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書呆子

在學問中玩耍,尊重個別氣質差異

平鎮市東安國小教師 李莉萍

  小時候,師長告訴過我們要做第一等人:又會讀書又會玩,第二等人是只會讀書不會玩,第三等人是不會讀書只會玩,第四等人是不會讀書也不會玩。師長言此,是激勵我們不要只會死讀書而不知靈活運用,然而,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對於學習努力探討鑽研,以致無心於玩樂,是否就低人一等?請看對世界有貢獻的科學家們:牛頓全心於思考問題,把手錶當成雞蛋來煮,愛因斯坦甚至也因此走路撞到樹,他們的心神都用在科學研究的課題中,沒有多餘的心神,面對紛雜的日常瑣事,這樣的情形在現代會不會被說成「生活白痴」?因為大多數的人並沒有如此高遠的智慧,無法理解這些人所思、所想、所為,於是運用了「書呆子」、「生活白痴」這樣的負面名詞,以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並強調自己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糟糕…。

  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課業學習對資優生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人際關係及情緒管理。也許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跟牛頓、愛因斯坦、甚至許許多的科學家、哲學家都一樣。因為大多數的「常人」無法理解,甚至包容「異於常人」的情形。然而在同儕之中,並不會尊重這些「很會讀書」的同學,他們可能沒有很多的朋友,因為同伴們需要的是可以一起「玩」的人,玩得愈精采愈誇張,就愈能贏得更多的掌聲。所以為了「良好的人際關係」,資優生面臨了比別人更嚴苛的考驗。但一定要是這樣嗎?他們如果不去玩樂,專心在他自己最想研究的課題上,會不會就有可能解決了世界的能源危機?化解國際之間緊張情勢?發展另類哲學思維,解救迷惘人心,成為對世界具有大貢獻的重要人物呢?

  還記得論文口試的那天,口試委員見到我就興奮的說:「你知道你的題目有多有趣嗎?」,並開始對我的研究題目加以深入指導,也提供其它珍貴的觀點。教授對於學問的熱情,讓研究生緊張的心情消失大半,也充分地感受到這些人的快樂與「常人」不同,誰說在學問中玩耍的,不是又會讀書又會玩的第一等人呢?

  這個世界由各種不同氣質的人所組成,每個人的存在必定有其價值,不需要分階級高低,更無需論成就大小,每個人能夠盡己所能發揮所長,貢獻世界,就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