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不願面對的真相

奇美醫學中心門診部主任 林高章

  拜讀長庚劉競明醫師發表於自由時報 96年7月3日的一篇「肉毒桿菌啟示錄」,道出如今不僅皮膚、整形、復健、耳鼻喉科,甚至連胸腔科醫師亦下海學習「脈衝光」、「微整形纖體美容」、「柔膚雷射」等手術。反應在「全民健保」的經營治權下,醫療行為已逐漸改變,這些在當年為病患健康而努力的誓詞,卻因時空背景及環境變遷而式微,讓人不勝唏噓,亦讓年輕醫師看不到醫療的目的及願景。對於劉醫師之「先憂而憂」之心情,本人頗有感觸,對於目前醫療畸形的發展,亦深感隱憂。

  健保成立 13年,人人看得起病,看病不需花大錢,旅居國外亦可回來就醫,海外就醫亦可申請退費,罕見疾病亦常經由媒體得到關注,甚至捐款。包山包海的醫療政策,讓民眾一時目眩,感恩德政。而政府亦常以此炫耀成果,形塑台灣醫療經驗,並以民調說明健保高滿意度。誠然,健保普及對於人民帶來的益處值得肯定,然而,卻不能只報喜不報憂,一如劉醫師的呼籲。

  首先,財務的捉襟見肘早已非一朝一夕,在政治顧慮無法增加保費下,僅能挖東牆補西牆。健保局一如醫療財政中心,各醫院紛紛向其伸手要錢。大家為了避免經營所得被打折再減價,大多配合政策加入總額預算,「因為不聽話沒糖吃」。對於財務自主的醫院 (沒加入總額預算 ),每到月底紛紛被大刀核刪,不是 XX檢查不應做,就是 XX藥物不應該給,全數刪除。醫院在無法全數買單下,醫師必須盡力申覆,免得辛苦工作所得,又要七折八扣。而醫師公會又常為了不同層級院所的權益,必須忍氣吞聲,安撫規勸,卻不敢向錯誤的醫療政策說『不』。健保局利用「衝突管理」的哲學,使得基層和醫學中心,各為給付高低爭得面紅耳赤。年輕醫師看不到醫療使命,看到的盡是前輩們爭取給付、預防核刪、適者生存、生活品質,紛紛投入事少或輕鬆的科別。家醫科、復建科、皮膚科,美容整形人人擠破頭,高技術需值班的內、外、婦、兒乏人問津。醫學斷層早已形成,只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關心?病患權益意識抬頭,醫病關係逐漸惡化,醫療自主早已成為緊摳桎梏。大老們關心的「醫學倫理」,不敵「醫療法律」課程的受到重視。健保局防弊措施仍然不斷出籠,醫師收入銳減,視值班為畏途,視重病如燙手山芋。如此精神,醫療前途安在??

  以健保財務掛帥的醫療行為下,不相信醫療品質能有多大提升!看病思考的不是怎樣對病人最好,而是如何做才能避開健保鍘口!臨床經驗已不太重要,病患要的是直接證據。儀器檢查快速又不需解釋太多,報告出爐一目了然。相較於理學檢查,健保又不給付,誰會願意以 20-30分鐘的望聞問切、敲敲打打,換來低廉的診療費,外加未來可能身處醫療糾紛的風暴中?原本醫療就有 20%合理的不確定性,在如此制度下,誰會以低廉價格,向病患保證病情品質?果真有此人,不是瘋了,就是怪人。

  或許沒那麼嚴重吧!樂觀的人總是如此以為。健保企圖以福利政策,來行使醫療保險,然而究竟屬於何者,連主事者也說不清。模糊策略如果正確,全世界就不應只有台灣才會實施。美、日、歐等進步國家,更應早已全面施行才是。事實說明,醫療如果用於福利,普及佈施,就不必有太多競爭,或儀器競賽,教會醫院、慈善、或慈濟團體經營,或許更有成效,亦達心理教化之目的;如屬醫療保險,大家各憑實力拉攏顧客,進步便會成為常態。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無法兼顧兩者的實例。以美國為例,沒有全民健保,造成無法就醫者眾;英國為例,全民保險造成開刀等候時間過長 …。這些缺失,固然須加以改善,然而在台灣,又要馬兒肥、跑得快,又要馬不吃草,真的相信我們可以創造醫療奇蹟嗎,凌駕歐美嗎?個人不才,並不樂觀。福利與保險基本觀念都無法釐清,如何讓民眾了解浩瀚的醫學變數?看病無效換另一家,再出問題就告你,不必付費又有補償,何樂不為?坊間過度渲染醫療保健的功效,錯誤的醫療觀念一直存在不見糾正,忽略疾病本身的不確定性及人體的脆弱,如同過度相信人定勝天的觀念,醫療的土石流,有時是無法預測的,總是最後一個碰到的人倒楣。

  況且民調不等於醫療品質。民調愈高代表人民愈支持,是共產主義的舊有思維。全民減稅,加油免錢,民調一定 100%贊成,然而可行嗎?醫療品質建立在長期的專業投資,合理的報酬、認知,及悲天憫人的醫療特質才是關鍵。固然不應凡事以投資報酬率看待,但是要求 24小時的隨時付出, 3天5天留院值班,杯水車薪的薪水報酬,還要安撫病人情緒的超凡作法,從今日的年輕醫師選項就可稍微看出端倪。

  「醫病醫心」的觀念,理應仍存於醫病關係才是。給付偏低,為了多看病人,相對的風險高,而病患不滿意度亦相對提升。不信任的醫療,對病患及醫師都是傷害。病患要求過多的檢查,醫師順適的配合所好,並不是醫療專業的展現,反而是財務破產的幫兇。然而,不見衛生單位對病患的醫療教育,基本的 “打針快好 ”,“吃藥預防二次感冒 ”……觀念教育都未改變,如何告知民眾愛惜醫療保險?凡事歸給醫師負責,卻幾乎以給付為誘因。醫師應該拒絕凡事利益思考,公會應該挺身而出,拒作健保財務下的棋子,重新思考醫療資源分配,鼓勵年輕醫師投入各醫療分科,培養使命感,或許如此,台灣醫療還有轉圜的一天。

轉載自 台灣醫界2008, Vol.51,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