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經營管理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曾偉宏

壹、 前言

   環境保育是合理明智的使用自然資源並提昇人類生活最高品質,同時具有永續的概念。一般而言國家公園係指具有國家代表性之自然資源或人文資產,而由國家中央級機關劃定經營管理的地方。設立國家公園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與史蹟,以作為世代科學、教育、遊憩、啟智的資產。西元1872年,美國為了保存其懷俄明州黃石勝景而設立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迄今世界上已約有一百多個國家或地區設立近千座的國家公園。

   1972年公佈「國家公園法」,以作為保護自然生態資源之法令依據。自1984年第一座墾丁國家公園設立以來,到目前成立了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以及海洋等國家公園,這些國家公園皆是以保育生態和自然景觀為主,1995年10月18日成立的金門國家公園,則是國內第一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兼具自然資源保育的國家公園。2009年年底前將在台南成立台江國家公園,屆時將有8座國家公園。

   金門地處中國大陸福建省東南方之廈門外海,位於九龍江出口,包括本島、烈嶼、大膽、二膽等12個大小島嶼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西距廈門約10公里,東距台灣台中約227公里,其緯度約與台灣本島台中地區相當。

   金門國家公園範圍涵蓋金門本島中央及其西北、西南與東北角等局部區域,以及烈嶼之環島道路與其外圍區域,分別劃分成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和烈嶼區等五個區域,面積為3,720公頃,約佔大小金門總面積之四分之一。

   為達保育、研究及育樂之目標,本區域之土地按照現有的土地利用型態及資源特性,依國家公園法第十二條之規定,分別劃設為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及一般管制區等四種管理分隔,分別制定不同之保護利用計畫,使本區域內之特色得以長存。

貳、 環境保育核心資源特色

一、歷史概述

   根據復國墩貝塚遺址,早在距今6300~5500年前,金門即有先民居住。生活型態以採集、漁獵為主,由出土文物推測,可將南島民族的祖先型文化,從台灣的大坌坑文化上推至亞洲大陸東南沿海早期的復國墩遺址。

   東晉元帝建武年間(西元317年),因五胡亂華,中原紛擾不安,六姓居民移居浯洲。唐德宗貞元19年(西元803年),牧馬監陳淵率十二姓氏到浯洲開墾,島民逐漸繁衍。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西元1068-1085年),首次正式納入地方行政區,屬同安縣。相傳南宋朱熹曾於此設立燕南書院宣揚禮教,因文風鼎盛而有「海濱鄒魯」之稱。元成宗大德元年(西元1297年),建浯洲鹽場,徵鹽供給內地。

   明初東南沿海盜寇猖獗,金門因位處海疆交通要道,明太祖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江夏候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池並設立守禦千戶所,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因而得名,並自此成為海疆防禦重鎮。明朝永曆年間(西元1640年代),鄭成功進駐金、廈兩島,迎監國魯王,以此作為反清復明基地。清時金門設有獨立的水師,仍是一海防要點。

   清宣宗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後(西元1842年以後),廈門為開放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金門人開始大量由此遠渡南洋等地謀生。1915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1937年,抗日戰起,日軍佔據金門八年。1949年10月25日,爆發戰役。1956年開始實施戰地政務,設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1992年終止戰地政務,回歸地方自治。

   自1993年金門地區解除戰地政務管制後,大量的開發建設需求進入,珍貴的生態資源面臨破壞消失的危機,金門國家公園於1995年成立後即致力有關人文史蹟、戰役史蹟、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的保育工作,以逐步推動結合兼顧環境保育與遊憩體驗之生態旅遊。

二、 人文史蹟

(一)豐富而悠遠的古蹟
   自東晉以來,金門即有中原人士避禍屯墾於此,迄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由於開發甚早,所以歷史文化淵遠流長,加以歷代文風鼎盛,產生豐富的文化風貌。金門地區的古蹟共計39處,而位於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古蹟則有12處,分別是國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水頭黃氏酉堂、文台寶塔、虛江嘯臥碣群等四處。縣定古蹟—─漢影雲根碣、古龍頭振威第、古龍頭水尾塔、邱良功墓園、瓊林一門三節坊、蔡攀龍墓、海印寺石門關、文應舉墓等8處。

