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後原來是向前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義工 繆筑筠

  2009年1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離島博奕條款》,台灣各離島經公民投票,有效票數達1/2以上,可開放國際觀光旅館附設觀光博弈業,並排除適用刑法賭博罪章之規定。之後各離島莫不摩拳擦掌,懷抱一夜致富的美夢。同年9月26日,首次博奕公投案在澎湖登場,最後公投失敗;全縣共計73,651名投票權人,贊成13,397票,反對17,359票,總投票率約四成二。眼看澎湖失敗例子在前,適逢全球金融海嘯浪潮襲捲,其他離島雖心癢難耐,卻因為投資者採取保守觀望態度,遂動作趨緩,其中也包括我的家鄉──烈嶼,大家俗稱的小金門。

  小金門是一個走路太遠、開車太近、景點太少、和大金門同質性太高的島嶼,導致觀光團只停留約莫三、四個鐘頭,時間過短,連走馬看花都談不上,一直無法有效推展觀光。 在生財無道情況下,《離島博奕條款》的通過,不啻讓在地鄉親見獵心喜。

  賭是人性,今年(2010)2月14日新加坡首座賭場開幕,儘管新加坡政府在宣布設置賭場後,已頒布賭場禁令辦法,對新加坡公民及持外國護照但領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證的永久居民設下種種限制,兩個月後卻發現:「賭博成癮的求救電話,一個月內高達400多通,呈現倍數成長,民眾債台高築,不知道怎麼處理。數量爆增的地下錢莊,也讓新加坡警察疲於奔命,最高紀錄是24小時之內,就抓到33名涉嫌放高利貸的嫌疑犯。」(2010年04月7日TVBS新聞,記者林佳璇報導。)新加坡一向以嚴刑峻法聞名,可惜仍舊敵不過人性,賭徒對賭的意志力可怕得驚人。博奕也許能為政府帶來財政與觀光收益,不過負面影響更鉅,人性禁不起考驗,只會向下沈淪,墮落得更快,真的有必要讓一座純樸、保守的小島,變成罪惡淵藪的貪婪之島嗎?

  烈嶼的步調緩慢,不只生活如此,連想法都很守舊。當台灣各地吹起有機農業風潮時,我曾問過村裡的老人家:「自己種菜吃,為什麼還要灑農藥?」老人家回答:「不灑農藥,會先被蟲吃光。」他們年輕時學到的技術、想法,從來不會與時俱進,所以我想買當地特產的檳榔芋頭時,人家會告訴我,千萬不要買某某人種的,他農藥下得很重。鄉裡的人幾乎都知道誰家賣的作物好不好,這讓我想起流傳在台北的一則笑話,南部人在有問題的農地上耕作,自己並不吃,他們說北部人比較不怕死,收成後直接賣到台北。

  像這種守舊到幾乎不問世事的情況很多,記得小時候的海岸線和現今不同,舊有的海岸線密植了木麻黃、瓊麻,以及難以數計的詭雷,曾經看過類似小雞的動物在裡頭非常活躍,不會飛,但跑得很快。因為聖嬰現象,冰山溶解,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水日夜沖刷的結果,目前的海岸線其實內縮了差不多三個籃球場大小,當時根本不懂得要搶救,等到發現事態嚴重時,海岸線已經消失,連原本安置在沙灘上反登陸用的軌條砦也在海岸線崩落後,漸漸被沙石淹埋,現在幾乎看不到痕跡了。

  近年政府推動綠色休閒離島,綠島及小琉球入選為綠色生態旅遊示範區,使用節能減碳交通工具和推展生態旅遊。如果想增加地區收入,烈嶼可以以此為目標,打造成一個純休閒的綠色離島,不過在很多觀念上,必須做徹底的改造。 當年金門廢除戰地政務,開放觀光,由軍管轉為民管,後來又劃歸國家公園,未來似乎很美好;十幾年過去,唯一讓人感到高興的,竟然是烈嶼沒有太大改變,甚至荒廢比建設來得多,休養生息的結果,讓烈嶼的再生有了絕佳契機。

  烈嶼必須開創自己的藍海策略,適度和金門島切割,發展本身特殊的人文景觀,島太小、資源太少,不適合做大眾巿場,也不適合來去匆忙、吵雜無章的觀光團,應該專走精緻度假休閒路線,師法南太平洋小島,以最少的開發保留原始風貌,讓人來此閒散過日,輕鬆漫步,或呆呆坐著看夕陽、聽海濤,在這裡放鬆心情,儲備面對未來的能量。

