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撤出中國,敲響21世紀人權問題警鐘

高雄市議員 趙天麟

  歷史會記得2010年3月23日。全球網路搜尋器龍頭Google公司在這一天正式宣佈基於人道理由,將停止依中國法律進行自我審查,並將中國本土的搜尋全部轉移至香港。這不只是一場商業戰爭,而是突顯當代人權問題與爭議。

  在即將邁入Web 3.0的時代,網路上的使用權已經成為個人權利的重要延伸,而以此管道做所進行的使用行為,也成為當代自由權利的重要客體。但在中國這個極權國家中,人民的思想言論受到管控,網路反而成為中國政府用來監控人權運動者的重要工具,不僅頻頻以駭客攻擊手段入侵人權人士在網路的帳號與信件,企圖掌控其活動與言論,更在2009年立法要求各大網路公司配合提供用戶的個人資料、照片與合約等等。

  中國的理由是「為了防止網路色情」,但這種情形讓人想起17、18世紀、乃至19世紀曾在歐洲實施的書刊審查制度,其高舉之大旗亦多為「杜絕色情」,但事實上卻私下伴隨「政治思想淨空」,清查並扣壓與當權者不合的異議與主張。

  Google撤出中國的事件正好將中國的醜行攤在陽光下,但真正的人權爭議卻才要開始。雖然在Google之後,Godaddy及Network Solutions LLC兩家公司也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但有許多在中國經營的商人或企業如香港商李嘉誠及其旗下的Tom集團、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卻對Google大加韃伐,將商業利益凌駕於人道良心之上,令人隱隱感到不安。

  雖然多數歐洲媒體對中國此種逼迫企業成為侵害人權工具的作法多予批評,而不少歐美企業也多對此感到憂慮與觀望,但在中國龐大市場的誘惑之下,為了維持企業競爭力與生存,包括Google在內的全球各地廠商能有多少人道堅持?又能堅持多久?中國的民權人士如何能在中國對企業所進行的商業利益壓迫下而不被犧牲?以上種種,勢必將成為本世紀重要的人權考驗。

  Google撤出中國的舉動擊發了「商業與人權」戰爭的第一槍,美國國會與行政官員雖然應Godaddy的要求召開了第一次聽證會,但美國政府目前尚未有具體態度與作為,未來會不會由於和中國之間龐大的政治與貿易之間的利害關係而噤口不談,聽任該國企業成為侵害人權的幫兇?或是能基於人權信仰要求中國在此一問題退讓?一樣值得觀察。

  這整件事後續發展將為21世紀的人權進展寫下一個關鍵段落。過去的人權問題多出於統治者對於統治權力的危機感而進行鎮壓、迫害,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經濟利益」卻讓此一問題打破國家疆界,不同國家的政府、企業都有可能主動加入中國的行列成為加害者與幫兇。

  猶記得世界人權宣言的序言中這段話:「發佈這一《世界人權宣言》,作為所有人民和所有國家努力實現的共同標準,以期每一個人和社會機構經常銘念本宣言,努力通過教誨和教育促進對權利和自由的尊重,並通過國家的和國際的漸進措施,使這些權利和自由在各會員國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轄下領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認和遵行。」,如今,是否能透過國際力量的參與,讓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理想進一步實現,或是反而使之倒退,正是我們應該質問與關切之所在。它就像一個指標,一旦各國政府與企業屈服於中國壓力之下,那麼這將形成一個對人權反噬的浪潮,一個人類歷史屈辱的記號。

  我們應該繼續對Google撤出中國的後續變化與效應保持高度關切,同時,也要回過頭來,觀察台灣未來的處境。在台灣,有為數不少的國民黨黨政高官及其親族在中國經商,在Google事件中,這些企業及政府目前仍然保持沉默,或僅僅對Google退出中國市場所可能失去的商業利益表示可惜,令人不禁擔憂,這些人有多少能為了人道立場以及捍衛台灣民主自由價值而放棄個人利益?Google敲響了警鐘,身為世界及台灣公民的我們,要仔細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