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需要愛 愛需要平衡

自由業 黃明玉
  我曾經在媒體報導上聽到一句話:「...沒有愛就沒有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我覺得「平衡」指的--就是智慧。

  十七歲那年,我隻身來台,一路升學、工作、成家,早已將這裡當成另一個故鄉。

  回首早年在金門的成長歲月,「八二三炮戰」是讓我印象最深刻、也終身難忘的一段經驗。那是1958年夏天,當時只有五、六歲的我,躲在自己家裡,親眼見證發生在金門上空的炮戰,砲聲隆隆、砲彈如雨...那種恐懼令人難以想像、也無法忘懷。

  我還記得:...戰鬥一直持續著,扛著機槍的國軍們,踩著泥濘,在滂沱大雨中前進,腳上的鞋子早就破爛不堪,模樣非常地可憐。而被人從海裡拖上來一具具對岸匪軍的屍體,情況也很悽慘,他們年紀差不多都十七、八歲左右,才那麼年輕就被迫為戰爭捐軀。即便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感覺得到內心那股翻騰難受,不法想像那些犧牲者的父母、家人該怎麼辦呢?

  後來,在台灣,常有機會看見一些性格暴躁、脾氣陰鬱、對人多疑、敏感的老榮民。我就很能理解他們隱藏於心的苦楚與性情產生變化的原因-因為從年輕就離鄉背井,隨著政府戰事遷移,終生奉獻國家;只是,歷經戰爭摧殘的人生,內心已累積太多不為人知、也無由紓解的心緒。政府雖然提供「榮民之家」照顧他們晚年生活,但,一輩子與家人、親情音訊阻隔...累積的心情鬱悶,絕不是衣食無虞就可以消彌補救的啊!

  經過「八二三炮戰」,我深深體會到戰爭中的人那種沒吃、沒喝,生活物資困乏窘迫,卻還必須想盡辦法求取活路的艱難--當時能維持家人存活的唯一食物就是曬乾的蕃薯籤。

  相較於現今生活,已經當上奶奶的我,深刻感受到這年代人的好命。這種好命是因為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所堆疊出來的富裕。只是物質的豐沛,並沒有為我們自己打造出更優質的環境。就根底來說,是因為人心性變差--帶來更多人為破壞,使得大環境日益惡化。

  對於眼前的情況,我覺得個人的自覺意識非常重要。

  天生萬物以養人,我能回報的是:奉獻自己今後的生命,投身於慈濟志工,希望能多做些有利他人、有益環境的事情。這是我為自己而活、而努力的最終人生目標。

  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看重自己,願意為環境盡一己之力,那麼,我會樂觀看待未來,對子孫未來的生存環境滿懷著信心。

  感謝老天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