(二)充滿古風的傳統聚落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州,民居建築與風土民情仍多沿襲閩廈古風。四十年來的軍事管制,使得此地都市化腳步緩慢,而得以保存豐富的人文史蹟。金門傳統聚落的形成是以實際生活需要為原則。早期移民多以水源充足、避風禦寒等因素,作為選擇聚居地的基本條件,因之聚落多座落在前低後高的基地上,背山面水;民宅的興建大致是同一朝向,形成特殊的「梳式佈局」。

   金門的自然村落多是單姓村,全村的中心在大宗宗祠,各甲頭的中心是小宗宗祠,層級分明,展現深刻的宗法倫理,氏族並藉宗祠的力量凝結族人與傳遞禮教。每年春秋於此舉行祭祖活動,族中長老率宗親共同祭祖,祈求祖先庇佑後世子孫,更可聯誼鄉親,凝聚宗族向心力。宗祠建築仍多為傳統閩南式,格局多為二落,規模較一般民宅高大,宗祠屋脊上安置的陶瓷豎龍稱為「龍隱」,是宗祠特有的裝飾。

   由於環境嚴苛、戰事頻仍等因素影響,金門生活極為不易。在敬畏天威及尋求慰藉的心理下,促成金門地區宗教活動的興盛。特別是各村落宮廟作醮的儀典,對於居民的生活作息與禮儀規範仍有很大的支配力量。每年各個聚落的宮廟作醮時,都會遶行聚落四周,進行「安鎮五方」的儀式,以劃定神明的保護境域,也由此界定了聚落的範圍。

多姓村通常出現在港口碼頭、商業興盛的城鎮,或早期因軍事防禦需要而設立的據點;各姓氏藉著共同祭祀的宮廟,凝聚成生活共同體。

(三)典雅而傳統的建築文化
  金門傳統民居格局不大,一般係以合院形式為基礎,進而配合基地規模,衍生一些因地制宜的變化。建築的基本佈局則以「一落二攑頭(廂房)」、「一落四攑頭」最多,另外由此衍生出來的三蓋廊或二落大厝也為數不少,而在原有建築空間組織上,增建護龍等其它形式的建築樣式,也成了本區特有的樣式。整體而言,本區的閩南建築具有極高的藝術性,且充份表達出一種古典,寧靜的安祥之美。

   本區建材以磚瓦、石材運用較廣,木材次之,建材昔日主要來自福建的泉州白石與福州杉,而本地的花崗石質地較泉州白粗黃,是較廉價的建材。磚石瓦編於牆面壁體上的變化特別靈活,有石條平砌、斗子砌、有磚石瓦混砌、有出磚入石砌、有些牆內還夾砌著美麗的圖案,如葫蘆、雙喜等,極具特色。在建築裝飾技術上有磚雕、泥塑、木雕、交趾陶燒及彩繪等多種方式,而屋脊、燕尾脊下與山牆交接處的鵝頭則是裝飾的重點,造型豐富,圖案多樣。

(四)饒富地方特色的辟邪物
  金門地理環境貧瘠,加上明代以來歷經多場戰亂,島民為了驅邪祈福,於是普遍設置辟邪物。聚落空間中的辟邪物以設立於村落外圍的風獅爺最為常見,或在河口設置水尾塔等,都是為了護衛村落,祈求合境平安。而民宅辟邪物多是以防制沖煞為考量,如在屋埕設立照壁、屋頂上安置瓦將軍、烘爐、風雞;牆面上設石敢當等,形成嚴密的心理防護。

(五)中西合璧的建築風貌
  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三○年代的這段時間,金門有大批青壯人口,透過廈門中轉,到南洋或日本等地討生活。他們將勞動所得匯回故鄉,改善家庭生計,也促進了僑鄉的繁榮;或修建學堂、宗祠、或整建故居、光耀門楣;部份建築物採用洋樓的形式,融合閩南傳統建築風格,成為今日金門特殊的文化風貌。

(六)傳統聚落深度之旅
  傳統建築文化是金門國家公園內最豐富的文化資產,有歐厝、珠山、水頭、瓊林、山后、南山和北山等七個具代表性的傳統聚落:

