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辯證哲學在世界和平發展中的應用

中華戰略學會 將軍 李啟明

提要:

一、孫子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及「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正義)不戰」的「慎戰」 主張,與「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及「全國、全軍」的和平主張;加上「常與變、戰爭與 和平」的軍事辯證哲學,呈現出他的戰略思想是既指導戰爭,也指導和平。我們要向世界傳播孫子思 想,就要以其辯證哲學為主導的「和平指導」思想傳播之。因為世界各國無論強弱,無不嚮往和平發 展。

二、孫子的辯證哲學,與儒家「群經之首」的《易經》相通。同樣以相對待的正反兩面因素的正反合變 化,用於是非辯證、融合矛盾、化解衝突、和戰抉擇及決策判斷。本文是用於孫子的「和平指導」中 ,以其「因利而制權」的創勢理則,融合正反矛盾以求「合」的目標。

三、中外歷史上,依辯證哲學,運用「因利而制權」創造雙贏方案,獲致和平整合,與和平共存成就的 史例很多,都值得兩岸及世界各國學習。

四、孫子辯證哲學,在現實世界複雜的戰略環境中,仍可從經濟、政治、心理、文化、軍事、外交等各 方面,創造雙贏方案,解決分裂國家之整合及區域整合問題。

 

壹、前言

  本屆中國大陸(廣饒)舉辦孫子國際論壇,主題訂為「孫子兵法在世界的傳播與應用」。如果我們認定《孫子兵法》主要是和平指導的經典,而不完全是戰爭指導的準繩,那麼這一個主題,就是一個非常有號召力的主題。因為當前世界各國無論強弱,已沒有任何國家不嚮往「和平發展」。尤其兩岸人民有誰不希望和平發展?如果我們以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向世界各國傳播中華文化的和平指導經典—《孫子兵法》,一定能為世界各國所接受,並熱烈歡迎。

  只可惜,我們兩岸及外國學者,在研究《孫子兵法》的諸多論文中,仍以戰爭指導為主,並以追求「全勝」為主調,其實「全勝」絕對是戰爭指導的理念與主要著眼,而不是「和平指導」的目的。有人以「不戰而勝」取代「不戰而屈人之兵」,從而認為「不戰而勝」太過理想,在現實狀況中是根本做不到的。其實大家都無視孫子在〈謀攻篇〉所言:「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既然孫子聲明「百戰百勝」不是理想(善之善),我們又怎能產生「不戰而勝」的幻想呢?既言「不戰」何來勝利?遑論用「全勝」當做研究《孫子》的主調!「屈人之兵」也可以用「伐謀」(政治、經濟、心理)及「伐交」(以談判代對抗),不用戰爭取勝,一樣能使對方心甘情願地放棄戰爭,接受我之和平主張,共同創造和諧世界,豈不等於「不戰而屈人之兵」!(其實按孫子原意「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兵」字,應與「兵者,國之大事」之兵,同樣以「戰爭」解之。—作者)

  在「和平發展指導」中,如以談判(伐交)及經濟文化互助交流(伐謀),以謀求雙方的和解,任何一方都不能有追求「全勝」的想法。因為「全勝」就是「全贏」,試想任何一方若獲得「全贏」,另一方必是「全輸」,所以如果各持「全贏」觀念,則任何談判都不可能有交集點。所以「雙贏」或對雙方都有利,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是融合正反兩面矛盾,化解衝突,解決問題的雙贏方案。也就是孫子「因利而制權」消弭戰爭、指導和平的辯證哲學。胡錦濤先生所提的和平發展十六字訣中的「共創雙贏」 是兩岸甚至世界和平發展中的共同語言 ,或共同準則。貴會會長趙將軍給我們中華戰略學會的題字是「共創雙贏」,筆者送給貴會的題詞是:「兩岸和平要發展,對立矛盾先融和;融和矛盾靠雙贏,共創雙贏依辯證;孫子辯證論哲學,中華文化建奇功。」現在就以「孫子辯證哲學在世界和平發展中的應用」為題,從哲學理論上,歷史發展的軌跡上,及政治、外交、經濟、心理、軍事的應用上,來細加申論。

