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撞擊

財團法人光寶文教基金會光寶社區認輔督導 鍾蓓妮

1  9歲的兒子緊緊的摟住我的肩膀,輕輕的說:「你好傻!」簡單的動作、短短的幾個字,我突然驚覺到了生命的流動

父親罹癌 全家動員

   三年前,年事已高的父親罹癌的噩耗傳來,收拾好沉痛的心情,和醫生討論治療方向,在期望能有轉機或延緩的情況下,父親做了兩次「栓塞」手術,在長期病痛的折磨下,他幾乎承受不起這小小的手術,幾經醫師搖頭、給我們打「預防針」、要我們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家人瞞著父親,和醫生商討著各種療護的可能。

  在悲傷擔憂之餘,我們仍須打起精神,全家總動員,24小時的輪流守護,和病魔纏鬥,76高齡的老媽,心疼我們子女工作、家庭幾頭奔波的辛苦,也加入日間照顧、排班的行列,家人彼此充分溝通後,按照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擬定值班照護計劃,各人按照排定時間,到林口醫院照顧父親,感恩先生、兒女的體諒,替我分擔家中瑣事,這樣的情形維持了八個多月後,老媽逐漸顯出了疲態,我們擔心會拖垮他老人家,而我這個認輔志工的工作時間,較有彈性,自然也就承擔下較多媽媽的原排班時段,直到大夥兒都漸感吃力,才再試著和父親商量,鬆動他原本只肯家人陪伴的堅持,勉強接受聘請外勞來分擔看顧的工作。

病榻陪伴 溫馨酸楚

   在陪伴父親這段時間,儘管身心忙碌、疲憊,卻也能有較完整的時間,在病榻前和父親一起摸索著兒時記憶的點點滴滴,開心的回憶過往的情景、分享我在許多認輔訓練課程中,有關原生家庭的探討與回顧,從父親替我們取「輩分名」與「學名」的過程與意義、談到他常常到學校接送我們、拜訪老師、關心我們在校的種種、假日,他開著車子,載著一家人遊山玩水、下鄉去探訪老友、關懷老部屬。鄰居親友常笑嘆說我的眼神中,承襲著幾許父親嚴謹、堅毅的氣息,而我更相信的是,在我的血液中,流動著的是父親待人處世的態度和從容不迫、幽默的性格,這些特質,也在陪伴的過程中,得到老人家欣慰的確認和讚許,感念親情的溫馨,遺憾不能長久伴隨,卻在當時沉重的心緒下,讓我們都沉浸在甜美的回憶和絲絲的暖流中。嫁為人婦後,隨著原生家庭到核心家庭重心的移轉,已少有機會依慰在父親身旁,此際的光景,雖有酸楚,卻又何其難得?也更覺珍貴!

累積能量 面對人生

  我景仰、尊敬的父親,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對我的影響既多且深,在兩男兩女的家庭中,我也從未有被輕看的感覺,父親對我們子女的照顧恩威並濟,尤其對於長女的我,他常說,因為女孩以後要嫁人,要識大體,不能讓婆家瞧不起,每逢有較大應酬場合,就會帶著我去「見世面」。記憶中,家中偶而會開「家庭會議」,我就是他指定的籌備人,會議的內容已不復記憶,而客廳中央橫貼著我用白紙歪斜寫著「家庭會議」的場景,卻依稀在目,家人經常的戶外活動父親也常交我設計、籌劃,似乎,他已在培養我的處事能力。他還認為,女孩子嫁人後,在婆家,可能較少機會好好的「過生日」,所以對於我在婚前的生日,他都好重視,翻出十歲時的生日照片,有好多小時的玩伴,黑白卻已斑黃的照片,竟也能看出牆上那襯托著紅喜帳上的「壽」字,二十歲、三十歲,好多的生日、好多的蛋糕、好多鄰居的小朋友、好同學。隨著我長大了、成熟了、嫁人了、也過了中年,現在回想,似乎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的父親,怎麼會有如此開明的做法及想法?我已無法求得答案,但我非常堅定的相信,也絕對的認為,這些點滴的累積,都讓我在體悟中學習,也囤積了充沛的能量,去面對人生、去關懷他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多能以沉靜的心、寬闊的情,去尋求問題解決的最佳模式。