南山、北山:南山、北山隔雙鯉湖相對望,與林厝合稱「古寧頭」。此地曾經歷戰役,村內仍見斑斑彈痕與多處戰役遺蹟。

山后:山后中堡有十八間格局工整的二落大厝,燕尾起翹昂揚,配以完整的橫向隘門,呈現經過整體規劃而精緻的聚落型態。

瓊林:聚落型態保存良好,為昔日規模最大的聚落;明清二代登科受祿者眾,並以「七座八祠」著稱,保有完整之宗族制度與祭祖活動。

水頭:從清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民初興築的洋樓群,不同時期、風格迥異的民居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地域風貌。

珠山:整個聚落以大宗宗祠與大潭為主軸,建物依序配置在四周緩坡上並面向大潭,充分展現傳統聚落因地制宜之環境哲學。

歐厝:上社的隘門群組,界定了共同生活空間並形成防禦效果;下社完整的一落四櫸頭、建築群則表現了「梳式佈局」的特徵,古意樸實,各異其趣。

   不論是空間景觀的表現或是日常的民俗風情,金門國家公園都蘊涵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而這些特色也是生活在金門地區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所共同擁有的可貴文化資產。

二、戰役史蹟

   金門經過多次的戰火洗禮在這裏留下了不可抹煞的歷史痕跡;長期的戰備需要則使得島上各項防禦工事極為堅強,金門因此被打造成一個枕戈待旦的戰地空間,其戰備設施,在當代已成為相關戰役深具和平與歷史意義的紀念物。

(一)地下金門、海上堡壘
  金門孤懸海上,沒有盤馬彎弓的餘地,而金門的花崗岩及花崗片麻岩隆起的地形,正適合將防禦工事深藏於地下。1956年起,軍方著手開鑿坑道,強化工事,使據點陣地、指揮、通信及庫存設施,逐步發展為地下化之永久工事。在「單打雙停」的日子裏,各項設施亦皆進行地下化。1963年開始挖鑿小艇坑道(翟山、九宮)以利運補, 1962年挖鑿擎天廳,1978年挖鑿花崗石醫院及迎賓館(坑道旅館)。民間亦多於住家附近挖鑿防空洞以自保, 1976年起更於瓊林、金城等十二處進行戰鬥村地下化工事。

(二)緬懷戰役歷史
  由國共內戰延續的戰場、冷戰對峙下的角力舞台,金門在近代史上有其重要而突顯的歷史地位。而戰爭雖已遠去,戰火硝煙下遺留的史蹟仍在原地,無聲的訴說那段血淚交織的時代悲劇,在緬懷悼念之餘,更不要忘記其中所蘊涵的歷史意義。

三、地質地形景觀

   金門地處於大陸東南近海,距今兩億年到一億年前的燕山運動中,本地區斷層活動十分強烈,同時也有岩漿活動,構成金門本島基磐的花崗岩與花崗片麻岩,在距離地面28-30公里的深處形成,隨後並依循同一路徑冷卻、抬升,所以金門可以說是在燕山運動隆起,喜馬拉雅運動上升之中發育出來的花崗岩丘陵。太武山主要為花崗片麻岩所構成之丘陵地形,最高點高度為252公尺。在花崗片麻岩的基盤上,最早形成的沉積層是金門層,其中較顯著的岩相是呈灰白色的瓷土層,瓷土質地細緻、吸水性強、黏性大。紅土礫層覆蓋於金門層上,遍佈金門全島的地表,除丘陵地形外,多形成地勢平緩的台地。

   金門的海岸則有花崗片麻岩被海水侵蝕而形成之崖面或平台,還有發育良好之沙灘,沙岸、岩岸、泥岸交錯構成了本園區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及生態環境。
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金門地區的河流都是涓涓細流,河流短且流量少。為解決水荒的問題,近數十年來,島上軍民大興水利,攔河築壩,鑿建數座人工湖庫,除兼具蓄水、灌溉、給水等功能,對環境生態亦有極大的貢獻。

四、植物資源

   依史誌記載本園區原為林木蒼翠之地,後因經元、明、清歷代煮鹽、伐木造船及濫伐,以致風沙交相為害,終致童山濯濯。民國三十八年以後,當地軍民積極造林護林,歷年造林樹種包括木麻黃、相思樹、松樹、桉樹等,已達綠化、防風、定砂之目的。