貳、中華文化的辯證哲學

  代表中華文化的古代典籍中,最富有辯證哲學內涵的,一是儒學「群經之首」的《易經》;一是兵學的代表作《孫子兵法》。惟古代兵經,在和戰抉擇與奇正常變方面,莫不來自正宗易理的應用。胡林翼曰:「兵學為儒學之至精」,當指《孫子兵法》與《易經》而言者。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演講中說:「孫子那十三篇兵書,便是解釋當時的戰理,由於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 」孫中山先生所說的軍事哲學,應該就是指辯證哲學或「辯證法」而言。孫子的戰略思維理則,乃集軍事上常用的彼己、奇正、利害、虛實、常變、攻守、和戰、眾寡、分合、主客、迂直……等正反兩面因素之變化,運用在創勢決策之推理判斷中,他的中心論點就是「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因此,其「奇與正、常與變、和與戰」是其辯證哲學的中心論點。正如《易經》以陰(--)陽(—)兩極的正反合變化,從太極(負陰而抱陽的合一)變生兩儀,兩儀變生四相,四相變生八卦,八卦變生六十四卦,又依各卦間之錯綜關係,再變生若干不同卦象。其實各卦都是陰陽兩儀不同的組合變化。如果說「太極」負陰而抱陽,是合、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常」態,那麼其他的是否都算是「變」態呢?其實「易」即是「變易」,日月運行,晝夜更替,春夏秋冬,週而復始,都在不停變易。但「變」也是「生」,惟其不停變易,萬物乃得生生不息,故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我們可以說,一切有規律的變,自然又成為「常」;不規律的變,才是非常之變,天行之變,甚至會導致人類的毀滅。

  蔣中正先生研究孫子的戰爭哲學,提出四大綱目:「生與死、仁與忍、常與變、戰爭與和平。」 四項都是就辯證哲學、相對待的正反兩面因素列舉的。其中「生與死」、「仁與忍」都屬人生哲學,可用於將軍或一般領導者的領導統御方面,不在本文研究範圍內。本文在此特別提出研討的是「常與變」及「戰爭與和平」。茲先研討「常與變」,並從《孫子》與《易經》兩者併同研討。

  孫子的「常與變」,可以涵蓋《孫子兵法》中所有相對待的正反兩面因素。譬如「奇正」,我們可以解為「凡常則為正,變則為奇」;再如「利害」,可謂「趨利避害為常為正,以害為利為變為奇」;「虛實」,「以實為常為正,用虛為變為奇」。「戰爭與和平」,「和平為常為正,戰爭為變為奇」。但在變化運用時,固可「以奇為正,以正為奇」,亦可「因常求變」或「因變從常」。所以「通權達變」永遠是孫子戰略中解決問題的法寶。當正反兩面形成對立矛盾,僵持不下時,必須雙方以「通權達變」的理念,共同創造雙贏方案或雙贏態勢,來融合正反兩面矛盾,化解衝突,解決問題。孫子在〈始計篇〉講到為國家戰略「創勢」時,強調「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此處「因利」二字,學者大多解為「因我之利」或「基於己方的利益,而制定創勢的權謀」。其實孫子基於「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他的創勢理則都有和戰、奇正兩面的意義。基於此,「因我之利」創勢,是不用強調的,試問有那一位將軍創勢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為謀略欺敵的詭道創勢,那就要「因敵之利」,讓敵方覺得對他有利,才能誘敵上彀!如果用於「伐交」談判,那就要「因雙方之利」,使雙方都認為有利,從而使雙方都能接受的談判方案,才能共創雙贏態勢。同時,「因利而制權」是不受時代限制的,尤其是經濟利益。孫子在〈九變篇〉有:「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業是經濟事業,利以經濟利益為主,到現代各國都還在運用。