一、自然景觀

  烈嶼有不同的海岸線,沙灘和岩岸景趣各異。由羅厝、湖下一路綿延到東崗,那一片沙灘純潔美麗無比,讓我錯以為全世界沙灘都長得一樣;日後寄居台北,曾興致勃勃跑到東北角白沙灣去玩,直到踏上黑色硬泥沙地,猶錯愕不止,那次白沙灣之行就此成為絕響。這片沙灘曾經消磨我許多黃昏,幼年時,和村子玩伴一邊堆沙玩耍,一邊等候晚歸漁船回來;後來海防管制,沙灘變成可望不可及的禁地,放了學,趕在太陽下山前,背著陽光騎著單車到海邊,看夕霞變幻光彩,想望大海另一端遙遠的未來。現在烈嶼鄉公所把它規劃成東崗海水浴場,只是有點粗糙、簡陋。

  養蚵也是烈嶼一大特色,上林、黃埔、雙口都有石蚵養殖,乾淨無污染的海域養成風味獨具的蚵仔,蚵仁雖比不上台灣產的碩大,卻飽實甜美,更有海蚵味道。近幾年經由金門水試所不斷幫助蚵農改良技術,養殖面積及品質同時提升,可以開發成蚵田觀光,讓遊客親身體驗養蚵人家生活,對於喜好生蠔的人來說,想必會是另一種驚喜。

  就讀烈嶼國中時,島上曾有一波植樹運動,種了槭楓當行道樹,多年過去,當時存活下來的樹苗都已長成大樹,我曾經想過,如果當年種植的面積再廣一些、再擴大一點,寒冷的冬天來臨之前,楓樹轉變成火燒顏色,也許烈嶼也能建構成一個「賞楓名所」,在冬日招來人氣。烈嶼多小山丘,在木麻黃年歲已屆逐漸枯萎後,未能適時補上新的木種是一大憾事,導致草比樹多,雜亂無章,如能好好規劃,分區種植不同樹種、花卉,讓小島成為海上花園,將能吸引更多的人潮。

二、特殊人文

  有別於金門島的風獅爺,烈嶼的防風神物名「風雞」,這是屬於烈嶼非常在地的人文特色,人們傳說風雞為烈嶼除蟲害、防風災、擋砲彈,護祐島民安全,但風雞並不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反倒是長大後才慢慢聽聞,可以將單薄的風雞背景醞釀成人們耳熟能詳的傳奇,讓人感興趣,願意來追尋探索,來拜訪風雞的故鄉。

  烈嶼每個村莊都能說上一長串故事,例如氏族群聚,例如宮廟及祖厝,烈嶼全島面積不過十四點八五平方公里,卻有四十七座宮廟,密度算得上世界之最。像湖下就是標準的「宮前祖厝後」配置,意指宮廟前、祖厝後都不得有人家居住,以免侵犯它的神聖性。湖下祖厝選地時便有耳聞風水主出丁,果然後來生男多過生女;湖下忠義廟供奉的主神是關帝爺公,早在清末便已存在,有著神奇的起廟傳說,包括到廈門買木材、找漳州、泉州師傅雕刻繪畫等,都由關帝爺公親自出馬洽談,極富神奇色彩;八二三砲戰原廟被夷為平地,幸好金身及香爐早被請走,待戰後重建,窮困的村人縱然生活艱難,還是在原址蓋一間小廟做為心靈寄託,但規模、材料已無法相比,只留下「湖下宮青岐祖厝」讓人遙想。

  烈嶼有太多太多故事可以傳述,觀光團坐遊覽車觀光,只在景點停留拍照、購物,趕行程都來不及,誰會留心它的特殊之處,導遊也只給樣板式的解說,讓遊客絲毫末留下關於小金門的特殊情感,這是讓人難過的事。烈嶼缺乏義工解說,很多很棒的鄉野傳奇及歷史記憶止於老人口中,非常可惜,如果每個村子都能形成一個觀光點,掛上村解圖,附上註記,讓外來客一看就明白這村子有什麼好玩或可看之處,並號召義工服務,會讓人對烈嶼更有感情。

