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改變什麼?

萬能科技大學學生 李庭瑋
  二十一世紀初,科技出現新發展;氣候出現前所未有的高溫,人們對世界末日產生即將到來的惶恐,人類面臨生存浩劫,如何因應以對?

  地球的災難始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始自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強取豪奪,為求取大量又有效率的生產力,砍伐樹林、排放廢氣、大量開挖石油、天然氣和煤礦等能源、甚至製造戰爭,一切作為都對自然環境與生物棲息地造成重大威脅。然而人類依舊不滿,運用上天賜予的智慧,以造福人群為藉口,利用科學研發大量的有害物質和軍事武器(可憐的愛因斯坦),只為了讓自己更可以『便利』、『更加便利』、『更加更加的便利』、『活得更有意義』、『鈔票多到口袋都塞不下』、和『享受人生』等。

  種種行徑對於大自然物資的加以濫取、濫殺生命、破壞生態,引發戰爭和奪取他人土地,對於某些大國而言,竟是存在的意義,對於外在環境的惡化完全忽視。於是,這一直被人類自身欲望與揮霍所造就的業力漸漸擴大,再也無法承受我們所做所為的大地之母,在這個世紀開始反撲。

  不知從何時開始,海水變酸了,冰川瀑布消失了,珊瑚礁白化了,臭氧層破洞了,仰賴的淡水少了,應該茂盛的森林消失了,不該融化的冰山崩潰了,不會下雪的地區大雪紛飛,不曾乾旱的地區出現了沙漠和森林大火,雨水變得又酸又有侵蝕性,大地覆著一層灰,和成千上萬無法分解的塑膠袋等毒素汙染,這不僅發生在一個地方,而是全國、全世界都在發生著!

  因為人類而造就的全球溫室效應,熱浪、海嘯、颱風、地震、暴風雪、土石流、龍捲風、沙塵暴、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沙漠乾旱化、過度乾燥而引發的森林大火和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等頻率越變越多,災害逐漸擴及全球,許多歷史遺跡淹沒於海水中,某些地區變得無法居住,低窪地區、近海國家和小島國家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迫遷移他鄉。但最麻煩的更是人類本身,也就是爆炸性的人口成長!

  幾個世紀以來,全球人口飛快性地上升;導致糧食開始缺乏,貧富差距漸漸變大;公德心開始缺乏,走到哪裡垃圾就隨手丟,傳染疾病細菌病毒不斷變種,放火焚燒東西的次數逐年上升(當然,縱火狂也算在內),氣候的變化越演越劇烈,四季中的秋天將成為歷史,每年有大量的人活活熱死或凍死,生物的多樣豐富性因為過度濫捕而逐漸減少,大量的蜜蜂消失了,北極熊開始吃同夥,化學輻射物質等外來汙染使得生態食物鏈遭殃,而這些食物鏈的終點,終將還諸於身為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身上,我們就是帶起這一連串活動的主辦人。

  面對這如同災難、噩夢般的一切,眼看著自己能站立的大地逐漸被海水淹沒,人們憂心的意識到;如果這些行為持續下去,暖化的問題會日漸惡化,沒過幾年世界就會毀於一旦。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產生的問題就由自己來解決;而還是幼兒、小孩和青少年等年輕的一代被賜予重大使命-處理自己老祖先們造下的禍害,並想辦法改寫人類喜好破壞的歷史,以免人類的名聲遭到撻伐。

  那麼,身為未完全大人的我們能做些什麼?我們可以隨時關不必要的燈,不浪費衛生紙,少用塑膠袋和過度包裝的物品;多使用被回收且可再重複使用的物品、省水電設備,冷氣不要開太多或太久;多走路、騎腳踏車、搭計程車、公共巴士和火車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如果再有錢一點的,連輪船或飛機都可以派上用場,只要不是私人的就行,但千萬別隨便來個星際旅行而發射火箭,那不只空氣汙染也在消費你的錢。

  除此之外,綠色革命、綠色設計和綠色能源等回收再生循環的事物也在這個世紀初相繼出現,如爭議性最大的核能發電(據說)、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地熱發電、太陽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和生質能發電,運用替代能源來止住暖化的加速,並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到溫室氣候下降。

  少吃加工過的食品,但基因改良的蔬果能有效防止蛀蟲的侵害,省下噴灑農藥的風險;或直接吃非基因改良和不噴灑農藥的也行,只要你不在意那滿是坑洞的外觀就好。每年拼創意的公益廣告呼籲大眾盡早良心發現、藝人與保育團體攜手做全球連署以拯救瀕臨滅亡的生命,一直到最近被發明出來的電子紙,能取代砍樹做來的影印紙,結合創意設計美學的微建築和綠色建築在傳統建築物中脫穎而出...許多環保商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不僅代表著道德觀的改變,也代表人們想幫助大地之母的愛心有了突破。

  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前往目標的路上總是困難重重。每年有關暖化的議題依舊無法完全解決,陰謀論永遠不斷被提出;許多大國常拿著政治手段威嚇小國,更誇張的是,有些國家深信只要小國犧牲(人口減少)便能成就大全,以及經濟、政治、種族、人權和糧食等引發的地區性大小暴動每日上演著,不惜讓飛彈和核武都出動,如果連上述的都解決不了,全球暖化問題又如何能有獲得解決的一天?

  我們身處二十一世紀,一個越來越炎熱的時代;人們惶恐求自保的時代,也是人類還能挽救地球上所有一切的關鍵時代。但人心終究為最主要的根本,我們唯一能彌補過錯的辦法,就是減少人與人的紛爭與相互理解,這麼一來,全世界便可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地球的氣候暖化程度將會減少,大自然將願意繼續與人類共同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