  其次再談「戰爭與和平」,從古今戰略理念而言,中華文化中,「略」即「計謀」、或「方略」、「經略」,文武百官都要用以指導其政治、軍事、經濟、心理、文化教育或外交,且都包括戰爭與和平、戰時與平時兩方面的作為。所以「略」既指導戰爭也指導和平,反而近代在「略」之上加「戰」字,竟扭曲了「略」的本意 。實際在孫子的戰略理念中,雖多戰爭(用兵)指導,但他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及「慎戰」、「非危不戰」等為「安國全軍」之道,用以消弭戰爭,維護和平。明顯地形成孫子戰略的和平指導理念。

  余秋雨大師在其〈重新認識孫子文化的原始定位〉一文中說:「戰略戰策上,孫子保持了他的思想家的地位,告訴人們戰爭是怎樣發生的,戰爭是國家大事,以安國為本體,思想家的原始出發點是可以肯定的。大家不要以為孫子是一個好戰之人,他並不好戰,他是以他的智慧,判斷再判斷(運用辯證理則),謹慎再謹慎,知道對方的一切,才能確定戰爭要不要(按即「和戰抉擇」問題),因為他太明白戰爭的重要性(關係乎國家與人民的生死存亡),這是他作為一個思想家對於戰爭的定位。這種定位以後,他又用天人合一的思想(辯證哲學),研究了形和勢,是在說戰爭,其實是在說人間的一切大智慧。這種智慧一方面來自天人合一(如同《易經》的太極陰陽合一),另外一點是來自老子的哲學(負陰而抱陽為太極)。 」故戰爭與和平實為陰陽一體之兩面,和平中不忘防止戰爭,戰爭中不忘儘速恢復和平。

  《易經》「乾」代表天,「坤」代表地。乾≡天高而性剛健,剛健主動而好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故引伸之為君為夫、為戰爭。坤 地卑而性柔順,柔順主靜,順天應人,萬物資生,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故引伸之為臣、為妻、為和平。六十四卦,卦卦乾坤配合。「乾」具備「元、亨、利、貞」四德;「坤」也同樣具備此四德。四德是融合兩極矛盾,化解衝突,消弭戰爭,維護和平的不二法門,是辯證哲學的基本要圖。這四德的意義,據〈子夏傳〉說:「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元為始生萬物之德,猶如宗教家的好生之德,是棄戰就和的基本德性。亨即通,通者,交流溝通也,是融合矛盾,化解衝突的主要因素。利者追求人我俱利,亦即孫子「因利而制權」、創造雙贏方案,以融合對立矛盾,追求「合」的辯證哲學。貞者,公正無私,處理人與人、團體與團體或國與國間之矛盾衝突,必須公正無私 。孫、易相通的辯證哲學表解,如附表一。

叁、孫子辯證哲學對和平發展的歷史貢獻

  孫子辯證哲學在西洋歷史的和平發展上,早期雖無顯著成效,但近代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孫子辯證哲學「因利而制權」,因各國的經濟利益,共創雙贏方案,融合對立矛盾,化解仇恨,創立經濟共同體,以歐元取代美元,此種偉大成就,遠超過了中華文化為主的亞洲國家。還有東西德的和平統一,應該也是「因利而制權」,以經濟利益共創雙贏,以融合對立矛盾,達成統一目標唯一例證。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由於中華文化的融合力,亦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上古時期唐堯至虞舜,虞舜至夏禹,俱以德治;堯舜雖居天子位,但凡事均徵詢四方氏族首領意見,主以溝通(伐交),共同決策,公開議定百官,選賢任能,甚至禪讓天子位。處處運用辯證哲學,溝通歧見,融合對立矛盾,獲得雙贏局面。夏禹之後,傳位於啟,使有夏一代由「公天下」成為「家天下」的世襲專制王朝。自此改朝換代使用武力,平亂或抵抗異族侵擾,無不使用武力。但先秦春秋時期,齊桓公用管仲,以尊王攘夷,九會諸侯,一匡天下的大戰略 ,其手段以「和平、伐交」為主,以「伐兵」為輔。所謂「衣裳之會六,兵車之會三」,等於「六次和平(伐交),三次軍事(伐兵)」,伐交當然離不開以談判共創雙贏。齊桓公歿後,晉、楚興起,兩國爭霸百餘年,戰爭不斷。周靈王26年(前546)在宋國向戍提議下,14國諸侯舉行「弭兵之盟」,承認晉、楚兩國為天下共同霸主,大國爭霸才逐漸平息 。