三、戰役遺跡

  烈嶼有非常多的戰地遺跡可以做得更細緻,如九宮坑道常被拿來和金門本島的翟山坑道相提並論,說它比翟山坑道大一倍,總長 790公尺,包含四個出海口及五座運補碼頭,但是以目前開放的方式,根本看不出它的宏偉;烈嶼人口不到金門島的三分之一,就算戰時也一樣,何以需要蓋一座比翟山坑道大一倍的運補坑道?戰時它除了用來運送人員及物資,會蓋這麼大的原因,應該跟它曾經擔負過另外一個任務有關,但這部分完全付之闕如,它的存在離現今並不遙遠,卻在整體記憶中被消滅,多盼望有人能對它的過往詳加調查,補上這段遺失的歷史。

  因為撤兵之故,島上有很多荒廢的營區,有的已開發成觀光景點,大部分就任它荒草湮沒,形成人煙罕至之處,因為戒嚴的遺毒,連居民也不敢靠近。這些營區再利用的價值很高,適合拿來當民宿或飯店之類的場所,只要花點心思整頓、改建,會變成很棒的住宿地點。

  環島轍車道是烈嶼島另一項特殊產物,四輪車無法在此錯車,它只適合騎腳踏車或摩托車,乘坐遊覽車的觀光團絕對會錯失它,而且烈嶼多戰備道,停車不便,迴車不便,大台遊覽車像個龐然大物闖入,真是最最不適宜的交通工具,烈嶼需要的是更親切方便,可以隨招隨停,任何地點都能自由上下車的的公共巴士,絕對會成為背包客的最愛。

四、綠色島嶼

  烈嶼地方小,未來發展應兼顧經濟與環保,推展綠色產業,比如發電廠,島上夏季陽光猛烈熾熱,冬季海風狂野凜洌,可由太陽能跟風能逐漸取代石油發電廠,不但減少污染,還可以設計成提供參觀的景點;又比如以電動車取代一般汽車,其實島並不大,小時候騎著腳踏車,就可以逛遍全島了,標榜幾匹幾匹馬力的汽車,在這裡英雄無用武之地,何不選擇推動低碳又環保的電動車呢?

  島上應該推動綠建築,烈嶼鄉公所可以請建築師比稿,採用不同的建築風格,當居民要改建房子時,免費提供各式建築藍圖並予以補助,而且主動幫助居民規劃,讓各個村子慢慢學著改變。比方我住的村子,小時候巷道筆直如棋盤,村莊整齊又美麗;後來村人有錢翻修、改建,每棟房子幾乎都把地蓋滿,巷弄被迫縮小甚至消失,現在只覺得雜亂無章,常常得繞路走。因為缺少整體的觀念,只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如果適時介入勸導,人們會開始改變,總有一天這座島會變得不一樣。

  文建會曾在2003年提出台灣十二處具有申請列入世界遺產潛力的景點,其中就包括金門島與烈嶼島,在五十幾年的戰火壓力下,依然存活得欣欣向榮,本身就是一則傳奇,讓人同時見證戰爭的殘酷與生命的韌度,金門縣是非常有條件推上世界舞台,也許行銷手法該有所創新。

  最後想給烈嶼鄉公所一個最難也最容易做到的建議:「關掉路燈吧!」

  烈嶼有一片美到會讓人掉淚的星輝夜空,在路燈豎立後它就消失無蹤。記得小時候的夏季熱天,一家人總是睡在天台上過夜,仰望整片星空,黑絲絨布上點綴著燦亮亮的銀河,邊聽大人述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指點牛郎星、織女星的位置,連北斗七星都能輕易勾劃成勺狀。烈嶼人過晚十點後已少在路上行走,十點後應該可以把路燈關掉,一來節省能源,降低電費;二來響應環保,減少排碳量;三來可以留一片美景供人欣賞,也許還能發現有螢火蟲出沒。或者可以像以前管制家戶燈光,圍上一片黑布,形成另一個特色,讓人感受過往戰爭下的生活情景。這片美麗閃耀的夜空,會讓烈嶼變成觀賞流星雨的絕佳地點,除了賞鳥之外,將有另一類「追星族」前來膜拜這片燦爛星光。

  試想,寂靜夜裡坐在海邊,遠眺一片燈火迷離,那是對岸廈門閃爍燈光交織而成的星海,耳邊彷彿還能聽見城巿喧囂、鼎沸不已的鬧騰,文明正在不遠處急著趕路;但抬頭一看,海這岸的天空正撒下無限神秘星光,四處安靜無聲,相較之下,會不會慶幸自己能夠擁有這一刻沈默呢!

載於金門日報200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