絲絲遺憾 因公誤私

  陪伴父親期間,在工作、家庭、醫院中,來回穿梭,所有事情都必須爭取時間,追趕公車、焦急的等待,好幾次接到「病危通知」、心中糾結著和醫生討論、嘗試著任何可能的療護方向、焦慮不安的心情,伴隨著睡眠的不足,疲憊的身心,在父親的面前,仍必須強打精神,連哄帶勸來安定他的情緒和病痛,當然也需要和緩母親的擔憂和身心的疲憊。回想起來,僱用外勞後,雖然減輕了許多陪侍的重擔,卻也讓我減少了好多單獨陪伴父親、回憶往事的機會,這一絲絲的遺憾,常牽動著我,真希望能再多陪陪他、告訴他,我有多像他、我多麼感恩他,我更想親口對他說:我真的、真的,好愛、好愛他!但願現在無遠弗屆的他,能夠感受得到。

  接到媽媽來自醫院的電話,父親心跳急速下降的當時,我才協助完一位剛從「少年輔育院」表現優良,提早結案返回的學生,開學在即,必須儘快替他接洽延續升學的相關問題,不宜延遲,待事情處理完後,接到醫院通知,趕到醫院,已來不及見父親最後一面。我常在這樣的矛盾情緒中自忖,因公?誤私?是對?是錯?一直到現在,都還很難確切的給自己一個標準答案,我只情願相信,在父親年老生命殞落的同時,他也協助我崛起了另一個「蛻變後新生」的生命,或許這也是我唯一能在懊悔的心緒中,給自己的最好的理由或詮釋吧?期望父親在天之靈,不會怪罪於我,因為我相信父親能夠清楚的了解,在我的認知、行為中,也同樣充斥著了他老人家「關懷情、助人樂」的一貫作風。

生命輪盤 永不止息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看到去醫院的521公車,似乎又會看到匆匆追逐公車、趕往醫院的我,經過醫院、殯儀館或獨自在家時,也常常會掉入重重的思念,哭紅了雙眼,經過社區的噴水池邊,我常駐足在爸、媽散?歇腳的石椅,呆望著流淚不止,好像會把父親從石椅中看出來似的,回想著,以父親的習慣,他知道我對認輔工作的投入和忙碌,所以貼心的,不耽誤我太多的時間,他應是刻意挑在這個我每天從學校工作回家必經的路口、可能出現的時段,期待我的出現,以滿足他常想看看我這個嫁出去女兒的關愛之情,而無論時間有多趕,我也都會停下來,陪著他們一起看著熙攘的車流,來往的路人,我們剝著花生、喀著瓜子、小聊一會兒,天色漸暗,才各自回家,準備晚餐。

  父親走後的一個晚飯後,和兒子散?,經過噴水池邊,強忍的眼淚又忍不住的落下,我才把自己壓抑已久的心情說給他聽,19歲的兒子緊緊的摟住我的肩膀,輕輕的說:「你好傻!」簡單的動作、短短的幾個字,我突然驚覺到了生命的流動,父親老了、走了,我的兒子也長大了、他正在成長、漸漸茁壯,生命的輪盤,確是永不止息的滾動著。

故作堅強 暫時逃避

  在家庭中、志工工作中,我一直是扮演照顧者、關懷者的角色,父親過世後,接著開學,為了怕友伴的太多關懷,會讓我困擾,我只知會一位資深夥伴,以便替代部分工作,認輔培訓課程中,有一次觸及家人關係,我壓抑不住,衝出教室,躲到廁所,傷痛落淚、擦乾眼淚,再回教室,沒讓任何人察覺。兩年多來,我再也不能順利、坦然的和朋友提到讓我驕傲的「父親」,我無法控制的,一想到他、一開口 ,眼淚就隨著來,為了不想造成家人或朋友的困擾,我採取避談或轉移話題的模式,雖然能暫時逃避,但卻也讓我在從事學生關懷的認輔工作中有許多難以突破的困擾。

  為了怕在媽媽面前情緒失控,惹媽媽難過,我也常故作堅強、即時轉移話題,事後又擔心會讓媽媽覺得我好冷漠,控制不了時,兩人淚眼相對,又會有些小小的後悔,好多的壓抑、好多的無奈,交錯複雜的情緒,一直深深的藏在心中,我不願也不敢開口,因為,沒有人能真正的體會我的心境、沒有人能真正幫得了我。我能做的,只有站在父親的照片前,告訴他,我有多想他?!

