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個人隱私權的保護

益福科技 資深經理 陳曄賢

  在網路上談隱私權,或許會有很多人覺得是多餘的,在網路上本來就沒有甚麼隱私可言。然而隱私權是一種不受干擾的權利,旨在保護個人的相關資訊、個人的心情與感受不受侵犯。但是,網路本身是自由的,沒有界限的,是公開與分享的,所以當我們在使用網路時,其實已經將自己的資訊、使用行為、行蹤等等,在已知或不知情的情況下洩漏出去,暴露在公開的網路上,形成對隱私權保護的一個難題。

  那是不是這樣就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呢?保障網路隱私權,也算是一種保障人權,如何在享受網路的自由、公開分享與便利等特質的同時,還能保護我們的隱私,不受到干擾,或是某種程度的騷擾,這是可以且需要依靠使用者和網站雙方面的配合與努力的。個人既然知道在網路上會公開資訊,留下資料,或是被紀錄各種使用行為或行蹤,而這些是有被其他人獲知或是利用的可能性,那麼我們可以:

  1) 自己在使用網路的同時,就必須留意哪些資料可以留在網路上或可以公開,哪些不可以,要認知就算網路有提供密碼保護,其實也是不可靠的,例如很多影像分享網站,被破解而流出個人私密照的新聞也時有所聞。

  2) 在網路上的使用行為或行蹤,是可能被記錄的,那麼有些來路不明的網站,或是認為不可靠的網站,就不要隨便去瀏覽,把這種洩露使用行為或行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 在網路上交易行為,或者有關網路金融方面的操作,就更得注意是否是安全的或可信賴的網站,這點是網站本身要努力的,積極去取得使用者的信任。例如在加入某些信賴網路的認證,使用安全性較高的資料傳輸方式,或者運用各種密碼輸入或取得方式,避開被直接或間接竊取重要資料的可能性。

  4) 多充實網路的常識,了解最新的動向,相關保護隱私的方式,或是一些真實的新聞案例,避免被刻意的誤導。使用假身分,也是一種變通的方式,可以在不需要揭露真實身分的情況下,適度的保護自己並且避免資料外洩。與陌生人互動,也以小心謹慎為原則,不輕易公開自己的資訊。

  但是,只要是在公開的網路上,就是有被窺探的可能性,在網路上保有完全的隱私,似乎是不太可能。知名的網站Facebook創辦人,就曾經公開表示在網路上隱私權是一種過時的東西,在網路公開自己的隱私反而是未來的趨勢。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太過頭了,過與不及都不好,充分了解在網路上存在的隱私權問題,自己拿捏可以公開的尺度,避開可能有危險的行為,對重要資訊加以最嚴格的保護,個人私密資料則避免放上網路...等,因為明白所以就有能力判斷,只要掌握這些原則,則應可以對個人的網路隱私權做到最大程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