存在有很多人權未能彰顯,甚至遭遇迫害之事,此時參與觀察及聲援乃自然之事。台灣學生啟蒙階段經常延至大學,在當時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解嚴前後又有更多機會介入環境人權、校園人權、以及政治人權層面。在擔任澄社社長期間,適逢台大哲學系事件20周年,在台大舉辦討論會,因之促成台大校務會議通過與之後的平反工作。之後又負責主持台大四六事件調查及相關的平反工作,對人間正義之恢復開始有較深入之體會。

   人世間需要恢復正義之事,可謂所在皆有,包括像因為城鄉差距以及因此導致的資源分配不均與能力編班,對基本的教育人權都是一種難以回復的傷害,John Rawl所提社會正義的差異原則,在這些事情上真的是有應該推動之處。台灣災難多,包括921震災與88水災等致命性天災所導致的人間苦難,都存在著人如何能被尊嚴對待的問題。我因全面性的參與過921震災災後重建工作,與全國性教育事務之推動,因此對上述事項常有「安得廣廈千萬問,天下寒士(寒生)盡歡顏」的感慨。

   我想說的是,人權雖是普世價值,但我們經常很晚才去認知它才去實踐它。要讓人權能儘快彰顯,正義得以儘早回復,必有待更多的促進方案。其中之一是國家民主法治的基礎與運作,必須時時反省檢討,不能墮落。台灣若還是過去的威權時代,黑暗角落的人權哭聲一定難以止歇。另一則是每個人皆應儘早培養自己的敏感度,而且要有膽識面對人權與正義難以伸張的困境,之後則是積極參與。

   人若有心就會參與,有參與就會有成果,如何培養「有心」是教育部門可著力之處,但教育系統的功能有時而窮,還需社會上經常有維護人權標竿的典範人物出現,以激勵人心。人權是普世價值,每個人都有責任做好這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