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地球從垃圾減量做起

台北市退休校長 陳巧雲
   民國76年,當年我於台北市長春國小擔任校長職務,距今雖已23載,對我而言卻是記憶深刻。還記得當時鋁箔包的盒裝飲料開始風行,對上班族或是學生等族群而言,確實是提供了經濟美觀、衛生安全、攜帶方便的新選擇。所以各式的早餐或飲料都也被學校師生廣泛使用,而將鋁箔包帶進校園。

   因為職責所在,我常常到各教室巡堂,才驚然發覺各班教室整潔都退步許多,因為垃圾體積變大了、變多了,隨手拋棄的鋁箔包讓原有的垃圾桶不敷使用,裝幾個就滿了。其他的都堆到垃圾筒外,暴露在外波及周邊,當然會影響環境衛生,也容易孳生蚊蠅。為了改善衛生,以維持良好的校園環境,我便開始籌思解決方法。最後便想出了節省空間的念頭,經過幾番驗證,就找到按原來摺痕方式還原與壓縮的方式,簡單省力,更可以有效減少空盒的體積。找到方法,接下來就是讓大家一起來。所以就開始在校內推廣的運動。從校長帶頭在朝會親自示範,也讓靠近操場的班級帶著垃圾桶參加朝會,由校長親自示範與指導操作,摺疊前後發現高度可以有效減少的比例為19.2:1。從此,學校從秩序、禮貌、整潔以外,將環保垃圾減量也開始列入生活教育的重點。

   校園與教室是國家社會每一份子辛苦納稅之後,集結社會資源供給孩子們接受教育與學習的場所,不僅是在寸金寸土的台北市,所有的空間都是珍貴與必須珍惜的。但是,人們所製造的垃圾與人們的生存空間卻就是在這有限的空間中互相排擠;不僅是如此,衍生出來垃圾場的空間不足,垃圾的運送都將耗費更多趟次的人力物力與時間,從儲存、運送與後處理都會耗費龐大的社會資源,而孩童從小養成的態度,更是日後社會要共同承受的後果。

   所以,垃圾減量的工作,從一開始到今天我雖然已從職場退休10多年,但是個人推動垃圾減量的行動力卻有增無減,也影響我的孩子們,積極落實並且推己及人,成為生活中的自然習慣。很欣慰的是看到多年以後,這項活動已經推展到各級學校,甚至到社會各階層,各縣市政府的環保政策也都將垃圾減量視為必須落實的基礎項目。

   比起當年我年輕的年代,現在的社會物質享受是優渥太多了,但是相對的,現在的生活也太浪費,製造出的垃圾量也太驚人了。地球就像校園一樣,人們就像師生一樣,在學校有限空間生活;人口越多,資源有限,競爭越激烈就會越辛苦與越痛苦,加上環境空間被自己無知所造出的垃圾所壓縮,問題會層出不窮,越來越複雜,最後將會演變成生存的競爭與生命的掠奪。現在有許多大自然的反撲,其中許多就是因為人類過度消費地球資源,不懂尊重愛護地球的惡果。故期待所有人都能一起合作,從自身做起,善盡世界公民一份子的責任與使命,從今天開始,從做好垃圾減量開始,共同落實以行動護衛地球,讓世界更好。Yes I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