  戰國時期,各國間由於利害衝突,幾無一日無戰爭,在這種戰略環境下,各國為了爭取「國際上」的政治優勢,大多運用「外交」與「結盟」形成「大戰略」。於是產生了「合縱」與「連橫」兩種「大戰略」模式。「合縱」戰略,起於蘇秦,聯合六國以抗秦,即「六國從(縱)合」 。蘇秦即是以巧妙的外交手段,因各國之利,說服六國結盟以抗秦(周顯王37年),蘇秦為縱約長(相當於聯合國秘書長),並相六國。縱約雖因六國互不團結,且受利害矛盾衝突影響,僅持續了1年即告解約,但縱約的嚇阻力量,卻能使秦國不敢東窺崡谷關者凡15年之久。直到周慎靚王4年蘇秦在齊被殺,張儀復出相秦,才運用連橫戰略,對六國分化挑撥利害矛盾,使六國背縱約而事秦 ,終導致秦以「遠交近攻」之略,各個擊滅六國。「合縱」「連橫」都運用了辯證哲學,但前者為融合矛盾,後者為擴大矛盾;惟兩者皆係「因利而制權」。

  西漢初期,強敵游牧民族匈奴崛起,漢高帝劉邦親率32萬大軍(步騎混合)與匈奴冒頓單于42萬騎兵會戰於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激戰七晝夜,不幸敗北。自此匈奴盛氣凌駕農業中國,漢朝乃以和親、餽赠與通關市等經濟措施,一方面因匈奴急需經濟援助之利,另一方面因漢政府「與民休養」,必須和平環境之利,終於創造了漢民族與游牧民族國家,持續和平相處70餘年,成就了漢朝有名的「文景之治」 和平盛世。我們從漢景帝時代的「微笑陶俑」可見當時人民的幸福愉快。但由於匈奴人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終於激起漢武帝大舉征討的雄心壯志。但漢武帝迷信武力,忘了孫子「上兵伐謀(政、經、心戰略)、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略,從元朔2年的「河南地之戰」,到征和3年的「郅居水之戰」,雖有揚威異域的戰績,但亦有國力損耗過鉅,「賦稅既竭,猶不足以奉戰士」之困境 ,迫使漢武帝不得不調整對匈奴之戰略,並下詔罪己,不再對匈奴用兵,恢復了文景時期的和平發展政策。其實匈奴在匈漢戰爭中也相對損耗,可說兩敗俱傷,無力再戰。後來匈奴發展成蒙古民族,雖雄極一時,征服中國,但最後都在中華文化的融合力之下,被和平融合於中華民族的大旗之下。東漢光武帝,接受了漢武帝的失敗教訓,強調「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這就是「柔道治國」的由來,所謂「柔道治國」就是和平治國。班超通西域,屈服50餘國,完全是《易經》與《孫子》辯證哲學「元、亨、利、貞」的運用。元者,和平手段也;亨者交流通達也,班超繼前人兩次「由絕到通」 ,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由絕到通」。利者,以經濟利益(包括輔導生產與通商)達到互利的和平交流目標。貞者,公平、公正調解各國間之紛爭,建立大漢天朝的威信。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久的混亂與分裂時期;此其間,除了西晉曾維持短暫的統一局面外(280-316),其餘時間全是處於割據或對峙狀態。這期間,大致是胡人多頭治國,戰爭頻仍,內政紊亂,社會不安,人民大量流離死亡,耕地荒蕪與經濟蕭條。使中國出現了政治、社會與經濟上的黑暗時期。但這些黑暗與退步,似又不能掩蓋其在胡漢民族互動、調適與融合之過程中,對中華文化朝向多元發展上的璀璨貢獻。因此從另一角度看,400年的魏晉南北朝,雖為中國國家陷於最大分裂的時代,但卻是中華民族大融合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 。這期間,胡人入主北中國,政權最久的是鮮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達1個半世紀之久。其成功因素雖多,但最重要的應該是他推行漢化最積極徹底的部落民族。在生活型態、統治方式、社會文化等方面,努力朝向農業中國、中華文化方向調適。孝文帝頒「均田令」,遷都洛陽(舊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革衣服之制,禁胡語於朝,行周禮制度,用魏晉官制,改拓跋為元姓;戰略上南攻北守,捨胡就漢,一心一意兼併南朝,統一中國。她可以說是領導五胡十六國融合於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重要政權。

