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綠色飲食 減輕地球負擔

吉德堡安親班馬賽分校班主任 林素嬌

  台灣「家家戶戶廚餘回收」已行之有年,不但減少許多垃圾量,更製造出經濟效益,曾吸引澳門、香港、日本等許多國家來觀摩學習,這可說是台灣 『環保之光』。

  廚餘和一般垃圾不同,容易腐敗,產生臭味,造成家庭困擾。這些特性導致廚餘不能使用掩埋與焚燒的方式處理,因華人飲食習慣湯水含量高 ,會使焚化效果不好,廚餘中的鹽份(氯化鈉),會在燃燒時產生戴奧辛,造成空氣、水源及土壤污染;掩埋場不僅土地有限,被掩埋的廚餘也會發出臭味及滲出液體,所以將廚餘回收再利用,確實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廚餘回收後去哪裡了呢?可食用的廚餘,例如剩菜、剩飯和果皮 可送到養豬場,經過一小時高溫蒸煮,徹底殺菌後,就成為豬隻最可口的飼料。無法再食用的廚餘,例如骨頭、枯枝落葉或已腐敗酸臭的食物,這類廚餘會送到堆肥工廠,經過瀝乾水份,加上木屑、米糠等材料後;在適合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微生物會分解廚餘中的有機成分,就能夠化身成為對土地零污染的有機肥料。

  台灣廚餘回收是難得一見的綠色經驗,各縣市也將廚餘回收後的成果,廣泛利用,例如把廚餘加工製成飼料,養出肉質結實鮮美的雞隻,或自製廚餘堆肥,種植櫻花樹,每到櫻花季,吸引許多遊客前往賞櫻;更將天然堆肥栽種果樹,果實碩大、喜悅豐收。

  此外,綠色飲食觀念也很重要,提醒我們養成吃多少煮多少,外食者吃多少點多少,不浪費食物,廚餘減量、廚餘回收、減少製造垃圾、友愛環境,努力做到綠色飲食,才能根本愛地球。節能減碳不能只是口號,更要身體力行,為了美好的未來,人人都應該為地球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