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老人「健康、快樂、智慧」的學習園地

台北市敬老大學校長 許尚武

一、銀髮族學習之先驅

  台北市敬老大學創設於民國83年,是附屬於台北市敬老協會的一個機構,在台灣也算是個起始者,當年我國人口還沒達到高齡化時期,經濟蓬勃發展,鮮少人會想到「退休後之事」,為了使銀髮族有所寄託,並從失落感中找回尊嚴,台北市敬老協會的理事會決定設立一所專為銀髮族服務之場所,台北市敬老大學因而創設。

  本校基於銀髮族之需求,給老人有舒適之場所,提供各種不同科目,目前已有三十多種課程供作選擇,除了吸取新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彼此提供過去的經驗與專長,使他們回憶過去那段他認為值得驕傲的時光,找回自信與尊嚴,因此顯然心情得到無限的愉快,身體也健康多了。

  由於時代的變遷,又是多元化的社會,當年的種種,難免有所落伍,由於在敬老大學可藉機學到許多過去沒有的事物,顯然對他們是一個新知識,因此也不會感到「腦袋空空」,反而可以炫耀自己所得到的新常識。因此本校的課程中,不忘提醒銀髮族們,要好好照顧身體,心存感激,樂於助人,自然就會快樂。

二、感人的學習故事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在此與各位分享其中兩個小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的兒媳婦是學音樂的,不但善於歌唱又精於彈鋼琴,但自從嫁入此家當媳婦後,一直悶悶不樂,為的是老太太不愛音樂又怕太吵,所以她的媳婦從此不敢唱歌、彈琴了,自然而然地放棄她的專業。可是老太太到敬老大學上課後,竟糊里糊塗與同學一起加入合唱團,久而久之口中也哼起歌來,回到家中也是如此,後來竟然要求媳婦彈琴伴奏,當然從此以後,她的媳婦既可唱歌又可彈琴,一家和樂融融。

  再來,是有一位成功的高級主管退休後,一直待在家裡足不出戶,因為過去的榮耀不再顯現,所以感到喪志,後來經人強拉到學校上課,起先也是如此,久而久之與學員相處後,再加上師長對他愛護有加,慢慢放下身段後,最後還是一條活龍般活躍。

三、善用「心」的良藥

  辦理老人大學的過程中,有許多應注意之事項,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知道老年人的需求?他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即「健康」與「快樂」,我們應儘量幫助老年人「尋求自信與快樂」,得到應有的尊嚴,使其在多元化、高科技的時代中,能找回信心,感到自己一點也不輸年輕人;透過課程的學習與訓練,使老人不會與社會脫節,並且培養新的興趣,常常回味過去的經驗談,使其新舊思維融為一體;除此之外,善用「用心、耐心與愛心」這帖良藥,耐心地對待老人,雖然有時老人家會碎唸或是有點囉嗦,但需要耐心地仰聽老年人的心聲,用心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也找適當時間和他們做觀念及想法上的溝通。

  在老人學習的過程中,希望能培養為人服務的心態,願意出來擔任義工,志願於社區之服務,使其感到為他人服務之快樂,並且鼓勵他們每天問問自己,有沒有做一件得意的事,使其感到自己的存在充滿了意義與價值;除此之外,加強各方訓練,讓高齡者與年輕人一起共事,減少代溝,又能達到代間學習的效益。

四、結語

  關懷老人教育是永無止境的工作,要有使命感,即能力、機會、與投入,不論民間或政府都應彼此合作,鼓勵大學教育機構,培養從事老人教育工作之人才,並且應具有耐心、關心與愛心;媒體應加強宣導老人之事物,特別強調「敬老尊賢」是一種應有的美德。希望透過大家的努力,一起為老人營造「健康、快樂、智慧」的學習園地。