   金門之原生植群僅在太武山、五虎山等較不易到達的地區保留,主要由潺槁樹、朴樹、黃連木等組成,潺槁樹分布最廣。金門的植物因受氣候乾燥及人為干擾的影響,木本植物所佔比例低,地表植物與灌木植物佔優勢。低矮的地表植物與灌木在春夏之交,綻放繽紛的花朵,為金門著上瑰麗的彩衣。

   本園區之植物種類多達600種以上,其中有一部份如潺槁樹、羊角拗、繡球繡線菊等,在台灣並不分佈。因地緣關係,本區植物種類與中國大陸關係較為密切。

五、動物資源

   本園區面積小,且歷長期開發,大型野生動物資源較少,惟金門位於大陸邊緣,是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故鳥種最多樣。

   鳥類為金門國家公園內最豐富且最具特色之野生動物資源,金門多樣的棲息環境與低密度的人口條件,加上位於東亞地區鳥類遷徒的途徑上,因此鳥類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都很豐富。金門鳥類約有300餘種,候鳥(包括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多達74%,留鳥僅佔13 %(另有13%的迷鳥),比例相當懸殊。每年秋季迄次年春末,大批候鳥由北方飛來此地覓食、過境,種類、數量繁多,蔚為奇觀,此時園區內慈湖、金沙水庫、陵水湖皆可看見數量龐大的雁鴨、鸕鶿、鷗科及鷸鴴科的水鳥群集棲息。單種鳥類的族群數量亦相當大,再加上鳥況與台灣不同,形成金門地區鳥類相的重要特色。其中有許多鳥類是台灣地區不見或少見的種類,例如褐翅鴉鵑、鵲鴝、蒼翡翠、斑翡翠、黑翅鳶、栗喉蜂虎、噪鵑、蠣鴴等,吸引許多賞鳥人前來,爭相目睹其風采。

歐亞水獺

  哺乳動物以水獺較為特殊。金門的水獺為歐亞水獺,多於夜間出沒於水域地帶。水獺以魚蝦等水生生物為食,經常在溪流、湖泊、沼澤等水質好、少污染、少干擾、食物豐富水域出沒。水獺排遺通常有大量的魚鱗、魚刺、蝦殼等水產物的殘餘,並常伴有黃褐色或黑色的黏液,十分腥臭,極易辨認。由於牠們是水域生態系中的最高消費者,一旦水域受到污染,牠們往往是最敏感而首先消失的物種,因此水獺可說是水域環境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標。

參、 金門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經營管理

金門地區位處於離島,其經營面向如下所述:
一、環境保育及傳統聚落保存與再生:透過修繕經費補助及容積移轉奬勵方式,鼓勵園區內居民自行修復傳統建築,並協商旅居海外僑鄉將具保存價值之傳統建築以設定地上經營權方式交予管理處修復並加以活化利用,同時進行傳統聚落管線地下化、綠美化等工作,以改善聚落整體景觀風貌,另積極辦理社區人力培訓、傳統技藝工作坊等,引導居民透過生態旅遊帶動聚落產業發展,使老聚落注入新生機,達成閩南文化永續傳承之保存目標。

二、戰役史蹟環境保護及活化利用:積極協調軍方,加速閒置營區之接管,配合金門縣政府推動「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規劃案」,加強戰役史蹟整體活化利用,辦理軍事設施公有土地撥用及私有土地價購,將接收之軍事設施進行整修並規劃為展示館或遊憩服務設施,爭取軍方提供汰除武器、文物等並加強相關研究,作為解說陳展使用,建構完整戰役觀光遊憩體驗,使珍貴戰役史蹟得以永續保存。

三、永續推動國土復育工作:為保存本地自然及人文資源重要核心區域,規劃建立太武山生態園區,為禁止開發地區並加強園區內之環境資源調查及監測工作,提供相關保育研究及生態觀察之場所,另針對軍方排雷之海岸,進行植生復育工作,以減輕對生態環境之衝擊,加速海岸生態系及景觀之恢復。

