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社會責任

豐尚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黃清華

  經常聽見企業主苦訴現在的年輕人,每個人似乎都是草莓族、水蜜桃族,常經不起壓力,還沒付出就想要薪水比誰多,稍一不高興就想要離職,有時連薪資也不要,現在心情不爽隔天馬上走人,一上班就想著下班,任何事情的反應都怨聲載道,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非不得已的選擇,像是被逼迫似的。毫不尊重自己的工作,更談不上敬業精神,工作應有的積極、熱誠、專業態度跟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樣的的狀況算是個普遍現象,不要太過苛責,因為這是個社會問題,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從家庭教育,就開始偏差。

  回想過去5、60年代,大部份的小孩都在下課後除了做功課,其他時間都是幫家裡做家事、農事、家庭代工、或附近工廠打工等...,幾乎每個同學都是這樣的,大人們都會說:「有做三餐才有得吃,沒做就沒得吃」,受了點苦,大人就會說:「都是自己的問題,賺人家的錢要忍耐一點,咬個牙根一下子就過去了,有工作就不錯了」。從小就覺得幫忙做事、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從小學至高中大部分是這樣走過來的,從小建立一個爾後職場上非常重要的概念。要收穫必須要先付出,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工作是天經地義的事,能工作就是一種幸福。

  而現在的家庭教育普遍現象是,孩子你就好好讀書、學好各項才藝,其他的就不重要了。物質上要什麼就有什麼,平白無故的就有人送一堆禮物,不需任何的付出就有了。家長們捨不得孩子做家事、打工,孩提時更少受過磨練及挫折。時下的家庭教育是一種文憑教育,一切都以取得高學歷為標竿,就連學校也都是如此。

  其實學齡時期更重要的是,"挫折經驗教育",最欠缺是少有經過挫折,一個孩子受到了挫折,是理所當然的,重點是如何去面對它、解決它 而非討厭他逃避它,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只要正確的引導,在孩童的心靈意識裡,挫折中才能成長茁壯,如嬰兒學走路,不也是跌跌撞撞中才慢慢跨步走路的嗎?一棵樹不也是經過大風大雨的摧殘,才能長成大樹的嗎?每個生命都有它生存的能力,過度保護或溺愛小孩,反而剝奪了學齡時期應受的挫折教育的機會。而挫折教育是步入社會最重要的資產。現在的社會價值觀改變一切向金錢、地位看起,有了金錢就萬能,沒錢就萬萬不能,媒體資訊都在告訴我們如何花錢,鮮少報導職場上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人一生中有2/3強的時間在工作,也就是約有20年的學習,是在準備下個60年,工作對人的一生太重要了,但是過去所學習的大都是知識的累積,對於工作上應有的認識與工作態度以及會面臨的問題等...,鮮少有這方面的學習,以至於現在上班族最匱乏的,熱誠、責任、榮譽、韌性等...,這些心理層面的養成,才是生存的原動力,你所學的所有知識、專業若沒了這些原動力,生產力絕對是非常差的,生命會因而失去活力,也就無法"生活"下去了。

  一天當中扣掉睡覺的時間,一大半時間都在上班,也等於大半的人生是在上班中度過,人是無法脫離工作而生活,因為工作是為了生活,生活需要工作,也就是生活其實就是工作,工作等於生活,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當你體會到生活就是工作,人就會安份於工作,並對自己負責;因此你要怎麼樣的生活,就是要怎麼樣的工作。

  企業是靠人組成,有人才能生存成長,一個人將大部份的生命貢獻給工作,經營者要認真的看待每個員工,除了生產力、專業力,他還有更多的地方要學習,職場再學習,從企業本身是直接且立即的。這些能力不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從心出發,學習認識自己,了解生命,工作的意義、環保、心靈...等。常聽人在抱怨,現在社會是多麼地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種種...。而這難道不是每個人的責任嗎?企業不要就只關心經營績效。每個企業主若能花些心思在每個員工上,如何提升他們的內在能力(包括企業主本身),這股力量影響是非常大的,我相信這個社會會更祥和進步,而您的企業也必定能有更好的績效,更穩定的人事。這也是企業管理重要的一環 ,也是企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