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可以成為新移民的貴人~復興國小推動新移民教育作法

台北縣復興國小校長 石玉森
一、新住民的需求
  台北縣復興國小附設補校九十四學年度共開設八個班級,其中新移民的學生人數有157位,雖然僅有一百多位,但是在中和市16所國中小學當中,卻是就學人數最多的學校;根據台北縣終身教育中心的統計,中和市國中小學補校新移民就讀的人數有580人,本校即佔了27%。不過,就整個中和市來看,新移民人數至94年10月已達到7895人,但是進到學校就學的人數,僅佔整個新住民總人數的7.25%左右,不到一成的比例,有偏低的現象。
  根據筆者民國93年針對台北縣新移民學習需求的訪談調查,新移民進入台灣之後,最想要得到協助的前兩項優先需求是:有立即的輔導機制,和能夠有學習語言的機會,前者的需求是希望儘快克服陌生環境的孤單與恐慌,後者則是融入台灣社會生活,成為臺灣人民一份子的重要關鍵。
  現況而言,對於新移民的輔導機制,各級政府均定有一套新移民輔導的方案,包括識字的學習、文化的調適、婚姻的關係、就業的輔導等措施,但是除非能加以務實的落實,不流為口號化,不流於形式化,尤其,對於入境第一黃金時間,應有嚴密的管理與輔導,否則面對日益增加的新住民,很難有效給予充分的協助;因此,當大量的人員進入台灣之後,適應的問題、夫妻的問題、經濟的問題、子女教育的問題等等便一一浮現,衍生許多家庭與社會的問題,商業週刊的封面故事(2005,917期,頁83):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就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和社會問題的例子,內容述說因婚姻失敗及因家庭貧困,不得已跨海將孩子帶回越南娘家寄親,孩子卻又受限於國籍因素而無法就學的故事,讀來令人不忍。
  在提供新移民就學方面,以臺北縣中和市為例,仍然有高達九成左右超過七千多人的新移民未能進入學校就學,分析其原因,大抵是經濟和小孩的因素居多,他們白天必須工作貼補家用,晚上則要忙於照顧小孩,照顧生病的公婆,甚至加班工作,確實難以分身就學;也有些是因為家人不支持,怕他們學壞,或因考慮安全問題,禁止晚上外出;另一方面,由於學校本身未能作好宣傳行銷,以致讓許多人因而錯失就學機會的亦不在少數,殊為可惜。另外,在非都市型地區的小型學校,仍然有許多學校未設置補習學校,或未重視新住民領域的協助,更阻礙新移民進修的機會。
二、學校是新移民的貴人
  面對目前日趨增多的新移民及其子女,筆者以為,學校可以發揮更大的社會教育功能,成為新移民的重要貴人:
  就學習者的層面看,因為學校就在社區內,就學便利,有良好的學習空間和設備,有熱心優質的師資,同時,學校形象好,最受社區民眾的信賴,家人比較放心讓新移民進到學校裡頭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學校應是新移民學習的最佳場所,另外,從學校的角度看,面對終身學習時代的來臨,學校有必要調整身段,放開視野,把教育的對象由學童延伸到成人的領域,扮演社區學習中心的角色,提供社區民眾有參與學習的機會。是以,筆者以為,學校有優質的條件可以扮演協助新住民的角色,只要願意,它可以彌補政府關照的不足,它可以成為新移民的重要貴人。
三、復興國小的作法
  基於學校可以成為新移民的貴人這一理念,復興國小從「補校轉型、共學策略、組織志工團」等三個面向來協助新住民:
(一)補校轉型
  補校原來的功能在提供失學民眾的識字教育,隨著文盲人口的減少並符應新移民的增加,復興國小自九十一學年度起,將補校的功能由原來的本國失學民眾轉型為以新移民為主要對象,分為專班及混合班,專班全部為新移民學生;混合班則由新移民和本國民眾組成,除了加強中文識字教育外,還安排生活適應的課程,專班的優點是,學生同值性高,教學進度可以加快加廣;混合班因有本國民眾的同儕學習,可以學到很多的生活經驗。
  我們發現新移民的學習意願高,認真積極,吸收很快,初到學校時,會有些緊張靦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後,就能夠展現他們的自信和樂觀。事實上,新移民們都很珍惜現在的生活,他們更有一份深深的期待:認識中文,能教育子女、找一份工作,將來好改善生活,出人頭地,這時,補校的學習機會就成了他們深切的依靠。
(二)共學策略
