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實」的溝通

桃園縣上田國小校長 鄭詩釧

有一個秀才買薪的寓言故事:

  一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柴挑到秀才前面。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還是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乾的,裏頭卻是濕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就挑著木柴走了。

  在這個故事裡,秀才的話本身無可厚非,然而在賣柴人面前,他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溝通方式,其結果就是溝通失效:賣柴人以為秀才不會買。為什麼如此?因為他沒有認識到溝通情境的「真實」(reality)。

  在日常的組織生活環境中,我們是不是也經常碰到這種未認清真實、造成彼此誤解而喪失彼此信賴的合作關係與機會呢?因此,如何認識溝通情境中的真實,改善溝通關係、促進溝通效能,成為溝通管理的要務:

  首先,是要了解人性,明白每個人都是具個別差異的主體,所以就有認知與價值觀上的差異。人們往往在做出各種判斷或選擇的時候常有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當一件事情留給人的印象是「正面的」「好的」時,人們就會以「正面的」、「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如果這件事情被歸於「負面的」、「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負面的」、「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這件事情的身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hallo effect)。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有一位留學生初到美國不久,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走著走著,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這位留學生不禁又想到:「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失業補助金過日。」這就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成見、價值觀作祟的結果。

  其次,面對溝通情境,要先問的是,對於彼此表達的意思或觀點的認識與了解程度如何?因為,我們所看到的真實,可能並不是真實本身,而是根據我們用來觀察與探索它的方式所呈現的面貌。哥本哈根學派的物理學家海森堡(Heisenberg),在他《物理學與哲學》一書中,提出這個觀點,也就是說,每個人看見的「真實」,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呈現的面貌,所以每個人的看見,並不一定是一樣的。因此,在要誠實的訴說你看到的真實以前,必須要與你想訴說的對象,不管是對個人或團體,都必須做一件事:共同理解。讓每個人先從自己的觀點,談談對所要訴說主題所看見的「真實」,讓對方與自己有更相同的認識之後,才能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對話。

  再者,一種真實的溝通,在於促使對方具有尊榮感的溝通方式。心理學家維吉尼亞‧沙提爾(Virginia Satir)說:「人人都需要覺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因為有了這種感覺,才能肯定活下去。」所以,如果你的溝通意圖是以下判斷的態度、或是以削減對方力量的時候,就很容易遭到防衛與抵抗,甚至會遭到報復與攻擊。 所以,在陳述真實的方向上,必須調整自己的溝通的方式,先探詢自己發現的「真實」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或先明白自己陳述這個觀點或意見,所要導引的方向或目的。其次與對方在這些意義與價值、方向或目的上,尋求交集與建立共同的認識。

  再則,在真實的溝通情境中,讓彼此雙方可以體認到溝通的意義和價值,會強化、激勵出他們對生活與工作的熱情和興趣。有兩個石匠,其中一個石匠,只是?了打石頭而打石頭,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因而感到打石頭的工作苦不堪言,整天愁眉苦臉,疲憊萬分;相反,另一個石匠知道所打的石頭是要用到一個大教堂的建築上去,不僅沒有感到勞苦,而且一直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熱情,他?自己能參與這樣一個偉大工程而感到自豪。溝通工作亦是如此,認識真實便會激發出真誠、熱情與興致,讓溝通工作體現出更多意義與價值,效果會非常驚人!

  最後,溝通做為一種生活哲學、溝通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目的,真實性溝通成為我們建立信賴與維持合作關係之所在。創造真實性溝通環境的積極意義在於凝聚一體感,讓溝通的彼此雙方成就一種「共通感」(sense of congruence),一起面對「真實」的挑戰。有了此一共通感,意味著「我們」是相互接納、彼此認同的「命運共同體」了。

  面對真實、理解真實、探索真實、認識真實,方是有效溝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