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與商業醫療

台灣大學醫附設醫學院教授 王德宏

醫療並不是簡單的商業

  在這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突飛猛進的科技競逐裏,醫療在這個行業也漸漸走向追逐利潤的商業,但每一行業都在講究效率及管理的時代裏,醫療卻不能用管理紀律或追逐利潤為出發點;來教育醫學生及用來照顧病人;而是要一切以病人為念,以病人為中心的仁心醫療,才能在這醫療的行業裏出類拔萃,溫馨傳世人。

尊重生命從尊重遺體開始

  現代醫學環境丕變,不論學醫行醫風氣大不如前,尤其對尊重生命的理念,在醫學生的學習過程如病理解剖,進出解剖事都得先深深一鞠躬表示對遺體的尊重和感謝,而且不能戴口罩或在裏面交談說笑,唯恐言語間的輕漫,褻瀆了往生者,從尊重遺體的過程進而對病人生命全方位的尊重及真愛,才能對病人的事抱持著謹慎的態度,醫學知識上可能沒有錯,但在醫療行為及認知上若病人和病人家屬不受尊重,衍生的問題會更複雜且不容易解決。

教學要重視病人感受

  教學醫院裏雖要給年輕醫師的教學,但一定要懂得尊重病人,在一時間內永遠只做一件事,不能將病人掛在一邊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教學時便一心專注學生反應,看病人時便應把病人擺在第一。而且對年輕醫師不能當著病人面前有所責罵,病人在病程中最信賴的就是醫師,醫生的權威往往是病人安全感的來源,年輕醫師在病人面前失去尊嚴不只對醫師不好,也會打擊病人對醫師的信心。

醫療品質與醫療給付平衡之道

  要有好的醫療品質不只是醫療技術及設備的進步,而且要好的術德兼備的優質醫師,以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更是全方面的照護及關心,所以醫療品質一定離不開醫療給付,如果只是一方苛責一方,怪罪為何醫療品質不好,而沒有實際深入去了解其中的原委,誰來當衛生署長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醫師要多用你的仁心道德,來彌補醫療醫療品質的不足。

老人化社會的面對-日日是好日

  台灣已步入老人化的社會及少子化的將來,老人的醫療照護更要嚴肅的面對,年輕人要面對未來負起更多的養護責任,一群的老人是否有所自覺,自己也要負起自我照護自己的能力,希望老有所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老人社會,有一個人性化的機構,使台灣一大群的老人可以安享天年,最後還是送給每一個有緣人日日是好日,除了祝福;也提醒大家知足惜福,珍惜當下每一刻,只要用心所有的經歷都有它深刻的意義,不會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