但願來生 緣能再續

  父親,雖在病中,仍是全家人精神上最大的支柱,他告訴我,他原本早就該離開我們了,但是他捨不得我們每一個人,他硬撐著支持著我們,似乎也怕會影響家中重要的行事,他在孫子考上研究所、孫女考上理想大學、兒子順利轉換工作等家庭大事,一切都有了完美的定案之後,堅強的父親還是敵不過病魔的摧殘,他累了,真的累了,他鬆手了,在我們子女還來不及到院之前,他平靜、安詳的在沉睡中離開了我們,傷痛和不捨,留給我們好多溫馨、甜美的回憶,父親的形體雖已不復存在,永存的精神,卻讓每個子女難以忘懷,親情雖難重溫,但願有來生,祈願父女之緣能再重續。

學習面對 心路分享

  父親,他帶著我們無盡的感恩與懷念,探詢他下一次的生命旅程。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逃避,卻一直陷在「痛」中,回顧父親病中種種,也常疑惑自己和家人在慌亂和無奈下的心緒中,所做的處置或決定是對?是錯?我期望自己能早日走出傷痛的深淵,我必須學習面對、我不能永遠逃避...,更期望在未來有能力協助周邊的親人、朋友,在遇到相似的情況時,能夠免於慌亂,堅強的面對。

(一)聽到友伴的推薦,知道空大修習的課程中有「臨終關懷與實 務」,我選修了這門課,我希望藉此多了解一些病人在病中真實的感受,病人及家屬的心情調適、醫療照護的方法和用藥的療效及必要性等等,在課堂中,我儘量把自己曾經經歷的的疑惑提出,經由老師詳盡的解說,自己回家也仔細的閱讀,雖然常在邊看書邊做作業時,經常的重拾場景,忍不住的放聲痛哭,但我也相信那壓抑的的情緒,正在一次次的釋放。

(二)我在認輔「少年輔育院」的學生時,常在相互往來的信件中,擦拭著淚水,和孩子分享來自對父親教誨的感恩及對其病痛的不捨,期望孩子們能珍惜疏離已久的父母親情,放下親子間的心結、嘗試修復家人關係,他們漸漸有所體悟,也承諾會好好珍惜。他們著急在我情緒低潮時,卻身陷囹圄,不能替我分擔些許,只好用好多感性、祝福的話語來讓我開心,替我加油、打氣,我也欣慰的得到,來自認輔工作中,孩子們溫馨的回饋、鼓勵和安慰。

(三)我積極參加相關「修復悲傷情緒」的課程,在「心理劇」中,經由老師的導引,分享失落的心情、我痛哭失聲,積壓的情緒,大大的釋放;在「哀傷治療」工作坊中,歷程的回顧,夥伴的分享,雖仍有些哽咽,卻已能平靜的敘說「父親」在我生命中的的種種。

(四)我繼續修讀「生死學」,體悟到「生死關懷」的核心價值,在於「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所賦予的意義」,而「回顧一生」更有其重要的作用,我慶幸,在父親有生之年,曾陪伴他做了一番小小的回顧,雖只是片段,卻詮釋了他對兒女的重要影響,也讓我我更有能力,將個人曾經擁有的美好及難以承受的痛,做一個整體的串連和整理,珍惜來自父親的給予,走出喪父的陰霾,我心更開闊,相信,這也將是我自己生命中,給自己一份最重要、最珍貴的禮物。

   「學習」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也是很好的「壓力管理」方式,一次次的情緒釋放後,我已能更平靜,更理智的將我的經驗和有需要的朋友分享,當他們徬惶無助時,共享我的心路歷程,給他們力量,我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堅強,我更能掌握自己的情緒,我也更提高警覺,要儘量調適身心狀況,對自己身體多照顧,以面對更多需要我協助、照顧的學生、親友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