四、環境保育並加強長期生態研究:加強進行園區自然及人文資源之調查研究,運用GIS(地理資訊系統)、GPS(衛星定位系統)及衛星影像技術,建立環境資源資料庫系統,長期監測島嶼環境變化,並邀請專家學者與當地相關學術單位共同組成「環境保育」推動小組,結合各方力量以達成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目標。

五、保育環境及夥伴關係建立:持續召開由專家學者與地方政府及社區意見領袖組成之「金門國家公園環境保護諮詢委員會」,建立保護及環境永續地方發展願景之共識,於辦理「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環境保護通盤檢討」程序,經由聚落說明會、座談會廣泛蒐集居民意見並將國家公園環境永續發展理念傳達給當地住民,積極協助聚落人力培訓及發展具當地特色之傳統產業及民俗活動,並結合生態旅遊,落實住民參與國家公園事務目標,另辦理以島嶼生態、戰地文化、閩南文化等主題之國際研討會,建立國際合作交流管道達成國家公園環境保育與國際接軌目標。

六、保護環境與發展生態旅遊: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地方機關、聚落意見領袖等組成「生態旅遊推動小組」,藉以整合相關資源規劃全島生態旅遊路線及推廣策略,積極引導適合當地環境特色之生態旅遊模式。加強推動自行車生態旅遊活動,並培訓園區內聚落居民之解說導覽能力,鼓勵居民主動參與生態旅遊推動工作,增加居民就業機會,且提供遊客具當地文化特色之旅遊體驗,使保育工作與地方發展相結合,推動兼顧三生之永續社區。

七、永續環境保育紮根:與地區學校合作辦理「小學生認識國家公園」、「中學生生物多樣性研習營」等環境教育活動,將修復之傳統建築與軍事設施規劃為各種不同主題之展示館,提供遊客當地特殊文化及生態體驗場所,並製作解說書籍、影片、網站等,輔助學校教學及遊客認識當地資源,另辦理地方觀光從業人員、國家公園志工、小小解說員、聚落居民等之解說導覽能力培訓,逐步將環境保育的種子深入社會各層級,使環境保育理念向下紮根。

肆、 生態經濟效益

   金門國家公園區域範圍內生態環境資源豐富,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各項資源調查研究,但如僅藉由資源面的調查研究,對於金門國家公園之生態環境價值較難評估,且環境資源自然界中有其無以取代的價值,其多重效益對於環境及社會皆有極高價值。

   為瞭解金門國家公園之旅遊及生態經濟效益並兼顧環境保護,於2007年辦理旅遊經濟效益分析,主要目的即在遊客量推估模式之建立與經濟效益之評估,另就金門國家公園旅遊及生態經濟效益進行分析,並採用投入產出分析法(Input-output models)推估旅遊經濟效益。2008年辦理生態經濟效益分析,採用非市場評估之條件評估法,建立影響金門國家公園生態經濟效益模型,以整合環境經濟價值於經營管理決策中,來提出實質的經營管理建議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未來策略擬定之參考。

   推估結果顯示,遊客平均每年每戶最高願意捐款金額約1,427元;金門地區居民平均每年每戶最高願意捐款金額約為1,201元。總計兩模型所估計之金門國家公園生態經濟價值,求得全體國民對金門國家公園之整體生態經濟價值約為107.1億元,以99%的信賴區間估計,約介於105.0億元與109.2億元之間。在經濟效益方面,每位遊客可帶來的觀光經濟效益平均為12,762元,全年整體消費可為金門地區帶來42.8億元之經濟效益(佔全金門地區國民生產毛額225億約19%),並產生16.1億元的所得效益,在扣除聯外交通費用後,估算流入金門當地經濟的效益部份約有25.7億元,並產生10.6億元的所得效益。

   金門國家公園1995年-2009年總計投入金額約53億3千萬元,目前每年遊客量略有增加,為36.5萬人,產出的經濟效益約46.6億元。

伍、 結論

金門國家公園環境保育經營管理極為重要,但仍有以下五項工作重點值得說明:

一、夥伴關係與傾聽鄉親建議
二、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優先
三、閩南傳統與僑鄉文化推動
四、戰役遺跡與戰地史料推廣
五、遊憩服務與提昇經濟效益

   國家公園則是目前自然保育及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方式,更希望永遠保存,以豐富地球保護及環境永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