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髮業可以做到的社會責任

家庭主婦 龐淑芳

  我從事美髮工作有兩個恩人,16歲在台北的老闆包括做人及技術的啟蒙,當完兵後台南的老闆也是現任總裁,不只在技術求新求變,尤其做人觀念也非常棒,影響我的學習過程。一直到現在我仍秉持著這原則,對待同仁如自己的弟妹兒女對待,要有耐性,該處罰就處罰,該包容就包容。

  台灣目前走上世界軌道,都是講求非常短暫的效率,短暫的效率它有好處,它也解決了許多學習的困境,去除了很多美髮這行業沒用到的技術,學的叫做流行技術,它比較單一化,或許在三個月或半年就可以養成到世面一般流行的技術水平,但深入一點其他的文化,其他的特色都沒有學到。如果小朋友換環境,他的抗壓度以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都缺乏了,缺乏一種深層的熱情及互動,比較能夠想到目前兩三年的財富擁有數,比較沒有計畫看到五年之後十年之後及二十年之後的遠景。以前跟現在比較起來,有好有壞,全看經營者如何帶領。

  我們也有跟高職學校建教,學校注重理論是比較書面化的,職場需要課程學習及現場實際的磨練。高職學生是16到19歲,這個年齡層的習性對社會的人性,似懂非懂,尤其會讀高職建教的,大部份家庭環境背景都是屬於弱勢或有問題的,單親占三分之一以上。一些觀念會偏蠻多的,是屬於很容易誤入歧途的一群,本身小朋友行為思為偏了一點,我們會給他鼓勵,給他機會。這裡的管教、學校的力量以及職場的規矩力量,以及團體的力量,幫助這些小朋友做好技術的輔導,責任的輔導。年青人下班後私底下會飆車,沉迷夜店,我們要盡量找事情讓他做,加強技術性要求,縮短他夜間空閒的時間,讓他以前的習性有所發洩及改正,可以穩定社會的基礎,減少社會很多的負面現象,讓家庭父母親得到安心,不會在外面遊蕩。男性同仁要重責任性,男性的基本責任,成家立業也需要這種感覺。女性新進同仁做到關懷,有些內向的剛到新環境甚至上廁所不敢問,父母問也不想講,我們要瞭解她的心境感受。2到 3年後有的做的非常棒,甚至做到幹部級。我們用心帶動這行業並兼具社會的責任,給予技術輔導及責任的輔導,讓其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最起碼不為成為社會的一個包袱,這是我們所期許及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