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雜想

瀚宇彩晶副理 郭怡中

  「旅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有人只要走馬看花所見的風景圖像,有人追求的是心中積沉多時渴望金錢流逝的快感,也有只是享受身處陌生氛圍中的疏離感所帶來的鬆馳,又或是對熟悉的生活環境以外世界的親身體會。

  年前公派前往南京支援是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很多其他事物也都是第一次。廠區在南京地鐵終站外25公里的開發區,出工廠走在路上半小時沒遇到人車也是正常;地鐵終站是住宅區域,走進大馬路旁,在第一排高樓屏蔽的背後竟是幾座丘陵上綿延不絕的公寓小區;大陸同事回鄉,坐火車有人要4小時,有人是8小時,也有歷經40小時才能見到爹娘的,現在有動車(高鐵)部份人比較快些,但他們對於台灣高鐵頭尾只要不到2小時是永遠不解的;去見識長江大橋幾公里長的跨越長江,同事只倖倖然說那只是只幾分之一的長江寬而已;火車站地鐵站新街口的萬頭鑽動、、、大河大山茫茫人海都超出台灣島民的我們原本所能意料。但是如果不是在長江邊上生活了月餘,吃著木板攤上起爐灶的庶民食飲,搭地鐵、擠公車,連說話舌頭都自然捲,很多人其實還是不察那邊的種種與島民心態的絕大差異。

  旅行,不喜只去看看社會表層以及美麗包裝在水泥外衣上所呈現出來要應付或者說是給觀光客們想要的鳳毛麟角,要的是能走進小巷小弄裡,親身去體會在地生活的人們所處的境地、所面對的風土以及吃下肚的湯水米穀與酒茶;是坐在巴黎拉丁區路旁藤桌椅上靜靜的品聞一整天的咖啡香息,或倚著欄杆長凳在江南古鎮聽著水鄉波光潾潾中透出的吳儂軟語,或是在牛津街邊和海德公園的角落處處呈現的往昔日不落帝國風采,也可以是在卡塞爾的德國婚宴展現出的德意志實是事求是精神。希望能夠有所增長的是,從我們一直以來熟悉的人、事、物、想法與邏輯以外的世界,擳取任何一絲絲能對自身所處窠臼與限界造成反省的想法與感覺,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念頭或是一抹思維,相信都能攪動這因為長時處於一成不變的規律工廠作息而漸漸凝僵的腦海。

  想要到倫敦或巴黎住一個月、從西葡延著地中海開車到希臘、去北歐五國流浪一圈、到廣東西雲貴青康藏走一圈、、、很多的旅行願望在現實的狀況暫時是不可能和不可行的,但一年至少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對自我的期許,也希望這種幸福能持續下去。不論是大城、小鎮,古文明國度亦或先進的西方,富庶的魚米水鄉還是泰北的窮壤山村,一足一履的走過自然就像路上的腳印一樣留下些許痕跡,用心的去回味品嘗旅程中的一草一木人文風土,就會發現你舟車勞頓翻州越洋後所得到的不只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停車買藥的觀光流水帳。當你用心過,你也愈發珍愛這個世界及你所遇到的人事物,也會感恩這世界也這麼多不同的文化,能讓我們去體驗去感受去尊重。我想人權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