  五代與兩宋時期,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對遼國的「和平協議」—「澶淵之盟」 。緣宋真宗咸平年間(998-1003)遼軍多次犯境,屢敗宋軍。景德元年(1004)閏9月,遼承天太后與聖宗又親率大軍,號稱20萬,長驅南下,到達黃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北濮陽)城下,距離宋朝京師開封僅一河之隔。宋廷大驚,竟有遷都之議,最後由宰相寇準力請真宗御駕澶州第一線,才穩住局勢 。但真宗不敢與遼軍決戰,而又急欲遼軍撤兵的預期心理下,於12月初與遼朝達成和議;和議協定中,宋答應每年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並以「誓書」規定雙方沿邊州軍各守疆界,不得創建城堡,改易河道;兩國又約定為兄弟,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遼聖宗為弟,遼太后為叔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這一條互不侵犯盟約,竟在宋遼之間,維持了110年之久的和平共處局面。雖然其間不免仍存有些許邊境小磨擦,甚至遼國曾乘宋夏交戰,要脅宋增歲納至絹30萬匹,銀20萬兩,但仍不失為世界上維持最久的和平協議。其和議條件就是因雙方之利,遼獲得經濟之利,宋獲和平之利,共創雙贏局面。這對長期積弱不振的宋朝而言,可謂意義重大 。

肆、孫子辯證哲學在現實世界戰略環境中的應用

  從上節歷史上的和平發展中,對孫子辯證哲學的運用狀況觀察,或許有人認為古代的運用不能移到現實世界複雜的戰略環境中實用。但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整合及東西德的和平統一而言,他們能把10多個世紀以來誓不兩立的對立矛盾國家,及政治意識完全不同的兩個分裂國家,整合在一體,的確是現實世界活生生的成功例證。無論歐洲及中國古代的和平發展成功史例,都是運用孫子「因利而制權」的辯證理則,因雙方之利(經濟利益為主),共創雙贏方案以融合矛盾,而獲得成功。本節擬就現代分裂國家的和平統一及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對孫子辯證哲學的應用,略抒管見。

一、「共創雙贏」的廣泛運用
  「共創雙贏」是實踐孫子辯證哲學,融合對立矛盾,化解衝突,走向和平發展,最重要的一步。孫子 「伐謀」「伐交」以創造雙贏態勢的手段,主要以「伐交」(談判),運用「因利而制權」的雙贏理 則,在談判桌上,共同創造出兩造雙方都有利,都能接受的雙贏方案。筆者曾以〈孫子戰略與兩岸共 創雙贏議題〉為文 ,專論共創雙贏。最重要的是雙方認識彼己之利害關係,互相認知、互相體諒、 互相讓步。兩岸間,從2008年6月迄今之一切談判所產生的雙贏方案,全世界有目共睹,其成效堪可 為世界各分裂國家之示範。

