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保險

保險員 鄭岳旻

  保險是甚麼?

  維基百科定義:

  保險在法律和經濟學意義上,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主要用於經濟損失的風險。保險被定義為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將一個實體潛在損失的風險向一個實體集合的平均轉嫁。其實通俗地講,就是一旦加入某個團體,就「一人有難,大家平攤」,是以貨幣形式平攤的社會風險轉嫁機制。

  簡單的說,就是依據損失發生的頻率及損失的嚴重性來購買保險,將損失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風險隨時有可能發生,何時會遇到風險我們不知道,能做的就是在風險前,透過保險將風險後的損失盡量降低。保險中與我們較切身相關的是人身保險。而人身保險的存在就是為自己與家人準備一份保障及責任的工具。

  所謂的人身風險是甚麼呢?基本可分為三種,簡單敘述如下:

  1. 走得太早
  如果我們在青壯年時期,也是家庭經濟來源,正要一展所長,卻蒙上蒼徵招時,我們的責任與家人的經濟損失有:妻小的生活費、父母的孝養金、孩子的教育費等,甚至是房貸、車貸。這些經濟損失有什麼方法來為我們減少呢?

  2. 病得太久
  當因疾病或是意外傷害而長期無法工作時,我們的經濟損失有:工作收入、醫療費用甚至是看護費用等。這些經濟損失有有什麼方法來為我們減少呢?

  3. 活得太長
  長命百歲當然是一件人人稱羨的美事,但是退休後的生活費、慰勞自己辛苦一輩子的休閒費如何取得呢?靠老人年金、子女奉養?這些退休後的花費誰來為我們準備呢?

  這三種情形都可以透過保險來為自己與家人準備一份保障及責任,也就是降低風險損失。就優先次序而言,越是承擔不起的風險,越應該優先投保;承擔得起的風險,投保的必要性就降低了。

  以上所談的只是簡單的保險觀念。其實在人一生中的保險需求,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不同購買保險的需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保單,知道自己人生現階段與未來存在哪些風險需要預做預防,這也是愛自己及家人的一種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