  隨著子女進入小學階段者增多,在推動親職教育方面,對於新移民父母的協助,我們認為親子共學是一項「一兼二顧」的良好策略。目前就讀復興的新移民子女共有一百人,大都集中在中低年級,因此,我們利用假期和下午學生未排課期間,發展以親子共學為主軸的學習活動;透過和機構及民間團體合作的模式推動親子共學,其中,和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合作辦理親子繪本共讀,和光寶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動國際家庭共學,均獲得參與者很大的回響。
  這兩項的共學活動,主要是繪本的閱讀和親子一起參加活動,閱讀教材有《星月》、《家庭大不同》、《Guji─Guji》、《我的媽媽真麻煩》等,活動內容包括風俗民情、戲偶製作;繪畫、摺紙、玩紙黏土、做點心等,課程豐富而多元。
  根據本校輔導處的觀察分析,經過共學之後的親子表現均較參加前良好,包括注音符號的運用更加熟習、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專注力時間加長、有較佳的主動創作等行為表現,這說明了推動共學活動有了良好的績效。
  未來,親子共學活動將結合學校所推動的「閱讀百分百方案」持續進行,相信共學的結果將更增進親子的良好互動關係,也是提升新移民學習能力的另一扇窗。
(三)組織志工
  一般民眾,提到新移民,大都會出現一個制式化的圖像:他們來自落後的國家地區,生活較貧困、教育程度不高、知識水準較低等負面的評價,這些評價的背後,多少反映著國人自我優越感的心態。
  實際上,以復興國小現況為例,進到補校就讀的新移民學生,或者已為人父母的家長當中,有為數不少的人,已在原生地受完高中或大學的教育,他們的學習能力好,表現出色,且有不錯的專長。此外,也有一部分人,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學習慾強,個性積極,充滿熱情,反應靈敏。筆者參與推動社區成人教育多年,一直深信「將相本無種,是否給他機會而已」的道理,無論任何人,只要有了學習發展的空間,就能夠進步,就有機會改頭換面,小卒也能變英雄。
  是以,筆者心想,如將這些新移民們組成一個團隊,給予適當的培訓,讓他們有機會由「被協助者」的角色轉換成「協助者」的角色,透過角色的轉換,是否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發揮他們的潛能?是否可以帶給學童們更寬廣的多元文化觀?同時,是否也可以藉此改變國人對新移民的僵化概念?而就學習層面而言,是否可以作為一種典範的學習模式?於是,新住民志工團便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於九十四年十一月正式成立。
  志工團有十五位志工參加,他們把志工團取名叫「國際志工團」,有多元參與的意涵。我們對國際志工團的定位和功能做如下的構思:
1、國際志工團是服務性的組織: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針對學區的新住民的朋友們,由學校成立「新移民諮詢中心」,中心的任務是親師聯絡、問題諮詢和家庭訪查。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協助新移民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聯絡,提供新進新移民的諮詢工作,同時,深入社區,訪查家庭,協助解決問題,發揮母雞帶小雞的功能。
2、國際志工團是成長的夥伴:由學校提供學習的平台,團體運作過程中,開設各種成長活動,或透過同儕學習分享,讓參與的新移民從做中學,不斷自我成長。
3、國際志工團也是多元文化的指導者:經由有計畫的培訓,讓志工晨間進到教室講解多元文化的故事,或擔任多元文化週的講師,扮演教學者的角色。
   志工團的成立是本校推動新移民補習教育及共學後的另一項嘗試,志工團於九十五年二月開始進行培訓工作,預計五月份結訓後即展開各項的行動方案;本校是臺北縣第一所成立新移民志工團的學校,具有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期盼有更多的學校願意一起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