二、經濟上的雙贏
  依孫子「因利而制權」,以經濟的互利互惠來因雙方之利,是最現實、最能與全民福祇相結合,也最 容易邀得全民認同的雙贏方案。這就是為什麼兩岸交流,經濟為先的道理。擴而言之,世界各區域整 合也自然以經濟整合為優先,因為這才是與全民利害有關的「民生問題」。

三、政治上的雙贏
  就分裂國家的整合而言,政治這一項是最困難的,一方面不同的政治意識難以調和;二方面政治權力 之爭最難解決;三方面不同民族的統合困難。所以分裂國家之整合,通常把最困難的政治談判置於最 後。而區域整合,通常只限於經濟、金融整合,不談政治。不過兩岸之間同文、同種、同民族,上述 第三項應無問題;惟第一、二項仍甚難找到雙贏方案。事實上南北韓的問題也像兩岸一樣。兩岸當前 係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種「戰略模糊」,邀得雙方同意,暫代政治上「雙贏」方案,以促成 兩岸順利坐上談判桌,以推動交流合作為主旨。將來兩岸若能談判建立「中華邦聯」式的一個中國, 兩岸各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三民主義」為「兩制」之基礎,或許會成為對雙方都有利,雙 方都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政治雙贏方案。

四、文化上的雙贏
  兩岸都崇尚中華文化,前節談到歷史上中華文化同化異族,最後都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這種融合 力量,正是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說的民族是天然力造成的,包括血統、生活、宗教、語言和風俗習慣等 五大要素。這五大要素中,除血統外,其他都是民族文化。所以加強文化交流,就能自然促成民族的 融合,逐漸導致國家的統一,這也就形成文化上的雙贏方案。

五、軍事上的雙贏
  雙方軍事交流,旨在促成軍事互信機制及和平協議之簽訂,這些過程可能都需與政治談判同時進行。 因為政治上若不能互信,軍事上追求互信,豈非緣木求魚?不簽訂這些文件,就不能片面宣布解除敵 對狀態。在此之前簽訂政治、經濟合作協議也是沒有保障的;所以軍事上的雙贏,是政治、經濟雙贏 的保障。目前兩岸退伍軍人已在做軍事學術交流,但只限於學術理論上的討論,距離簽訂軍事互信機 制及和平協議尚遠;原因就在政治上尚未達到雙贏的標準。軍事服從政治,軍方不能獨立於政治之外 。

六、外交上的雙贏
  外交是政治的延長,政治未達雙贏,外交上自無雙贏的可能。目前兩岸的「外交休兵」,都不過是兩 岸和平發展所作的權宜措施。純就外交而言,分裂國家南北韓、東西德,都能平等辦外交。東西德未 統一前,雙方都以外交的同等地位,分別加入了聯合國,各自進行其外交工作,但並未影響其和平統 一。南北韓也各以同等外交地位加入了聯合國,將來雙方能否以平等地位和平統一,就看能否共創雙 贏而定。但南北韓的交流溝通,卻遠不及兩岸的交流成效,這證明中華文化(包括《孫子》及《易經 》的辯證哲學),逺優於朝鮮文化之故。

伍、結論

  我們要向世界傳播孫子思想,必以中華文化孕育出來的孫子辯證哲學主導下的「和平指導」,而不是「戰爭指導」思想。本文從《孫子》與《易經》的辯證哲學理論上,中外歷史上,探索孫子辯證哲學,運用「因利而制權」的創勢理則,創造雙方或多方都有利的雙贏方案,來解決世界各分裂國家、敵對國家及區域的整合問題,從而帶動世界的和平發展,及從經濟、政治、心理文化、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創造雙贏方案,解決兩岸整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